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效果及预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肠梗阻手术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入选病例均来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分析组与对照组,分析组35例患者在48小时内实施手术,对照组35例患者在48小时后实施手术,就其治疗效果和手术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分析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1%)相比于对照组(80.0%)更高,手术恢复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更短,两组比较P<0.05。结论尽早对急性肠梗阻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在临床中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急性肠梗阻;手术时机;治疗效果;保守治疗;手术指标
本文引用格式:陈浩.观察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效果及预后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54+56.
0引言
急性肠梗阻是一类高发的外科急腹症,其危险性较大,致死率较高,保守疗法对治疗该病的效果不佳,手术治疗更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存率。近些年来许多临床研究证实不同的手术时机对治疗急性肠梗阻具有完全不同的效果,在临床中需注意把握最佳手术时机。本次试验就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梗阻的疗效进行比较,现具体阐述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肠梗阻手术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入选病例均来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分析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分析组中男性、女性各有22例、13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70岁,平均(47.5±3.9)岁;疾病类型:粘连性肠梗阻15例,嵌顿疝3例,结肠肿瘤10例,粪石性肠梗阻3例,肠扭转4例;体质指数(22.95±2.61)kg/m2。对照组中男性、女性各有19例、16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2岁,平均(47.1±3.6)岁;疾病类型:粘连性肠梗阻13例,嵌顿疝4例,结肠肿瘤10例,粪石性肠梗阻3例,肠扭转5例;体质指数(22.97±2.63)kg/m2。对分析组、对照组患者上述资料的差异进行分析,得出P>0.05,试验可行。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肠梗阻,且具备手术指征,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了试验知情通知书,本次试验征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方法。分析组患者在发病后48小时内进行手术,对照组患者在发病48小时后进行手术,两组患者的手术方法、术前术后处理措施一致。两组患者在术前均需进行灌肠、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胃肠减压、抗感染等处理,围术期加强病情监护,手术方式依据患者病情确定,可分为肠造瘘术、肠吻合术、粘连松解术等术式。
1.3观察指标
1.3.1治疗效果评价方法:①显效:患者症状体征消失,临床检查显示梗阻情况消失;②有效:患者症状体征有所改善,临床检查显示肠管存在轻度扩张;③无效:患者症状体征未见好转或者加重,临床检查显示疾病未愈[1]。显效率、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1.3.2就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恢复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以SPSS 19.0软件对分析组、对照组的试验资料进行处理,组间对应的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统计对比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P<0.05时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分析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分析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1%、80.0%,两组相比P<0.05,详见表1。
2.2分析组、对照组患者手术指标相比。分析组患者手术恢复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之对照组更短,两组相比P<0.05,详见表2。
3讨论
急性肠梗阻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其病情复杂、进展快,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急性肠梗阻的病因一般分为肠外原因与肠管原因两项,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排便困难等症状,会给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保守疗法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中的疗效不如手术疗法,手术疗法更有助于提升患者生存率,临床中一般是先采取保守疗法,再行手术治疗,但保守治疗时间过长的话极易错过最佳手术时间。近些年来关于急性肠梗阻患者最佳手术时间的研究越来越多,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在发病后48小时内实施手术为最佳治疗时机,手术时间过晚的话则可能提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其生存率[2]。本次试验结果显示,在发病后48小时内实施手术可取得更好的疗效,其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1%,且患者手术恢复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上述指标均优于48小时后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组间对比P<0.05,沈志刚[3]的研究结果与本次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4-9]。
由以上研究可以看出[10-16],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梗阻具有完全不同的效果,临床中应尽可能在发病后48小时内实施手术。
参考文献
[1]施岸鹏.不同手术时机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中的效果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6):737-738.
[2]邵云飞,朱加猛,周浩,等.不同手术时机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中的效果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4):135-137.
[3]沈志刚.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梗阻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6,22(9):74-75.
[4]刘菊炎,田启维,刘俊,等.不同手术时机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21):537-538.
[5]何俊,钱晨,陈国庆.急性肠梗阻患者不同手术时机的效果及并发症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5):57-59.
[6]袁甫军.急性肠梗阻治疗中不同手术时机的临床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22):2903-2904.
[7]魏纯春.不同手术时机和术式对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5,32(5):400-402.
[8]陈边强.不同手术时机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6):111-112.
[9]杨长荣.不同手术时机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中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3(25):527-528.
[10]周文星,叶小勇,吕传新.选择不同的时机对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16):270-271.
[11]邵云飞,朱加猛,周浩,等.不同手术时机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中的效果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4):135-137.
[12]代景勇.急性肠梗阻患者不同手术时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研究[J].医学信息,2016,29(34):125-126.
[13]江展庆.对急性肠梗阻患者开展急诊手术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4(16):94-95.
[14]薛雷.急性肠梗阻应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0):67.
[15]黑志刚.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肠梗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8,38(11):55-57.
[16]施岸鹏.不同手术时机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中的效果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6):737-7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