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对于早产儿肠内营养的建立与胃肠道激素水平的影响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7 15:35:2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在早产儿治疗中采取初乳口腔免疫治疗方法后,对患儿胃肠道的激素水平和肠内营养建立影响。方法为进行此次研究,选择我院妇产科的140例早产儿,患儿在我院娩出时间均是2018年01月至2019年01月,患儿被随机划分成对照组70例、观察组70例,对照组采取安慰剂疗法,观察组采取初乳口腔免疫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儿胃肠道的激素水平和肠内营养建立情况。结果观察组开奶72小时以后相较于开奶前差异显著,并且与对照组相比同样有显著的差异,P<0.05;开奶7天后两组胃泌素的浓度与胃蛋白酶原浓度都发生显著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早产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要比对照组高,组间对比差异比较显著,P<0.05。结论在早产儿治疗中采取初乳口腔免疫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患儿各项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

关键词:初乳口腔免疫;早产儿;肠内营养;胃肠道;激素水平

本文引用格式:孔翎.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对于早产儿肠内营养的建立与胃肠道激素水平的影响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49+52.

0引言

早产儿的大脑发育一般不成熟,存在大量神经反射,从而导致早产儿出现吸吮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呼吸失调等情况,致使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在临床上采用管饲营养与肠外营养的方式来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但是这种干预方式容易降低早产儿消化道的刺激,从而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对此文章选择我院妇产科的140例早产儿,患儿在我院娩出时间均是2018年01月至2019年01月,探讨了在早产儿治疗中采取初乳口腔免疫治疗方法后,对患儿胃肠道的激素水平和肠内营养建立影响,报告如下。

\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为进行此次研究,选择我院妇产科的140例早产儿,患儿在我院娩出时间均是2018年01月至2019年01月,患儿被随机划分成对照组70例、观察组70例,对照组采取安慰剂疗法,观察组采取初乳口腔免疫治疗方法。对照组男45例、女25例;胎龄在27-32周,平均(29±5.66)周。观察组男44例、女26例;胎龄在26-31周,平均(28±6.77)周。对比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P>0.05),可深入研究。

1.2方法。全部早产儿都进行间断鼻胃管喂养与静脉营养。

1.2.1对照组采取安慰剂疗法,还需要进行无菌口腔的护理,三小时一次,一天八次,一次维持2-3 min。

1.2.2观察组采取初乳口腔免疫治疗方法。在静脉营养与间断鼻胃管喂养基础上,出生以后尽早进行初乳口腔免疫,3小时一次,一天八次,一次维持2-3 min。初乳口腔免疫治疗方法操作为:获取母亲冰冻或是新鲜初乳;对初乳和婴儿的信息进行核对,保证一致;洗手与戴手套;经无菌棉签对初乳进行蘸取,用初乳对婴儿颊内侧、舌头与牙龈经常擦拭,进行7天的干预。

1.3观察的指标。在清晨8点采取婴儿2 mL血清,室温条件下进行1小时的静置,进行15分钟的离心运动,一分钟3000转,对血清进行分离,置于零下20℃环境中保存。经放射性免疫疗法对患儿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泌素水平进行测定;记录新生儿喂养以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恶心呕吐、胃肠道出血与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研究以后所得数据在EXCEL中统计,然后录入SPSS19.0这个统计学的软件中进行相应的处理,计数资料表示为百分比,差异显著与否用卡方检验;而计量资料可以表示成(±s),数据之间差异是否显著用t检验,如果采取t、卡方检验显示显著差异,表示成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胃泌素的浓度与胃蛋白酶原浓度。在实施治疗以后,对照组早产儿胃泌素的浓度与胃蛋白酶原浓度与观察组相比,差异不够明显,P>0.05;在开奶72小时以后,对照组胃泌素的浓度与胃蛋白酶原浓度相较于开奶前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开奶72小时以后相较于开奶前差异显著,并且与对照组相比同样有显著的差异,P<0.05;开奶7天后两组胃泌素的浓度与胃蛋白酶原浓度都发生显著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

 
2.2对比两组早产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以后观察组有1例胃肠道出血、1例出现腹胀、4例发生呕吐,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57%;对照组2例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例发生胃肠道出血、2例发生呕吐、5例发生腹胀、3例出现胃潴留,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86%,观察组早产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要比对照组高,组间对比差异比较显著,P<0.05。

3讨论

因为早产儿脑部还没有健全与成熟,使得各类神经反应功能不够发达,所以,极有可能产生吞咽障碍,从而让经口喂养丧失调节[1]。所以,运用科学且高效的喂养方法,就是保证早产儿自身健康的核心。仅有施予充足的营养支持,才可以保障新生儿得到更为良好的发育,虽然管饲营养可以给新生儿给予相应的营养,然而,其会使得消化道对于刺激所具有的敏感程度有所降低,引发许多不良反应[2]。而初乳口腔护理能够促进早产儿肠内营养的建立,加强患儿消化吸收的能力,推动新陈代谢,与早产儿生长发育需要相符,可以满足早产儿肠内营养需求,促进体重增长。此外,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这种方式比较温和,可以经口全肠道提供营养,执行比较容易,操作即为简单。由于早产儿的母亲母乳之中保护性的细胞因子含量比较丰富,浓度比足月儿的母亲初乳高,并且所含免疫保护成分抗炎作用比较强,可以对新生儿产生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3]。本次研究显示,在实施治疗以后,对照组早产儿胃泌素的浓度与胃蛋白酶原浓度与观察组相比,差异不够明显,P>0.05;在开奶72小时以后,对照组胃泌素的浓度与胃蛋白酶原浓度相较于开奶前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开奶72小时以后相较于开奶前差异显著,并且与对照组相比同样有显著的差异,P<0.05;开奶7天后两组胃泌素的浓度与胃蛋白酶原浓度都发生显著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早产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要比对照组高,组间对比差异比较显著,P<0.05。

综上所述,在早产儿治疗中采取初乳口腔免疫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患儿各项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推广。

参考文献

[1]曹松霞,曾谷兰.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对极低体重早产儿全肠道营养建立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5):158-160.
[2]冯雪,于爱真,陈丽梅,等.循环miRNAs在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35):6-7.
[3]孙秀英.早期非营养性吸吮及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胃肠功能及体重增长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7):48-5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94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