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剖宫产手术32例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0 14:56:5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归纳剖宫产手术的临床应用特点、效果和推广价值,为产科诊疗需要通过剖宫产处理的患者提供可靠参考数据。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产科2018年1~12月收治的存在胎儿宫内窘迫情况且确认符合剖宫产手术处理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剖宫产手术处理,分析剖宫产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切皮距离顺利娩出胎儿时间平均为(5.3±2.1)min、术中出血量(158.2±38.3)mL、手术时间(30.4±9.7)min、术后排气时间(18.4±7.6)h及术后疼痛时间(9.8±4.1)h,均在合理范围内。结论对存在胎儿宫内窘迫手术指征的患者应用剖宫产手术处理操作相对简单,可严格控制出血量,术后康复所需时间偏短,切口不会影响美观,确诊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的患者如果病情恶化程度严重,应该果断采取剖宫产术治疗,保障母婴妊娠结局。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胎儿宫内窘迫;手术指征;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魏芸.剖宫产手术32例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55-56.

0引言

随着剖宫产手术的发展和完善,已经逐渐成为了产科临床一个重要的分娩方式,产科收治符合剖宫产手术指征的类型有多种,包括相对性头盆不对称、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过少、胎膜早破、引产失败、重度妊高征、骨盆狭窄以及高龄初产等[1],其中胎儿宫内窘迫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同时对于母婴的健康甚至生命都可能造成威胁,需要保持足够的重视。胎儿宫内窘迫好发于妊娠后期以及预产期两个阶段,以胎盘功能不全、腹围增长缓慢以及体重增长缓慢等为典型临床症状[2],此类患者应用B超或者胎盘功能检查后可确认。胎儿窘迫可能引发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等严重后果,一直保持在这种状态下的胎儿在顺利娩出后也可能存在各种后遗症,诸如终生性神经功能缺损[3]。本院产科对于胎儿宫内窘迫应用剖宫产手段处理,为更系统地归纳剖宫产手术的临床应用特点、效果和推广价值,为产科诊疗需要通过剖宫产处理的患者群体提供可靠参考数据,将本院近年收治的此类患者数据梳理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产科201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存在胎儿宫内窘迫情况且确认符合剖宫产手术处理患者32例,年龄在22~34岁,平均(28.1±1.1)岁;其中27例为初产妇,5例患者为经产妇;孕周时间在35~42周,平均(38.1±1.3)周。所纳入产妇均符合以下条件:单胎、头位,产妇临床症状、体征与以下诊断内容相符合:胎心在120次/min以下;胎动明显减少;羊水存在粪污;胎心监护NST检查提示为(-)。

1.2剖宫产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新式剖宫产手术方案处理,手术切口采取Joel-cohen方式,做一纵行皮肤切口,垂直切开皮肤,长度在12~14 cm,将皮下脂肪切开,深度约为2 cm后进入到筋膜位置,对脂肪层采取钝性撕开方式处理。将筋膜切开,约为2 cm,然后使用剪刀将前鞘剪开,长度与皮肤切口相接近。对腹直肌进行钝性撕裂,将腹膜全面暴露之后使用食指将腹膜脂肪推开,将腹膜切开,长度约为2 cm,钝性撕开腹膜将子宫下段完成暴露出来。纵向切开膀胱反折腹膜,长度约为2 cm,然后撕开10~12 cm,顺利破膜之后取胎,等顺利娩出胎盘之后对存在于宫腔的积血清洁处理。使用1号可吸收线以连续全层方式进行子宫肌层切口的缝合,然后对膀胱反折腹膜应用4号线进行缝合,3~5针;然后对腹膜应用8字缝合手段处理,2~3针;对腹直肌应用4号线间断缝合;对前鞘应用0号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对皮肤、皮下脂肪层应用4号线进行间断全层缝合,3~5针。

1.3观察指标

记录剖宫产手术处理存在胎儿宫内窘迫手术指征患者以下临床指标:切皮距离顺利娩出胎儿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疼痛时间。

2结果

纳入患者以下指标平均数据具体如下:切皮距离顺利娩出胎儿时间平均为(5.3±2.1)min、术中出血量(158.2±38.3)mL、手术时间(30.4±9.7)min、术后排气时间(18.4±7.6)h及术后疼痛时间(9.8±4.1)h,均在合理范围内。

3讨论

当前产科临床剖宫产率在不断升高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虽然剖宫产手段和临床应用价值已经得到了验证,但是依然需要尽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剖宫产情况,为了更深入全面地分析剖宫产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将本院近年收治存在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手术指征患者群体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分析。

在剖宫产指征中胎儿宫内窘迫一直是在前三的位置,一旦确认胎儿确实存在宫内窘迫,则需要及时采取分娩手段以防止新生儿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情况,病情影响程度较轻的会出现智力障碍,而严重的则会胎死宫内,对母婴健康均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威胁[4-6]。

在应用新式剖宫产术后,各项手术指标记录所得数据均在相对合理甚至是优秀的范围内,该剖宫产手段具备以下特点[7-8]。

①开关腹手段。在对产妇进行开腹处理的时候选择撕拉手段,让行走于其中的血管神经能够通过自身弹性特点来保持自身的完整性;在关腹处理的时候皮肤、皮下脂肪等以全层宽针的距离进行缝合,针数为3针,不但操作要求简单同时更有利于产妇手术后的愈合所需时间,避免形成疤痕影响美观。

②子宫肌层切口缝合手段。对子宫肌层切口采取连续全层锁扣手段缝合,可以降低线结可能造成的刺激,减少手术整体所需时间,同时还极大程度地控制了发生局部组织缺血的可能性,刺激子宫切口的愈合状态。

③对脏层、壁层腹膜之间不进行缝合处理,能够节省大量时间,防止出现异物反应、术后疼痛或者粘连等,保障了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对存在胎儿宫内窘迫手术指征的患者群体应用剖宫产手术处理,操作相对简单,可严格控制出血量,术后康复所需时间偏短,切口不会影响美观,确诊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的时候如果病情恶化程度严重,应该果断采取剖宫产术治疗,保障母婴妊娠结局。

\

 
参考文献

[1]王海燕.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0):72-73.
[2]辛颖.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36例临床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5(11):170.
[3]Harrison MS,Pasha O,Saleem S,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of maternal,fetal and neonatal outcomes in the setting of cesarean section in low-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J].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17,96(4):410-420.
[4]周秀梅.关于子宫下段压迫缝合阻断子宫动脉用于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4):80-81.
[5]左娜,张宁宁.宫腔镜手术对于不同临床分型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效果分析[J].生殖医学杂志,2018,27(5):395-399.
[6]Liang J,Mu Y,Li X,et al.Relaxation of the one child policy and trends in caesarean section rates and birth outcomes in China between 2012 and 2016:observational study of nearly seven million health facility births[J].Bmj,2018,360(3):817.
[7]张春许.宫腔球囊填塞术和宫腔塞纱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18,26(6):46-47.
[8]刘文娟.剖宫产产后出血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4):127-1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54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