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氨甲环酸配合宫腔水囊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2 09:48:1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氨甲环酸和宫腔水囊联合应用对前置胎盘剖宫产的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本院10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的产后出血患者,给予对照组进行宫腔水囊疗法,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增加氨甲环酸静脉滴注治疗,记录2组患者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及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研究组中止血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及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②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4%,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0%。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过数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氨甲环酸和宫腔水囊的联合应用治疗对前置胎盘的剖宫产的产后出血疾病患者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止血的效果较显著,安全性也较高,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关键词:氨甲环酸;宫腔水囊;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

本文引用格式:吴敏.氨甲环酸配合宫腔水囊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145-146.

0引言

剖宫产为临床上处理患者前置胎盘地急救措施,和及时分娩的一种主要手段,但因为前置胎盘的孕产妇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子宫的收缩能力比较差[1],引起患者出现了产后出血,加上前置胎盘患者在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后使用保守治疗的效果不太理想,容易导致失血性的休克[2],前置胎盘为临床妇产科妊娠妇女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高龄产妇数量逐渐上升,前置胎盘发病率有逐年增长趋势。本文主要分析氨甲环酸和宫腔水囊联合应用对前置胎盘剖宫产的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现进行以下报道。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本院100例前置胎盘的剖宫产的产后出血疾病患者,收治时间从2016年12月到2018年3月间。随机将上述分成两组,各50例。研究组中患者年龄均在22-36岁,平均(25.2±3.2)岁,体质量在44-70公斤,平均(60.2±2.1)公斤,其中包括28例初产妇和22例经产妇,中央性胎盘前置、部分性前置胎盘、边缘性前置胎盘分别为16、18、16例;对照组中患者年龄均在21-35岁,平均(26.6±2.7)岁,体质量在44-70公斤,平均(61.4±3.4)公斤,其中包括25例初产妇和25例经产妇,中央性胎盘前置、部分性前置胎盘、边缘性前置胎盘分别为15、20、15例。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经比较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即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宫腔水囊治疗,采用双腔水囊,沿子宫切口将球囊放置于子宫底部,另一端从子宫下段送至阴道外口缝合子宫切口,并视宫腔大小注入250-400 mL无菌氯化钠注射液,直至膨胀球囊充满宫腔并于推注时感觉有压力后,双腔水囊另一端接集血袋,收集并统计宫腔出血量;水囊放置时间12-24 h,取出时对患者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常规消毒会阴后从导尿管腔内缓慢抽出囊内液体使球囊逐渐缩小,先放液100 mL,观察10 min无活动性出血将剩余液体缓慢放出,取出水囊后产房观察30 min。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联合氨甲环酸治疗,术前开始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注射液(采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20 mL)10 mg/kg(贵州圣济堂制药,国药准字H20063068),术中维持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注射液10 mg/kg(采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20 mL)。

1.3观察指标。记录2组患者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及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1.4数据分析。将2组患者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术中的出血量、止血时间及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数据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是计数资料,应行χ2检验,而患者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及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是计量资料,应行t检验。如果组间P<0.05,说明2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的止血效果。研究组中止血时间是(20.9±2.8)min,术中的出血量是(634.5±39.7)mL,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是(51.4±12.9)mL,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是(151.0±42.1)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
 

2.2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4%,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0%。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过数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

\
 

3讨论

前置胎盘是导致妊娠晚期出血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其病因尚不明确,不少研究认为导致前置胎盘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多次刮宫史、剖宫产史、多孕多产、高龄产、子宫瘢痕等,在众多危险因素单个或协同作用下,导致子宫内膜病变或损伤,导致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胎盘为获取足够营养而扩大延伸至子宫下段,严重影响孕产妇及胎儿生命安全[3]。

目前剖宫产是治疗前置胎盘的重要方式,也是适用于所有前置胎盘孕妇的分娩方式,但由于胎盘前置附着于子宫下段,而子宫下段平滑肌相对较少,肌纤维收缩及缩复作用较弱,既无法剥离附着的胎盘,亦无法使剥离面血窦缩紧闭合,因而胎盘娩出后,蜕膜面出血较多,导致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以往对术中出血常采用缩宫素、米索前列腺醇等药物联合氯化钠注射液湿热敷及按摩子宫及采用可吸收线缝扎出血点等手段,但由于前置胎盘所导致的出血多以子宫下段为主,因而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较难达到有效止血目的,且容易损伤输尿管[4]。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不断进展,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法在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宫腔水囊止血法原理为宫腔导尿管球囊注液后囊内压力超过子宫血管压力,压迫胎盘剥离面血窦,迫使接近球囊子宫血管闭锁,达到物理压迫止血的目的;且水囊的可塑性较强,可通过形状改变充分填充宫腔压迫胎盘剥离面进而发挥止血作用,因而其在临床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的患者当切开子宫取出胎儿胎盘剥离后,部分凝血物质从剥离面进入血液,导致纤溶作用异常亢进[5],亦是导致产后大量出血的关键;而氨甲环酸为一种人工合成氨基酸类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主要用于蛋白溶解亢进导致的多种出血,其在临床中的确切疗效早已被证实,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氨甲环酸是一种赖氨酸合成衍生物,可通过可逆性阻断纤溶酶原分子上的赖氨酸结合点,进而达到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氨甲环酸价格低廉且易于储存,在临床广泛应用于预防及治疗外科手术出血。

本文发现:①研究组中止血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及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②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4%,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0%。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过数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

总之,氨甲环酸和宫腔水囊的联合应用治疗对前置胎盘的剖宫产的产后出血疾病患者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止血的效果较显著,安全性也较高,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马瑶,贾红梅,陈斌.氨甲环酸配合宫腔水囊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7,44(11):53-55.
[2]杨小梅,王素萍.氨甲环酸配合宫腔水囊在产后出血治疗方面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4):43.
[3]龚莉.米索前列醇结合氨甲环酸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评价[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24):13-14,16.
[4]李莉,朱静洁,范玲.氨甲环酸减少择期重复剖宫产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34(18):2143-2146.
[5]卡提娅.氨甲环酸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7,26(9):713-7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67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