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1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7 10:20: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至2016年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90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对照组90例,分别做动态心电图检查测定HRV各项指标(时域指标:SDNN、RMSSD、SDNNIndex,频域指标:LnTF、LnLF、LF/HF),比较ACS组和健康对照组的HRV指标,并根据ACS组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分为Lown分级Ⅲ-Ⅴ级组(恶性心律失常组)32例和Lown分级Ⅰ-Ⅱ级组(非恶性心律失常组)58例,分析这两组的HRV指标变化。结果ACS组的HRV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wn分级Ⅲ-Ⅴ级组的HRV指标明显低于Lown分级Ⅰ-Ⅱ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V与ACS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ACS的病情发展、猝死和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心率变异;急性冠脉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

本文引用格式:李凤昔.1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200+202.

0引言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征[1]。ACS发生后容易引起心律失常,见于74%-96%的患者,大多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以24小时内最多见,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最多,特别是出现多源性室早、短阵室速及R-on-T等恶性心律失常时易诱发猝死,需严密观察处理。心率变异性是指窦性心率在一定时间内周期性改变的现象,可用于对心脏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张力进行评估,心率变异性降低反映迷走神经张力减弱,交感神经张力增强,对高血压、冠心病的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本文通过对2012至2016年间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心率变异和ACS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从而为ACS的病情发展和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至2016年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90例,其中男50例,女40例;年龄48-93岁,平均(77±12.6)岁,同时选取同期健康对照组90例,其中男49例,女41例;年龄33-90岁,平均(69±11.5)岁,两组均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测定HRV各项指标(时域指标:SDNN、RMSSD、SDNNIndex,频域指标:LnTF、LnLF、LF/HF),同时根据ACS组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分为Lown分级Ⅲ-Ⅴ级组(恶性心律失常组)32例和Lown分级Ⅰ-Ⅱ级组(非恶性心律失常组)58例,分析这两组的HRV指标变化。这两组一般资料逐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的三导动态心电图仪连续记录患者的心电图24小时,并进行分析,记录各项HRV指标
(时域指标:SDNN、RMSSD、SDNNIndex,频域指标:LnTF、LnLF、LF/HF),并根据动态心电图结果将ACS组分为Lown分级Ⅲ-Ⅴ级组(恶性心律失常组)和Lown分级Ⅰ-Ⅱ级组(非恶性心律失常组)。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ACS组与对照组HRV比较。ACS组的HRV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与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HRV比较。ACS组中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的HRV指标明显低于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3讨论

ACS是一种严重的冠心病,发病时心肌损伤、缺血缺氧,极易发生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进而发生心功能异常,心排量骤减,甚至猝死。HRV是用于评估自主神经功能的一项广泛应用的检查,心血管系统的研究发现HRV是一个稳定的独立的心肌梗死的预测因子[2]。本研究发现ACS组心率变异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可能是由于心肌梗死后支配心脏自主活动的迷走神经活性下降,交感神经活性增加,自主调节功能紊乱。有研究证实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在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中起关键作用[3],本研究中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的HRV指标明显低于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正好也证实了这一点。综上所述,HRV与ACS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ACS的病情发展、猝死和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参考文献

[1]陆艳,曹燕.心率变异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6):16-18.
[2]Chen W L,Tsai T H,Huang C C,et al.Heart rate variability predicts short-term outcome for successfully resuscitated patients with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J].Resuscitation,2009,80(10):1114-1118.
[3]姜晓霞,张万江.Q-T离散度的临床研究进展[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10,17(2):98-1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89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