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试论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2 17:21:0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五种类型的心内科抗高血压在临床实际中对相关药物的应用情况,以及对各种药物的药理特性和相关使用方法进行分析。以提供参考给相关高血压临床应用的患者。方法研究对象选用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某市中心人民医院治疗的150例高血压患者,所有病患在进行治疗时都使用口服类抗高血压药物。结果在对病患进行治疗时,药物利尿剂的使用频率为37.62%,使用钙离子拮抗剂频率为20.34%、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1阻滞剂21.32%、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20.32%、使用β受体阻滞剂18.1%;如果药物使用指数低于1时,该药就会认为是合理有效的,在这次研究中,只有药物氛氯地平片的使用指数高于1。结论在这次研究中,高血压患者首选的口服类抗高血压药物是利尿剂。

关键词: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合理用药

本文引用格式:帕提古丽·买买提明,帕提古力·吐松江.试论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116-117.

0引言

在心脑内科,高血压在中老年人群中是较常见的慢性疾病,而且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比较多,最近几年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与年轻化趋势。在中国有很多人的身体属于“三高三低”的高血压状况,其残疾、患病和病死的几率很高,但是很多人对这种情况很少很了解,且控制和治疗的不是很好。高血压对患者的生活和身体的长期伤害,会对患者的脑、心、肾等器官严重的损害,严重的时候会伤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到现在为止,对高血压没有彻底根除的方法,一般的治疗方法是用药物控制血压到正常值范围,以防因高血压出现的并发症,保障患者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在心内科治疗中心,治疗高血压的口服药物有利尿剂、血管紧张肽Ⅱ受体阻滞药、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这五种类型,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选择,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性。本文选用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某市中心人民医院治疗的150例高血压患者,分成五组进行高血压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的应用分析,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用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某市中心人民医院治疗的150例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分为五组各30例,分别进行口服药物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肽Ⅱ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利尿剂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4-61岁;钙离子拮抗剂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4-60岁;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42-60岁;血管紧张肽Ⅱ受体阻滞剂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2-60岁;β受体阻滞剂组中男21例、女9例,年龄44-62岁。以上所有患者的病程均为2.4-8年。纳入标准:患者都是原发性高血压者,没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排除标准:①在以前对五种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没有过敏症状或是禁止使用者;②对这次研究方案不同意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对患者的用药天数、种类和剂量等信息根据病历资料统计,对各类药物的临床使用次数进行统计,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在这次研究中,统计高血压病患的临床用药情况,分析病患用药后的身体状况。研究药物的相关的信息,如药物类别、每次用药剂量和天数等。并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药物的利用指数,并进行合理判断。此外,对未服用任何口服类抗高血压药物的患者进行比较。

1.3观察指标。对患者的最大日剂量、用药频度、用药频率和药物利用等用药指标进行观察。医生会根据药品说明和临床经验确定患者用药的最大日剂量;利用最大日剂量与总药量比值可以计算出用药频度,能够反应出适合患者的药物,利用口服该药的患者数与总患者数的比值计算出用药频率,用这种方法判断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如果用药频率小于1,说明用该药治疗效果比较好。

1.4统计学分析。使用统计软件SPSS 20.0统计相关数据,对这次试验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t来来检验计量资料。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分析心内科抗高血压的五类口服药物的临床应用。对这五组患者进行治疗时,发现患者口服这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前、后的治疗效果有所不同,其中,药物利尿剂的使用频率最高为37.62%,使用钙离子拮抗剂频率为20.34%、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1阻滞剂21.32%、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20.32%、使用β受体阻滞剂18.1%。在所有药物中用药频度最高的是美托洛尔。这五个实验组患者的降压效果均高达87.75%,而未服用任何口服类抗高血压药物的患者的降压效果则为13.23%。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心内科五类口服药物的利用指数。对这五组患者进行治疗时,发现患者口服这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前、后的治疗情况,只有氛氯地平片的用量比较大,药物利用指数大于1,其他所有参研究的口服药物没有发现这种情况,药物的利用指数都小于1。在统计学有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然而,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使有些人患上高血压这种慢性疾病,且在临床中是常见的慢性病,在近几年病患的数量也比较多。动脉血压上升对高血压的影响很大,而且患病期间可能会诱发头痛、偏瘫等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对患者的肾脏和脑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也有可能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通过以上五组的临床治疗发现,在治疗高血压疾病的抗高血压药物中,口服药物的疗效比较好,但因为口服药物的副作用比较大,医生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临床经验给患者配药。在对患者使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医务人员有必要对药品的种类、口服量、用药次数、以及各种药物的有效搭配进行严格的控制。

现目前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常用药物有利尿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及血管紧张肽Ⅱ受体阻滞药药物。而高血压这种慢性病,必须要依靠药物长期的进行合理治疗,而合理的用药有利于患者的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也是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本文选用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某市中心人民医院治疗的1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通过统计分析患者用药后的具体情况,发现在这五类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中,药物利尿剂的使用频率最高为37.62%。出现用药过度药物只有氛氯地平片,药物利用指数大于1,参与统计的其他药物没有出现这种的情况,药物利用指数都小于1。在这五类口服药物联合使用的过程中,在所有方案中联合使用次数最多的是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肤转化酶抑制剂。

\

 
临床试验证实,通常使用利尿剂给老年人群和伴有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也较少,有较高安全性,且这种药物的经济性价比高,这也是使用频率高的一种原因。在临床治疗中,有必要掌握不同患者对药物的适用性、禁忌和长时间使用是安全性,以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总之,对于高血压患者,使用五类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必须要科学合理,对缓解病情效果非常的好。

参考文献

[1]施惠洲.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5):146.
[2]洪艳.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6):190+193.
[3]李敏.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07):55-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76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