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随机选取的形式选取参与本次调查病例,本次调查共计选取82例病例,本次病例均为子宫内膜息肉治疗者,实验开展年限自2018年2月至9月,结合以随机分组原则,将82例实验对象平均分成两个小组,对比组和实验组,每组均分得41例病例。对比组在本次调查中应用了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应用了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方式。分析两组病例最终治疗结果。结果对比组治疗有效率要更低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数据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方式可应用在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中,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子宫内膜;宫腔镜;电切术
本文引用格式:胡翠.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10-11.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ysteroscopic Electr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Endometrial Polyps
HU Cui
(Mianzhu Hospital of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Mianzhu,Sichuan,618200)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ysteroscopic electr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endometrial polyps.Methods A total of 82 pati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to the investigation,who were all treated with endometrial polyp treatment.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from February to September 2018.Combined with the principle of random grouping,82 experimental subjects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a comparison group and an experimental group),with 41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mparison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 in this investigation;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ysteroscopic electrotomy.Besides,the final treatment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comparis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in data result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Hysteroscopic electrotomy can be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endometrial polyps,and the effect is ideal.Therefore,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Endometrium;Hysteroscope;Electrotomy
0引言
子宫内膜息肉是临床常见病症,目前在我院进行本病治疗的病例人数有所增多,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子宫内膜息肉在临床治疗中,传统刮宫术为常用的治疗方式,虽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并不理想。为了提升治疗有效率,采用了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方式,并以82例实验对象为例,做出对比分析研究。
1实验对象和方法
1.1实验对象。本次实验对象的选择是参照随机选取的形式,共计选取82例病例,本次病例均为子宫内膜息肉治疗者,实验年限开展自2018年2月至9月。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82例实验观察对象平均分成两个小组,对比组和实验组,各自组别均有41例患者。对照组当中,年龄24-57岁,平均(40.5±1.2)岁。而在实验组当中的患者,年龄25-56岁,平均(40.5±1.5)岁。将以上入组数据归入统计学软件做处理,结果提示并无很大差异(P>0.05),代表下文研究可比性佳。另外,所有患者对于此次实验开展的目的和内容均知晓,且在自愿原则下加入实验当中。此次实验已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成员批准可行。
1.2方式。治疗前两组病例均进行常规常见和生化检查,两组病例子宫内膜息肉无恶性。在此基础上对比组在本次调查中应用了常规治疗方式,即为常规刮宫术,术前常规检查后实施局部麻醉,使用阴道窥器将病例宫颈暴露后实施常规消毒,对宫颈管进行常规麻醉以及扩张,采取刮匙置入病例宫腔后将子宫内膜息肉刮除。实验组应用了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方式,无意外情况下在病例月经干净5天以后实施常规检查,术前常规准备,根据病例实际情况选取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病例取截石位,对病例实施常规阴道以及外阴消毒,采用宫颈钳夹持病例的宫颈前唇,使用探针明确病例宫腔方向以及深度,以靴套外径作为依据扩张到6.5号以上7号以下,将光学镜管间和排空靴套间的空气排空后将宫腔镜置入到体中,将光源打开,取剂量为0.9%的氯化钠溶液注射到病例体中进行彭宫。将彭宫控制在13-15 kpa之间,将彭宫液的流速控制在每分钟200-250 mL之间,将切割电极频率调整为80-100 w,将凝固电极调整为50-60 w,转动宫腔镜,检查病例宫腔内各个位置,明确息肉数目、大小以及位置,根据病例的实际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将息肉逐步切除。
1.3统计内容
1.3.1统计不同方案治疗下患者获得的不同治疗效果,结果分成显著、显效和无效三类,其中显著的判定依据是:经治疗,疾病症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显效的判定依据是:经治疗、疾病症状得到一定改善;无效的判定依据则为:排除达到了上述两种情况。因此对治疗总效果的计算,则为排除掉无效值即可。
1.3.2统计不同治疗方法下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内容有发热、子宫穿孔、低钠血症、阴道出血、宫腔感染。
1.3.3观察两组病例各项指标。指标为月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
1.4统计处理。所有患者病历资料导入Excel,建立数据库,然后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并发症等用构成比描述,以χ2检验,治疗指标等计量资料采取(±s)描述,以t检验,检验水准为0.05,P值小于该值即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差异。虽然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但患者疾病症状均可见发生了改善,对比组中有31例病例治疗结果为有效,有22例病例治疗结果为显著、有19例病例治疗结果为显效、有10例病例治疗结果为无效,治疗有效率为75.61%;实验组中有40例病例治疗结果为有效,其中31例病例治疗结果为显著、有9例为显效、有1例为无效,总的有效率是97.56%,对两组间总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数值差异的比较,可见实验组更高,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对比。治疗后两组病例均出现了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组中有10例病例发生了并发症,有2例病例发生了发热情况、有1例病例发生了子宫穿孔情况、有3例病例出现了低钠血症情况、有3例病例出现了阴道出血情况、有1病例发生了宫腔感染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为24.39%;实验组中有2例病例发生了并发症,有1例病例发生了发热情况、有1例病例出现了阴道出血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为4.88%,对比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实验组相较要更高,而且经检验结果是存在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P<0.05)。
2.3两组病例各项指标对比。对比组月经恢复时间和实验组相比,对比组较长;对比组住院时间和实验组相对比,对比组较长;对比组术中出血量和实验组相比,对比组较长;对比组手术时间和实验组相比,对比组较长,统计学检验结果证实:各项指标间的组别差异比较均具统计学意义(P<0.04),见表1。
3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在临床治疗中属于比较常见的疾病,息肉生长的位置并不确定,其生长形状以及直径、大小并不统一。目前,对其致病原因尚无确切定论,判断可能是和妇科炎症刺激、分娩、流产感染、免疫功能异常、雌激素水平过高以及宫腔内异物刺激等因素有关,患病后患者有腹痛、出血等症状表现,甚至会因此而导致不孕。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子宫内膜息肉病变机率较低,而仍有病变机率,因此应采用治疗的方式将息肉剔除[1-2]。在以往治疗中传统手术方式为刮宫术,虽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给病例子宫会造成一定的伤害,而且极其容易引发内膜损伤和子宫穿孔等情况,给治疗增加的难度,此外过度的刮宫会导致病例子宫出现创伤,对生育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病例发生不育情况,给日过生活造成负担[3-4]。为了提升治疗效果,采用了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方式。宫腔镜属于妇科常用的检查方式,属于微创技术的一种,在治疗中在宫腔镜的引导下可进行疾病治疗和检查的一种技术。宫腔镜在使用中可以将病例病变位置进行放大,充分的暴露视野,能够在直观下进行手术步骤的操作,这样而言就在很大程度上规避掉了由于传统刮宫术视野不清晰而造成的侵害。为验证该术式是否有效,本文通过实验开展加以证实,通过对比实验组、对比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确切表明实验组更高;对比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也是多于实验组的,综合这两个实验结果便可知道,采取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方法安全性和疗效性均要更好,因宫腔镜手术对息肉部位的切除会更为彻底,而且对息肉在切除之后出血部位的止血也更为彻底,所以能够有效避免术后发生持续性不规则阴道出血的问题。
综上所述,自宫腔镜于临床积极推广应用以来,在子宫内膜息肉治疗当中也获得了令人称赞的效果,经宫腔镜进行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治疗,能直观的观察到宫腔、宫颈管情况,确定宫腔内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变情况,避免了传统刮宫术息肉摘除的盲目性,可见,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方式可应用在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中,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徐敏,王春桃,许丹,等.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6(5):742-745.
[2]祁红霞.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7):971-972.
[3]谭爱华,武晨琳,马淑芳.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4):52.
[4]崔婷,夏亚芳,高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江苏医药,2017,43(10):740-7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