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40例的疗效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0 11:32:3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本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配入组,A组(n=20)予以传统开腹手术处理,B组(n=20)予以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对A、B组的临床处理情况做评估及比较。结果B组各项手术及术后指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等)较A组均显著占优,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A组比较,B组的结石残留率和并发症率均显著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手术安全可靠、较少发生结石残留,整体应用优势明显,值得推荐。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腹腔镜;胆道镜;临床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何立鹏,孙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40例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54,56.

0引言

肝内胆管结石多见于两侧肝管汇合处及以上胆管位置,又称肝胆管结石。该病在普外科临床上较为常见,并且具有复发率高、二次手术率高等特点,若延误治疗,极易诱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2]。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是近年国内临床逐步推广的一种微创取石手段,具有取石效果确切、创伤小、恢复快等多重优点。为了解该微创手术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中的实施价值,本文做了相关的研究与分析,具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所选4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资料均完整,于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本医院接受系统检查明确诊断,具有手术指征,且患者及家属已在研究同意书上签署姓名;无伴发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以及其他肝脏疾病(肝炎、肝硬化等)。按随机数表模式分组,A组(n=20)男/女有11/9例,年龄33~76岁,平均为(54.5±6.3)岁;B组(n=20)男/女有12/8例,年龄34~78岁,平均为(55.1±5.8)岁。将A、B组的基线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P>0.05,有可研究性。

1.2方法

A组在全身麻醉下接受传统开腹手术,经右肋缘以下部位做一切口,常规切除胆囊后,对胆总管进行切开与仔细探查,并对结石灶进行定位,给予彻底取石处理。术毕放置T管进行引流。

B组予以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处理,获得满意的气管插管全麻效果后,于腹腔镜监视下利用超声刀对胆囊血管进行剥离与结扎切除,再将胆囊彻底切除;穿刺确定胆总管前壁后,采取超声刀在该处做一切口,长度约1 cm,并送入取石钳,将胆总管内结石仔细取出;经剑突下穿刺套管送入纤维胆道镜,并在抵达胆总管后,由主治医师左手持镜,右手摆动套管,仔细彻底取出结石,完成后给予术腔冲洗,并放置T管引流或对胆总管进行连续性缝合处理。

1.3评估项目

观察A、B组的手术及术后指标,主要包括:①手术时间;②术中出血;③术后排气时间;④平均住院日。同时记录两组的结石残留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数据分析方法

将此次研究的计数、计量数据输入SPSS 20.0软件程序中处理,具体通过卡方与t完成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以(±s)表示计量数据,P<0.05说明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A、B组手术及术后指标记录结果


B组各项手术及术后指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等)较A组均显著占优,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


2.2A、B组结石残留率、并发症率记录结果

与A组比较,B组的结石残留率和并发症率均显著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

 
3讨论

目前,医学界对肝内胆管结石的病因机制尚不清楚,但多项研究资料指出胆系感染、胆汁滞留、寄生虫感染等在该病的发生过程中均有重要参与[3-4]。近些年,受人们饮食结构、行为习惯改变的影响,肝内胆管结石的罹患率也在逐年不断攀升,在所有胆结石患者中,其占比已超过30%[5]。

关于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一直是普外科面临的棘手问题,除了结石的解剖位置较特殊外,还与该病多伴有肝内胆管狭窄、慢性胆管炎等症状有关[6]。并且受此影响,患者治疗后发生结石残留、结石复发等问题的概率也较高。传统开腹取石手术对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价值已得到大量研究实践的肯定,但该手术方式创伤较大、出血较多,且术后高结石残留率与高复发率的问题,也增加了二次手术的发生。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是近年临床处理肝内胆管结石的另一种重要手段,与传统手术相比,该手术不仅具有微创、出血少、恢复快以及安全性高等特点,同时其取石也更彻底,在减少结石残留、术后复发等方面效果确切[7]。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能够充分发挥两镜的优势,术野更清晰、定位更准确,并可对肝内胆管的病变情况做进一步了解,有效解决了传统器械取石盲视性的问题[8]。

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日较A组均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较A组明显更少,并且术后发生结石残留、并发症的概率更低,整体手术处理效果较传统开腹手术更占优势,与上述研究看法基本相似。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对肝内胆管结石虽有较理想的疗效,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手术的操作较复杂,为减少中转开腹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前还应给予患者系统的诊断及检查,明确患者的手术指征,并尽量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若有严重粘连或胆囊萎缩、术中大出血以及病灶解剖层次不清等问题出现,仍应优先选择开腹手术,以进一步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成功取石。

综上所述,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手术安全可靠、较少发生结石残留,整体应用优势明显,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段涛.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5,36(5):106-107.
[2]郭登方,吕立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2(7):114-115.
[3]Hassan SM,Butt MOT,Luck NH,et al.Successful removal of in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by using a combination of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and direct peroral cholangioscopy[J].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2014,80(6):1174.
[4]崔南.腹腔镜左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1):32-33.
[5]何应科.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探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5):22-24.
[6]毛伟坤.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J].中国内镜杂志,2014,20(6):636-638.
[7]段涛.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5,8(5):106-107.
[8]梁艳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73-7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51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