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不同时段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以及临床疗效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3 09:29:3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不同时段内治疗急性胆囊炎最佳手术时机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依据患者发病到手术时间对其进行分组,发病在72 h以内分为研究组,发病超过72 h为参照组,各组44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于发病后72 h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发病时间超时72 h的患者,且安全性更高,临床上应该依据患者情况尽早实施手术治疗。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同时段;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治疗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赵城会.探讨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不同时段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以及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95+98.

0引言

急性胆囊炎是一种较为多见的消化系统类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等特点,临床症状多为腹痛、发热以及呕吐,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当前,临床治疗急性胆囊炎主要采用外科手术,且随着现代微创理念的进步与内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始大量在急性胆囊炎治疗中使用,该手术以创伤小、安全性高以及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在临床治疗中得到高度认可,但就当前而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手术时机的选择还存一定的争议[1]。基于此,本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不同时段内治疗急性胆囊炎最佳手术时机与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将内容报告如下。

\

 
1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依据患者发病到手术时间对其进行分组,发病在72 h以内者分为研究组,发病超过72 h者为参照组,各组44例,研究组患者男24例,女20例,年龄在23-77岁,平均年龄(40.25±2.45)岁;参照组患者男21例,女23例,年龄在22-76岁,平均年龄(39.52±2.18)岁;两组患者均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对比两组患者在基础资料方面无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可实施下一步对比。

1.2方法。两组患者均于术前完成各项常规检查,对患者的病史与过敏史进行全面了解,于术前12 h开始禁食,6 h开始禁饮水,均实施全身麻醉,并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具体为:取患者仰卧位,确保其胆囊三角区完全暴露于视野下,采用气腹针插入腹腔构建气腹,以四孔法对患者腹腔进行穿刺探查,让患者的肝、十二指肠韧带完全暴露,游离至胆囊管以及胆囊动脉并将其剪断,将胆囊除,将结石检查创面与胆囊床取出,手术结束后进行缝合,并留置引流管;对于转开腹手术的患者,于其右侧肋缘下作切口将胆囊切除;手术后,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并适当使用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于半之后可患者可下床活动,术后第二天开始可让其食用流质食物。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研究所获的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2.0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中转开腹率等临床指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显著,如表1所示。

\
 

2.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54%,参照组则为20.4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显著,如表2所示。


\

 
3讨论

急性胆囊炎其主要是由于胆囊管阻塞与细菌侵袭引发的一种胆囊炎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右上腹产生阵发性绞痛,并伴随显著的触痛与腹肌强直;由于患者胆囊阻塞导致胆汁滞留,胆囊内长时间存在胆汁滞留与浓缩,对胆囊黏膜产生刺激,进而引发炎性病变,再加上细菌感染,最终引发急性胆囊炎,当临床多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该病,但由于急性期胆囊其周围组织存在水肿情况,解剖关系较为焊缝乱,因此手术操作必须仔细,以对胆管与邻近正常组织造成损伤[2]。大量研究显示[3-6],急性胆囊炎在发病96小时以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较为理想,但是手术难度较大,而在以病后72小时以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则为最佳时机,其原因主要是急性胆囊炎于早期受到炎性因子的刺激,各类纤维浆液与炎性细胞均会渗出,出现纤维蛋白粘连的情冲况,虽前期粘连比较疏松,但是术中分离比较简单,而当发病时间超过72小时以后,水肿最为严重,致使解剖结构无法清楚显示,并纤维素性的渗出物大量增多,长入新生血管,纤维性粘连情况明显,且少数患者产生“冰冻”状粘连,术中分离难度较大,中转开腹机率较高[7-11]。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指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急性胆囊炎患者于发病后72 h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临床疗效良好,且安全性高,为最佳的手术时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吕传新,张飞.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5):162-163.
[2]赵俊民,李伟,胡鹏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3):43-45.
[3]何彪,杨杰,张侠均,等.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12):1599-1600.
[4]王忠,郭清萍.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1):71-72.
[5]常学忠.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选择对预后的影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4):1882-1883.
[6]郭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16(12):107-109.
[7]吴团结,赵洁,戴途.不同手术时机腹腔镜胆囊切除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疗效和康复的影响[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9,13(01):65-68.
[8]何文友.浅析不同手术时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9):1178-1179.
[9]李蔚,邬善敏,陈辰,等.早期与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6(3).
[10]何文友.浅析不同手术时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9):1178-1179.
[11]吴团结,赵洁,戴途.不同手术时机腹腔镜胆囊切除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疗效和康复的影响[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9,13(01):65-6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77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