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小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新功能的改善效果及房颤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8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取单双号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50例,实施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人数共计50名实施小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心功能情况及患者的房颤复发的概率。结果通过对比分析来看,观察组患者在心功能改善的有效性为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性70.00%,观察组患者房颤发生率为6.00%,对照组患者的房颤发生率为22.00%,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房颤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当前阶段来看通过小剂量瑞舒伐他汀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及患者房颤复发的产生,在未来可进行推广普及。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心力衰竭;房颤复发
本文引用格式:李岩.分析小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衰并心房颤动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价值及房颤复发的预防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126-127.
0引言
心力衰竭主要是指患者优于心脏的收缩功能以及舒张功能出现障碍而造成的无法将血液充分的排出心脏,造成患者静脉系统出现血液的淤积现象。从最近的数据分析统计来看,老年患者出现慢性心衰合并心房颤动的概率显著高于年轻人群,针对心力衰竭及房颤现象,通过他汀类药物能够达到较高的免疫效果和作用,改善患者冠状动脉硬化现象。目前阶段针对老年慢性心衰以及心房颤动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及意义,同时本次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在治疗心房颤动方面可以通过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进行测定,判断患者心房颤动的治疗效果及价值[1]。本次研究主要就小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患者慢性心衰竭合并房颤并发症的控制效果和作用,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慢性心衰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取单双号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我院关于慢性心衰合并心房颤动的诊断标准,排除:严重器官功能障碍疾病;对本次实验研究不同意。其中对照组人数共计50名,男性33名,女性17名,年龄为67-87岁,平均(74.4±6.1)岁。观察组人数共计50名,男性35名,女性15名,年龄为64-83岁,平均(73.1±6.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主要治疗方式为β-受体阻滞剂、硝酸盐、利尿剂及常规性慢性心衰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观察组患者则给与口服瑞舒伐他汀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方式按照每天一次,每次5 mg剂量,疗程为3个月时间。两组患者均服用两个疗程作为研究。
1.3观察指标。首先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心功能的改善情况包括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级别。显效:患者通过治疗后,日常活动不会受到限制,一般体力活动不会引起严重的疲劳、心悸、心绞痛现象。有效:患者通过治疗后,体力活动轻度受到限制,休息后无明显症状,一般体力活动会引起轻微的心绞痛、过度疲劳等现象。无效:患者通过治疗后,整体的治疗效果交叉,存在严重的疲劳、心绞痛症状,同时患者日常活动受限。其次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上发生房颤的人数,判断患者对房颤复发的改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的含量,测量方式通过放射性免疫法来进行测定,测量标准通过平均值形式进行显示,分为治疗前及治疗后。
1.4统计学分析。数据由SPSS 20.0完成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经χ2检验;计量资料“平均数±标准差(±s)”形式,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表现为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性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性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房颤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房颤复发的概率为6.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复发概率2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B型利钠肽前体。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B型利钠肽前体的降低效果显著的优于对照组,同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在临床上显示,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是反应患者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以及心功能的重要指标。根据之前的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不良冠心病症状,提升心脏功能。但是实际的作用机制依然存在较大的问题以及研究不够深入。炎性细胞因子在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的发病机理当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汀类药物对于上述炎性因子的表达往往会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2-3]。
根据资料研究显示,在目前临床上针对慢性心衰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来说,通过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的提升实际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以及NT-proBNP起到一定的而控制作用,影响其表达进而调节患者的心功能情况[4-5]。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笔者主要就小伎俩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方式来分析其对慢性老年心衰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及对并发症的控制作用,通过数据统计发现,观察组慢性心衰并心房颤动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房颤复发率民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通过小剂量瑞舒伐他汀方式在患者的房颤复发的预防方面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效果。通过资料显示,瑞舒伐他汀能够对患者的炎性因子起到控制效果,控制患者的心力衰竭以及所出现的心律失常情况[6-7]。
综合上文所述,在目前来看瑞舒伐他汀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方式颤动、提升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对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起到控制调节作用,在未来进行患者慢性新房衰竭的治疗过程中可进行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董少元,屈艳玲.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斑块疗效及调脂作用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2):2189-2190.
[2]张红梅.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对高龄患者高血脂改善效果对比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15(4):292.
[3]尹俊锋,赵增会,邓荷.瑞舒伐他汀钙、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8,15(12):106-110.
[4]窦鸿伟,王国位,陈亮,等.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应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患者肾功能影响的对比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8,39(12):1330-1335.
[5]董国英.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104,106.
[6]司磊.坎地沙坦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疗效及对IL-18、hs-CPR、NT-proBNP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19,40(06):149-151.
[7]王清鹏,涂江虹,陈燕玲.贝那普利联合辛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9,30(10):1259-126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