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坎地沙坦治疗糖尿病早中期肾病60例疗效观察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2-07 15:53: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探究坎地沙坦应用于治疗糖尿病早中期肾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 2017 年 2 月至 2018 年 2 月在我院门诊、住院的糖尿病早中期肾病患者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服用坎地沙坦进行治疗,分析治疗的效果。结果 在治疗之后,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下降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尿素氮、血肌酐下降不明显, 无统计学意义(P> 0.05)。糖尿病Ⅲ期、Ⅳ期患者的数量明显下降,具有意义(P< 0.05)。结论 坎地沙坦对治疗中早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较高的效果,可以有效降低尿蛋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坎地沙坦;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

本文引用格式:程瑞彬. 坎地沙坦治疗糖尿病早中期肾病 60 例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5):110+147.

0引言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常见慢性并发症, 容易引发致残致死的恶劣影响,因此需要合理应用药物进行治疗 DN[1]。坎地沙坦作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治疗 DN 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其不仅可以有效改善肝肾功能,也有效降低尿蛋白,进而保护患者的肾脏。因此本文选择 2017年 2 月至 2018 年 2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早中期肾病患者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使其口服坎地沙坦治疗,了解其病情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观察病例均来自 2017 年 2 月至 2018 年 2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早、中期患者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32 例,女 28 例;年龄 41-75 岁,平均 57.6 岁,糖尿病病程 1-10 年,平均病程 8.6 年,DN 的诊断符合西医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共分为五期,研究对象分期属于 III 期、IV 期者。其中 III 期 31 例,IV 期 29 例。患者在基本信息上没有较大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并排除患有各种肾炎、尿路阻塞病史、其他疾病引起的尿蛋白阳性以及使用坎地沙坦有禁忌症者。

1.2治疗方法。入选患者在治疗前两个星期需要停止服用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并且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相关药物进行控制血糖,使患者在空腹的状态下,血糖可以保持在 7.0 mmol/L 的范围内。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每天早餐后服用的坎地沙坦剂量为 4-8mg/d,使患者的血压控制为 130- 135/70-80 mmHg。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则在每日早餐后口服坎地沙坦 8 mg,使血压可以控制低于140/85 mmHg 左右。整体的治疗观察时间为 16 个星期。

1.3疗效观察。所有入选的糖尿病患者均采用即时留取尿液的方法,每位患者均在不同时间分别留取尿液三次,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及尿蛋白检测。三次均为阳性者纳入研究对象。本院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的正常参考范围为 0-30 mg/L 尿蛋白采用定性测定,试验前测定尿素氮、血肌酐,服药后每两周复查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每四周复查尿素氮及血肌酐。观察其疗效变化。

1.4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10.0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各参数以均数 ± 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治疗前后变化对比。针对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治疗前后变化进行探究,发现在坎地沙坦对治疗糖尿病早中期肾病之后,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下降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尿素氮、血肌酐下降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体情况见表 1、表 2。

\
\

2.2糖尿病肾病各期治疗前后变化对比。经过对糖尿病肾病各期治疗前后变化进行分析,发现在治疗之后,Ⅲ期、Ⅳ期患者的数量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具体情况见表 3。

\

3讨论

在临床上 DN 共分为五期,其中 I 期、II 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两者尿液检查及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发现,易被忽视。出现尿微量白蛋白提示已进入 DNIII 期,又称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此期经过有效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 未能及时发现者,尿常规检查提示出现尿蛋白,即考虑进入糖尿病肾病Ⅳ期,又称为临床肾病期;此期如果不加以控制, 加之血糖等高危因素,病情有可能进展为糖尿病肾病 V 期, 引发肾功能衰竭等问题;因此能够及早发现并对于已诊断的早中期 DN 患者加以检查和控制,积极进行干预治疗,合理控制病情显得尤为重要。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以及早发现糖尿病肾病,是诊断DN 最敏感的指标,同时也是评估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的一项指标 [2]。在一般情况下,因为肾小球滤过膜电荷选择性屏蔽的静电同性排斥的作用,使得尿微量白蛋白无法顺利通过滤过膜,而出现肾脏出现代谢问题或者损伤都可能会引发滤过膜上负电荷减少,静电排斥力下降,最终导致尿微量白蛋白过多进入尿液当中 [3]。坎地沙坦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血管紧张素Ⅱ(A- Ⅱ)受体拮抗剂(ARB),其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的机理主要是:
①由于其可以经过阻碍 Ang Ⅱ与出球小动脉壁上 AT1 受体之间的联系,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使得肾小球当中压力明显降低,使肾内血流动力学得到有效优化,减少了肾小球的损失,起到保护肾小球的作用。
②同时坎地沙坦可坦在 ARB 类药物中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较慢的解离性,作用更加持久,表现出更强、更稳的降压作用。在本次研究当中,早中期患者在治疗之后,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下降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尿素氮、血肌酐下降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 0.05)。糖尿病Ⅲ期、Ⅳ期患者的数量明显下降,具有意义(P< 0.05)。这说明将坎地沙坦应用于治疗早中期的糖尿病肾病,效果比较明显, 可以达到控制病情进展,降低尿蛋白的目标。

综上所述,坎地沙坦对治疗早中期的糖尿病肾病具有较高的效果,可以有效降低尿蛋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万瑜. 六味地黄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37 例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2014,27(15):590.
[2]张建国.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血瘀型疗效观察 [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33(1):56-57.
[3]高清, 何剑颖, 周礼平. 他汀降脂合低蛋白饮食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37 例临床观察 [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20):83-84.

《坎地沙坦治疗糖尿病早中期肾病 60 例疗效观察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07/20181207035432957.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5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