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心内科CCU护士心理压力来源,总结方法缓解护士心理压力,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恳谈、问卷调查、探讨等方式,了解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心理压力,从而总结出一套应对措施。结果导致心内科CCU护士心理压力的原因有专科特点、编制不足、社会地位、竞争机制、病区环境、社会关系、管理方法、心理素质等。结论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护士自身要学会正确的解压技巧与方法,提高抗压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健康的心理、生理素质面对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心理压力;心内科CCU;护士;应对措施
本文引用格式:朱玉萍.CCU低年资护士压力来源及应对[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303,314.
0引言
护士的心理压力是工作环境的要求与护士的反应能力之间的一种不平衡知觉所致,多数人在面对心理压力时会出现对工作的厌恶疲倦感,表现为工作效率低,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情绪低落、个人无工作成就感等。长期面对各种不定时发生的急、危、重症心血管病患者,心内科CCU护士不仅工作压力大,精神更是高度紧张,日积月累,很容易出现心理压力。一旦心理调节失衡,便容易出现工作上的疏漏,甚至导致事故的发生[1,2],从而影响正常的医疗活动,现就心内科CCU护士存在的心理压力的来源进行分析,总结措施,以减轻护士心理压力。
1心理压力来源
1.1专科特点
患者多为急、危、重症者,随时有抢救发生,不确定因素多,护士工作压力大,风险高。唯恐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使护士心理状态高度紧张,完成繁重的工作同时又要与医生、患者、家属、探视人员、管理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特别是患者及家属的治疗期望没有满足时,极易暴躁,对护理人员进行语言和身体攻击,使护理人员产生抑郁、愤怒、恐惧的不良情绪,对工作生活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
1.2编制不足
医院护士严重缺编,致使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护士工作量大,非护理工作太多,上班护士人数少,上夜班的护士更少[3],且患者住院期间不留陪护,患者衣、食、住、治疗、心理、大小便等生活需要也大多由护理人员完成,经常需要延长上班时间才能完成当班工作。
1.3社会地位
社会上一直存在着重医轻护的现象,在现在这种医患关系日益恶化的社会环境下,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每况愈下,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大多数患者及家属认为治好病只靠医生,就算有怨言,有不满也不敢对医生发泄,护理人员便成了“出气筒”,并且,护理人员学历普遍提升,护理工作仍艰苦繁重,报酬又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心理很容易失衡,从而降低工作热情与积极性。
1.4竞争机制
大多数医院对护理人员都有一套考核制度,在新知识、新业务、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提升的时代,护理人员在完成临床工作后,非工作时间还要不断学习、培训,以应对日益增高的临床护理工作要求,“优胜劣汰”成为压在护理人员头上的另一座大山。
1.5病区环境
CCU病房多为层流密闭环境,病人危重,同时繁忙,长时间无人交流,有种身在“监牢”的感觉,情绪极易抑郁。CCU护士整天接触各种监护仪器,自身受到辐射和噪音刺激,吸入空气中不良气味,如自身的抵抗力稍有下降,那么在接触危重病人时极易感染各种细菌、病毒等,容易产生疾病,因而护士容易产生情绪激动、烦躁、恐惧等[4]。
1.6社会关系
在护理岗位上的人员,多面临恋爱、结婚、生子、家庭等问题,而护理人员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要用在临床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处理正常的社会问题,交际圈变窄,从而产生个人问题和家庭矛盾等问题。因工作需要,CCU护士与家庭成员有着不同的作息时间,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少,再加上随时加班,可能打破家庭原有计划,影响全家人的情绪。
1.7管理方法
管理者的态度及方法对护理人员工作情绪有直接影响,不良的管理方法和排班制度以及奖惩措施,都会对护理人员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管理者对护理人员因身体、家庭等原因而影响工作时,或听信患者、家属、其他人员的一面之词,就把问题归结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态度恶劣”,并采取强制性手段来约束护理人员,这就使护士感到不受尊重,有挫败感,无归属感,造成长远的负面影响,打击工作积极性。
1.8心理素质
护理人员性格千差万别,工作能力也是不同的,当经验、知识、沟通能力相对不足时,来自外界的批评很容易造成护理人员缺乏自信,对工作积极性下降。目前护理人员本科学历占较大比例,在临床中护士却承担着“高级保姆”称号,导致多数人职业认同感较低,形成心理落差。同时,濒死及死亡现象作为一种刺激因素,除了对护士直接形成心理压力外,还可以使护士产生紧张感、精神抑郁。
2应对措施
2.1增强抗压能力
加强心理调节方面知识的学习,学会自我调节,丰富业余生活,以运动、旅游、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正面措施来对抗压力。管理者应关心体贴护士的心理感受,积极疏导不良情绪,指导护理人员释放压力[5]。
2.2提高专业技能
定期培训新知识,新技能,新思想,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和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以增加护理人员工作信心,增强自豪感,减轻心理压力。
2.3增加编制、弹性排班
管理层应按床位比例,合理招聘、科学分配护理人力,以减轻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状态,当护理人员面临紧急突发事件时,有足够的人力来替代其完成工作,保障繁重的护理工作圆满完成。
2.4改善工作环境
尽量保持工作环境整洁、明亮,所需工作材料充足,定点放置,减轻护理工作量,各种仪器报警设置轻柔,避免噪音对护理人员及患者造成刺激。
2.5固定工作人员
相当固定的工作人员,对增加同事间的感情和默契度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加强同事间交流,有利于互相理解,互相配合,共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矛盾发生[6]。
2.6良性激励措施
鼓励科室人员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业务,鼓励提高临床工作效率的小发明、小创造,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成就感,以增加其工作积极性。
2.7增强法律意识
适当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和维权意识。护士应加强自我修养,保持稳定情绪,学会识别潜在的暴力行为,学会与情绪激动的患者和家属沟通的技巧,尽量避免激化矛盾[7]。
2.8提高归属感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以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提高个体对各种事件的应对能力。管理者处理问题时考虑科室人员心理感受,组织科室人员外出郊游,不定期恳谈,生日准备礼物等,都可以增加护理人员的归属感和社会支持感。
综上所述,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面对医患护患矛盾激化,生活压力剧增,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是巨大的,管理者、社会人员及护理人员对如何来降低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都有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护理人员本身更要端正态度,明确责任,看清现状,加强自身心理素质,提高抗压能力,以提高护理质量[8]。
参考文献
[1]王昌玲,班玲玲.CCU护士压力源的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7(1):55-56.
[2]秦新飞,周映婷.CCU护士承受压力分析及应对措施[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889.
[3]徐小娟,朱欢欢,徐南娇.C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压力源的现状调查分析及防护对策[J].东南国防医药,2018(6):629-632.
[4]谢绍密.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与应对策略[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5):585-586.
[5]王德红,刘静,李淑桂.护士职业压力来源分析及应对措施[J].特别健康,2017(14):232.
[6]王可怡.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7(4):283.
[7]陈素青.护士的压力及应对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5):193-194.
[8]朱新萍,康莉.不同年资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及缓解对策[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6,3(6):00232-002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