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恶性肿瘤介入治疗中疼痛患者心理护理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7 16:45:3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阐述恶性肿瘤介入治疗中疼痛患者心理护理的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恶性肿瘤介入治疗患者88例作为样本,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心理状态、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轻度疼痛者占6.82%、中度疼痛者占2.27%、重度疼痛者为0、用药率0、护理后SAS(24.1±0.9)分、SDS(23.6±2.0)分、满意度95.45%。对照组护理后轻度疼痛者占13.64%、中度疼痛者占11.36%、重度疼痛者为11.36%、用药率11.36%、护理后SAS(38.9±4.1)分、SDS(40.2±1.4)分、满意度84.09%。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恶性肿瘤介入治疗中疼痛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疼痛;心理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孙雪萍,买尔格牙·艾尼瓦.恶性肿瘤介入治疗中疼痛患者心理护理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345-346.

0引言

恶性肿瘤患者介入治疗期间多伴有一定的疼痛。受其影响,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1]。长此以往,易导致治疗依从性下降,对病情的缓解不利。针对恶性肿瘤介入治疗患者所实施的常规护理方法,以病情观察等为主。虽可及时发现风险,但患者的不良心态难以减轻,护理满意度较低,预后差[2]。有研究指出,针对恶性肿瘤介入治疗中疼痛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痛苦,改善心态,提高患者满意度[3]。本文于本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恶性肿瘤介入治疗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作为样本,阐述了心理护理的方法,观察了护理效果。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观察组性别:男/女=24/20,年龄(49.58±15.83)岁,疾病类型:膀胱癌11例,宫颈癌10例,乳腺癌9例,前列腺癌13例,其他1例。对照组性别:男/女=23/21,年龄(51.15±14.39)岁,疾病类型:膀胱癌10例、宫颈癌11例,乳腺癌10例,前列腺癌12例,其他1例。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患者疾病均已确诊,术前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后均伴有疼痛,本研究已经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介入治疗前准备、治疗中的护理配合、治疗后的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健康教育、体位干预、并发症的预防等[4]。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护患沟通:针对恶性肿瘤介入治疗中疼痛者,护理人员可适当与其沟通,沟通内容应以患者感兴趣的话题为主,转移其注意力,减轻疼痛。(2)听音乐:恶性肿瘤患者介入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喜好,为其播放轻音乐,利用舒缓的乐曲,使患者的心态逐渐趋向于平和,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3)陪伴:介入治疗期间,受疼痛的影响,恶性肿瘤患者恐惧情绪较为严重,患者安全感丧失,渴望陪伴与关怀[5]。对此,护理人员应面带微笑的对患者进行鼓励,充分表达对患者的理解,并表达与患者一同战胜病魔的决心。此外,还需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嘱其增加陪伴患者的时间,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并积极依从治疗,为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提供保证[6]。(4)环境调整:介入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严格控制室内的温度与湿度,使患者的舒适度得以提升。患者的病床,应保持柔软、清洁、干燥。患者病房周围应保持安静,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夜间,护理人员应及时帮助患者调暗灯光,并为患者盖好被子,嘱其妥善休息。为改善睡眠质量,可将“芳香疗法”应用到护理过程中,将玫瑰或柑橘精油置于患者枕下,使其能够于芳香中入睡,减轻焦虑情绪,放松心态。(5)放松指导:介入治疗的过程中,一旦患者产生疼痛,护理人员应主动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使其心态得以改善[7]。例如:护理人员可嘱患者闭上双眼,并为其播放轻音乐,嘱患者自头部开始,逐渐感受肌肉自收缩及放松的感受,使其逐渐平静,减轻不良情绪,缓解疼痛。(6)按摩:介入过程中,护理人员可采用双手拇指为患者按摩眉间,直至两侧太阳穴,5-10min/次。在此期间,应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并不断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一旦患者主诉存在不适,或发生了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按摩,并进行处理。(7)安慰剂:针对采用多种措施干预仍无法缓解疼痛,且焦虑、抑郁、恐惧情绪仍较为严重者,可给予生理盐水0.5-1ml作为安慰剂,使疼痛得以减轻,使负面情绪得到缓解。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0-3分视为轻度疼痛,4-6分视为中度疼痛,>6分视为重度疼痛)]、心理状态[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2项指标]、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疼痛情况对比详见表1



\
 

2.2两组心理状态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SAS(24.1±0.9)分、SDS(23.6±2.0)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后SAS(38.9±4.1)分、SDS(40.2±1.4)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满意度为95.45%(42/44),与对照组的84.09%(37/4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恶性肿瘤介入治疗期间,患者疼痛往往较为严重,且多伴有负面情绪[8]。如未给予干预,疼痛以及负面情绪可相互影响,导致恶性循环,导致患者发生应激反应的风险增加,影响患者的预后。

为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一步减轻疼痛,本院将心理护理应用到了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疼痛患者的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心理护理后,患者轻度疼痛者占6.82%、中度疼痛者占2.27%、重度疼痛者为0、用药率0,与接受常规护理者相比,患者疼痛率更低,疼痛程度更轻,用药率更低,提示护理效果更佳(P<0.05)。进一步观察发现,实施心理护理后,恶性肿瘤介入治疗中疼痛者,SAS(24.1±0.9)分、SDS(23.6±2.0)分,与实施常规护理相比,患者心理状态明显改善(P<0.05),本组患者满意度为95.45%,较常规护理而言,优势显(P<0.05)。本文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恶性肿瘤介入治疗中疼痛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虹.心理护理对肿瘤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临床医学,2015,9(11):218.
[2]杜莉,简杏清.肝癌介入治疗疼痛患者系统化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0):97-98.
[3]张慧丽.心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治疗疼痛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11):676-677.
[4]郝晓玲,李玲梅,杨翠芹,等.心理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疼痛的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4):175-176.
[5]芦蒲.个体化癌痛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3):222.
[6]段甜.恶性肿瘤介入治疗中疼痛患者心理护理效果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8,25(5):569-570.
[7]徐红艳.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中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23):215-216.
[8]黄凡.心理护理对肿瘤介入治疗病患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信息安全,2017,8(7):81-8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96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