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高原地区新生儿窒息的护理体会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1 11:57: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高原地区新生儿窒息的护理体会。方法在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足月妊娠产妇中,选择分娩时出现新生儿窒息的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实施一般复苏护理)和观察组(43例,实施针对性的复苏护理),对两组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抢救成功率明显升高、并发症发生率更小,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原地区应用针对性的复苏护理,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增加抢救成功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因此,在相关的临床治疗中,应当推广应用良好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高原地区;新生儿窒息;护理体会

本文引用格式:米玛昌多,穷达,巴桑卓玛.高原地区新生儿窒息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355-356.

0引言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在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其有很大的可能性导致死亡、伤残或者严重的并发症,对婴儿的生命安全以及健康成长具有极大的威胁[1-2]。特别是在高原地区分娩的产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很高,有一部分原因是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含氧量不高,还有助产护理的人员工作能力层次不同、差异较大[3]。所以,在助产过程中,提高护理的方法以及工作能力,可以对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健康提供一定程度上的保障。对此,本研究分析探讨了高原地区新生儿窒息的护理体会,找到了一些有用的护理方法,对提高新生儿的生命复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对此展开详细的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足月妊娠产妇中,选择分娩时出现新生儿窒息的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体重2.35~4.61 kg,平均(3.01±0.56)kg;胎龄38~41周,平均(39.35±1.24)周。观察组43例,其中男26例,女17例;体重2.37~4.58 kg,平均(3.03±0.54)kg;胎龄为38~42周,平均(39.46±1.31)周。对两组患者的上述信息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微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本研究所有产妇均自愿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并且,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的整体过程完全知情。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一般复苏护理,包括对病情的详细检查、协助配合医生进行急救、安抚情绪、监测生命体征表现等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的复苏护理,详细的护理过程如下:(1)提前拟定相关计划。针对以往高原地区产妇分娩时,出现新生儿窒息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结合复苏护理时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相关预防计划和改进护理方法的探讨。(2)分娩前予以产妇高度的舒适护理,时刻关注其身体状况和胎儿动像。(3)对助产护士的能力进行培训并开展考核。主要包括患病风险、疾病知识、急救意识、应对措施、行为能力等培训,并进行实践演练、模拟突发情况时的急救护理。然后对助产护士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仅安排考核通过的助产护士对产妇进行护理。(4)针对孕妇的妊娠并发症、羊水污染、早产、剖宫产、地区海拔高等危险因素进行产前的综合细致护理。

提供氧疗、饮食营养、肠胃护理等措施。(5)针对性复苏护理。首先,在新生儿刚刚娩出后,进行细致的气道通畅、辐射台保温等护理。其次,建立有效呼吸,进行呼吸道清理、擦干身体等刺激;出生后用手轻拍或轻弹新生儿足底,促使新生儿啼哭;若呼吸暂停或呈现抽泣呼吸,应立即予以人工呼吸或复苏器加压给氧、正压通气等。最后,进行恢复循环护理,应用100%氧充分正压人工呼吸30 s,并同时给予胸外心脏按压等护理。必要时可予以0.1%肾上腺素、纳洛酮等药物进行强心、扩容、纠酸等治疗。(6)针对复苏后的护理,应当严格监护并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心率等情况,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护理。并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对窒息复苏恢复情况较好的新生儿可尽快开奶,恢复情况不佳者再延迟开奶时间。同时,做好预防感染的护理工作[4]。

1.3疗效标准

(1)分析比较两组新生儿抢救成功率,按计数统计,抢救成功的例数越多,表明护理效果越好。(2)复苏后护理时观察并记录两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按计数统计,发生例数越少,表明并发症发生率越低、护理越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7.0软件中分析,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并以率(%)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抢救情况


观察两组新生儿抢救情况,观察组新生儿抢救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3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其引发的主要原因就是血氧浓度过低,所以要加强对胎儿的监护,首先应避免和及时纠正宫内缺氧,对娩出时产生的呼吸障碍进行合理有效的复苏护理,需要产房医护人员准确掌握急救的时机和相关技能[5-6]。在高原地区,会因为孕妇的新陈代谢加强和胎儿需氧量的增加,使耗氧速度升高,造成孕妇的低氧血症,导致胎儿缺氧,增加新生儿窒息的风险[7]。因此,必须重视高原地区产妇的产检和助产等护理工作。针对每个细节,从定期产检开始,指导孕妇通过自测胎动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吸氧运动,增加孕妇血氧饱和度。并且在新生儿娩出过程中,注意产房的保暖和护理配合等工作[8]。

本研究探讨了高原地区新生儿窒息的护理工作,对观察组进行了一系列的针对性复苏护理,从根据实情制定计划到细节的具体执行,还有复苏后的综合护理,从研究结果可知,细致、全面的护理方法可以增加抢救成功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应当多加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邹丹娟.优质护理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中应用的价值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2):255-256.
[2]Bajnok A,Berta L,Orbán C,et al.Distinct cytokine patterns may regulate the severity of neonatal asphyxia—an observational study[J].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2017,14(1):244.
[3]张小玲.分析助产护理对防止新生儿窒息的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8):113-114.
[4]邱少锋.康复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窒息中的护理效果及对死亡率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疗,2018,37(30):111-113.
[5]彭雪梅.新生儿窒息过程中助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1):108.
[6]王燕侠,仇杰,易彬,等.甘肃甘南高原地区新生儿窒息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新生儿科杂志,2018,33(5):364.
[7]Shikuku DN,Milimo B,Ayebare E,et al.Practice and outcomes of neonatal resuscitation for newborns with birth asphyxia at Kakamega County General Hospital,Kenya:a direct observation study[J].Bmc Pediatrics,2018,18(1):167.
[8]李凤杰.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0):286-28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61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