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小儿脊膜膨出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8 17:36:0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科学围术期护理针对小儿脊膜膨出病症治疗的作用与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小儿脊膜膨出患者共计10例,分别进行围术期护理,观察护理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通过围术期护理,10例小儿脊膜膨出患者恢复效果良好,切口、排尿排便和并发症等方面表现尚佳,有助于恢复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结论围术期护理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表现,提升生命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效果,建议在院内推广并使用。

关键词:小儿脊膜膨出;围术期护理;体会

本文引用格式:王娅.小儿脊膜膨出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338-339.

0引言

脊膜膨出作为常见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病症,其综合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一,表现为胚胎期稚弓发育障碍以及椎管闭合不全,[1]临床上以腰骶部为主要病灶位置,一般都需要借助于手术才能够治愈。本院针对小儿脊膜膨出患者采取围术期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成果,现就相关内容简单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小儿脊膜膨出患者共计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分布在4d至5岁,分别通过CT、MRI检查确诊病灶位置,其中腰段3例,腰骶尾部6例,颈段1例。患儿不同程度的存在细小下肢、足外翻等症状。其中,有4例患者头围异常,1例无疼痛感,2例存在大小便失禁的情况。

1.2方法。分别对患者采取围术期护理,围术期护理根据护理要求可以划分为术前护理以及术后护理,分别介绍如下:

1.2.1术前护理

(1)饮食护理。在进行手术准备时,当日需要适当掌握禁食的时间,新生儿的胃排空周期为1-1.5小时,所以禁食时间控制在2小时即可,最后一次进食时进食量不得过多,否则会导致呕吐或者排便污染等问题,对于幼儿期患者则需要禁食12小时。

(2)脊膜膨出护理。脊膜膨出护理的内容较多,需要嘱咐家长给患者做好肛周护理,对于婴儿、新生儿要做到动作轻柔,同时尽量调整好体位,减少压迫,避免摩擦导致肿胀,同时也要避免膨出物破溃、感染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医嘱来使用药物,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采用红外线进行照射治疗,创口部分处理好后再进行手术。在本次研究中选取的患者有3例入院时存在膨出处破溃的问题,经过适当抗生素治疗处理后得到控制,随后手术中也没有出现感染的问题。

(3)体位护理。体位护理的主要目标是预防手术后创口带来的感染,同时也避免出现脑脊液漏等严重的问题,所以需要进行俯卧位训练。根据宣教的内容,家长应该主动学习,并协助患儿进行俯卧位练习,每天至少训练3次,每次时间不少于20分钟,不高于30分钟,在睡觉的时候则需要要求患者采取俯卧位睡眠,以此来避免并发症。

(4)皮肤准备。在手术之前需要备皮准备工作,在处理时要求患儿采取侧卧位,身下垫软垫,使得患处暴露,随后挤压膨出一侧,去除毛发并利用剪刀处理过长的毛发,采用温水进行清洗,这个时候要小心刮刀刮破囊壁。

\

 
1.2.2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在进行常规一般护理时,要求根据全麻术后护理的要求进行护理。首先做好心电监护以血压、心率、呼吸等多项生命活动体征的检测,其次给与吸氧,结合实际的需要调整好氧流量,同时保持SPO2高于95%;再次,连接中心的吸引管,在患儿出现烦躁或者痰鸣音的时候,需要及时对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理;最后,每隔一段时间需要对患儿的活动能力、大便情况以及运动、感觉障碍等进行调查、分析判断,如果出现问题需要考虑到脊髓水肿的情况,需要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并进行处理。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护理需要采用温水进行体温保持,切勿采用热水,否则患儿的麻木感消失后会被烫伤。

(2)体位护理。在麻醉阶段度过后,患儿基本清醒,此时可以协助患儿采取俯卧位,提升臀部,此时创口部位采取合适重量的沙袋进行压迫。患儿在抱起的时候最好能够等待患儿的创口愈合完毕,一般需要拆线3日后才可以平抱。在体位调整的时候应该尽可能避免可能引起创口张力的情况。在本组中1例患儿哭闹的厉害,家属过早抱起,导致患儿出现了脑脊液渗出,后通过医生进行护理,更换了敷料,并采取了更为合理科学的体位,最终没有影响预后效果,患儿正常康复。

(3)营养支持。禁食期需要对患儿进行营养支持,这个阶段新生儿的代谢没有完全调整好,本身能量储备的功能不足,所以糖原储存量较低。介于这些特征,需要给与充足的液体、蛋白质以及糖类物质,可以及时安排输液,同时调整好输液的速度。为了保持营养支持的效果,应该尽可能的避免集中输液的问题,否则新生儿在夜晚容易出现血糖过低的问题。在本组研究中有1例患者术后3天出现了低血糖的问题,后调整葡萄糖液的输注时间,显著改善了这个问题。

(4)切口观察护理。切口的观察护理主要目标是切口的引流液,通过观察引流液以及切口敷料能够有效判断脑脊液是否出现漏出的问题。在切口敷料处理的时候中央部分不要进行密封,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术后出血以及液漏的问题。针对腰骶部病变的患儿,可以采取近肛门部粘贴静脉敷贴的方式进行保护,从而有效降低大便污染所带来的影响。在术后需要留置导管,这样可以减少小便污染带来的问题,特别是针对小便失禁的患儿更要采取这样的处理方式。如果发现敷料浸湿的情况需要及时调整,向医生汇报并妥善解决。

(5)排尿与排便观察护理。根据医嘱来做好留置尿管的拔除,这个过程中患者如果出现腹部肿胀感或者烦躁不安,可以通过腹部按摩的方式来帮助其挤压排尿。特殊情况下,患儿无法及时排除尿液,需要重置尿管,对动力进行检测,也可以采用一些中医理疗的方法辅助完成。患儿年龄超过5岁且无法控制小便应视为尿失禁。针对5岁以下的患儿,可以采取刺激肛周皮肤等方式来协助排便,避免出现大便干结以及排便困难的问题。

(6)并发症观察护理。脊髓脊膜膨出有多种类型的并发症,预防这些并发症也是围术期护理的核心任务之一。常见的并发症为交通性脑积水,该病症一般可以通过修补的方式来解决。在手术完成后需要对患者的头围变化、意识以及精神状态进行监控,同时患儿如果经常表现为不安定或者喷射性的呕吐,都可能是脑积水的前兆,所以需要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络,及时治疗解决。

(7)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可以协助患儿快速恢复运动能力,针对婴幼儿可以采用仰卧位,双手抵住下肢进行训练。针对年龄稍大的患儿则可以采取尽早离床的方式进行恢复练习,借助于助行器等设备进行行走,关注其下肢肌力条件以及活动情况,如果出现不适应的问题需要及时调整功能锻炼的方案,以此来满足预后恢复的要求,可以采用护足板、保护垫进行足部支撑,防止在恢复训练中出现运动方面的损伤。

1.2.3出院指导。对患者家属进行出院指导,包括短时间内不要剧烈运动、合理安排饮食以及异常状况随诊、无异常1个月后及时复诊。

2结果

10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 d,没有继续出现大小便功能损害以及下肢活动功能异常的情况,其中1例学龄前儿童的足畸形问题得到了改善,2例大小便失禁情况得到了改善,其余患儿随访6个月至1年,未再出现脑脊液漏、肢体功能障碍问题。

3讨论

小儿脊膜膨出一般形成于妊娠期4周的时期,这个时期往往由于神经胚发育不完全而导致一系列的发育异常。[2]该病症在确诊后,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手段进行治疗,有助于提升康复速度。术前加强饮食护理并配合针对性的脊膜膨出护理,选择合适的练习方法,可以提升预后效果。[3]在术后则需要持续监测生命体征,保持体位,同时也需要密切观察切口的情况,强化康复训练,同时也要关注排尿排便与并发症,从而提升成功率,最终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4]根据本次研究中出现的10例患者来看,预后良好且大部分异常症状得到了改善,随访6个月至1年时间也未出现肢体功能障碍等问题,证明围术期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在院内推广并借鉴。

\

 
参考文献

[1]高静静.小儿脊膜膨出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12):111-112.
[2]王美玲,黄瑞玉.38例脊膜膨出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12):132.
[3]贾德莲.脊髓脊膜膨出围手术期的护理[J].青海医药杂志,2014,44(05):37-38.
[4]惠安静.小儿神经外科手术后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06):1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08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