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以慢性咽喉炎为首发症状的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与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11:19: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以慢性咽喉炎为首发症状的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的90例以慢性咽喉炎为首发症状的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中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西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效果以及对于治疗的满意度。

结果在本次探究中,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观察可知,采用了西药治疗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采用了中药治疗的患者,并且采用了西药治疗的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也明显优于采用中药进行治疗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西药治疗可以明显地增强治疗的效果,同时还增加了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效果理想。

关键词:慢性咽喉炎;非典型胃食管反流;改善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韦显福.以慢性咽喉炎为首发症状的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与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84-85.

0引言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甚至口腔所造成的一种疾病,患者一般会出现、反酸、灼心以及胸部疼痛等症状[1],在日常生活中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而因为胃食管反流给咽部以及喉部带来的症状则称为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在本次的探究中,我们选取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的90例以慢性咽喉炎为首发症状的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了治疗与临床症状的观察,现将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本次的探究中选取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因非典型性胃食管反流是而入院进行治疗的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患者,女24例,男21例;年龄为22-75岁,平均(42.13±3.44)岁。对照组45例患者,女24例,男21例;年龄为20-74岁,平均(41.71±3.51)岁。两组患者均已经确诊为非典型性胃食管反流并且以慢性咽喉炎为首发症状。

本次探究已经取得了患者以及家属的同意,对于本次探究的患者遵循保密原则。在本次的探究中,排除了存在以下状况的患者:①患有急性呼吸道炎症的患者。②患有咽喉部肿瘤或者鼻咽癌的患者。③患有其他急性胃肠疾病的患者。本次进行探究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以及病程方面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1.3诊断方法。在本次探究中排除了其他疾病的影响后,使用电子喉镜进行检查,发现患者的喉部粘膜出现了充血水肿的症状,声带出现了水肿症状,并发现部分患者软骨部分出现了接触性溃疡,部分患者有肉芽组织的生成。对患者进行电子胃镜的检查,发现患者主要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以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最后结合症状量表以及体征表进行综合分析,确诊患者为以慢性咽喉炎为首发症状的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2]。

1.4治疗方法。在本次的治疗中,对照组采用中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对照组的具体方法如下:给患者使用芩连胶囊,叮嘱患者按照医嘱进行口服,每日3次,每次2-4粒。观察组的具体方法如下:给患者使用泮托拉挫胶囊联合多潘立酮片,叮嘱患者按照医嘱进行口服,其中泮托拉挫胶囊每次服用20 mg,严格间隔12小时后再次用药;多潘立酮片每次10 mg,每日三次。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

1.5观察指标。本次探究的观察指标为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于治疗的满意度。

1.6数据分析。本次数据结果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

2结果

2.1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在本次探究中对于患者治疗效果共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以及无效。完全缓解为患者的咽喉部炎症状况以及充血水肿症状基本消失;部分缓解为患者的咽喉部炎症以及充血水肿症状有了一定的改善;稳定为患者的症状没有明显的改善但并没有发生恶化;无效为患者的症状不仅没有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总有效率为完全缓解的人数加部分缓解的人数除以总人数,见表1。

\
 
2.2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比较。本次探究中患者对于满意度的比较采用医院自制的调查问表进行调查。患者的满意度为 80-100 为非常满意,满意度为 60-80 为满意,满意度为 60 分以下为不满意。患者的满意率为非常满意与满意人数除以总人数,见表 2。

\
 
3结语

胃食管反流病指的是十二指肠或胃内容物反流至食道以及肺部引起的食道黏膜损伤的一类疾病。一般来说,胃食管反流的典型症状为反酸以及灼心,非典型症状则包括嗳气、胸部疼痛以及上腹部不适等症状[3]。

Marguliees提出,胃蛋白酶反流进入咽喉部后会损伤喉部的粘膜,导致喉部出现炎性病变,甚至会出现接触性溃疡,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胃食管反流跟喉咽部反流的病因是一样的,但两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存在一定的差异,胃食管反流会引起反酸、灼心、胸部疼痛的症状,而喉咽部反流则会导致咽喉部疼痛、吞咽困难、繁清喉咙以及声音嘶哑等症状,只有少数患者会出现灼心等症状[4],医护人员在临床上进行诊治时一定要加以区分。

目前在临床上对于以为慢性咽喉炎为首发症状的非典型胃食管反流还没有一定的系统治疗方法,在患者确诊后医生一般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在临床的观察以及总结中发现,此类疾病与患者的生活习惯、工作压力以及过度劳累等方面有很大的联系[5],因此,应该叮嘱患者禁止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禁酒禁烟,同时还要注意休息、注意对嗓子的保护。

在本次探究中,我们探究了中药治疗与西药治疗对于以慢性咽喉炎为首发症状的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中药治疗使用的为芩连胶囊,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疗效;西药治疗采用的为泮托拉挫胶囊联合多潘立酮片,泮托拉挫胶囊的主要作用是抑酸护胃,而多潘立酮片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胃肠动力。

通过对于临床的观察可以发现,使用了西药治疗的患者的症状改善有效率为86.67%,明显优于使用了中药治疗的患者;而且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使用了西药治疗的患者显著高于使用了中药治疗的患者。在进一步的文献以及研究查阅中可以发现,西药以及中药对于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的治疗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由于中药治疗的研究的深度较浅,所以在使用何种中药进行治疗以及中药治疗的用法用量方面没有科学的标准。

而西药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的研究以及临床经验丰富,在胃酸以及胃肠道动力方面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明显。综上所述,目前在临床上采用泮托拉挫胶囊联合多潘立酮片进行治疗以慢性咽喉炎为首发症状的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虞和忠.胃食管反流病误诊72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3):169-170.
[2]张东利.以慢性咽喉炎为首发症状的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与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8):142-143.
[3]徐柏兴,李佳.不同方法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7):4-6.
[4]季梦遥,董卫国,许昱,等.反流性咽喉炎的循证治疗[J].循证医学,2014,14(04):234-239.
[5]周旭萍,刘毅,刘杨基.非典型症状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3):1737-17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76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