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18 10:52:5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有效的急诊护理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急诊治疗的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共计68例,根据随机原则将入选患者分成两个组别,其中34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纳入到对照组,另外34例患者接受急诊护理,纳入到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急诊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急诊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各个急诊环节用时,观察组均更短,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共发生并发症2例,占比为5.88%,对照组共发生并发症9例,占该组总人数的26.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措施可以使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提升救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严重创伤性休克;急诊护理;实施效果;并发症

本文引用格式:武瑞雪.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262,288.

0引言

创伤性休克是患者遭受暴力作用所引起的休克情况,导致创伤性休克的原因主要有交通事故伤、高空坠落伤、机械损伤、锐器刺伤等等[1]。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每年因以上原因导致的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也越来越多,使患者生命安全遭受较大威胁[2]。对于发生严重创伤性休克的患者,需要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急诊治疗以及相应的护理。本文对急诊护理措施应用于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区间为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研究对象为本院接诊的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共计68例,在随机原则下对入选患者实施如下分组:(1)观察组中共有患者34例,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有19例、15例,年龄22-64岁,平均(41.1±3.7)岁;致伤原因:有18例患者为发生交通意外所致,有7例患者由高空跌落所致,有6例患者由于锐器刺伤所致,还有3例患者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受伤至入院时间为22 min-3.5 h,平均(1.5±0.3)h。(2)对照组中共有患者34例,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有20例、14例,年龄19-65岁,平均(40.7±4.2)岁;致伤原因:交通意外伤、高空坠落伤、锐器刺伤、其他原因所致的损伤分别有19例、7例、6例、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为18min-3.7 h,平均(1.4±0.6)h。两组各项一般资料差异均不显著,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模式,内容包括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情况进行仔细监测观察,遵医嘱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在以上基础上,加强对观察组患者的急诊护理,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几点。

1.2.1体位护理

对患者致伤原因、病情、创伤部位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协助患者摆放正确且舒适的体位。另外,需要采取特定方式将患者的头部、下肢适当抬高,从而促进血液回流,改善患者心肺功能[3]。

1.2.2呼吸护理

机体缺血缺氧是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最常见现象之一,为此,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将患者呼吸道异物、分泌物等清理干净,使其呼吸道保持通畅,及时给氧,使缺氧情况得到纠正。

1.2.3及时扩充血容量

严重创伤性休克以失血性休克情况最为多见,护理人员应当及时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以备输液、输血,使患者血容量得到及时补充[4]。

1.2.4心理护理

对于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急救,除了保证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较高之外,还应当排除一切可能影响急救治疗的干扰因素。为此,护理人员应当与患者家属做好沟通,安抚他们的不良情绪,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治疗措施、注意事项等等,提升患者家属配合程度,保证患者能够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救治,提升抢救效率以及效果[5]。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急诊效率:从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方面进行统计比较。(2)比较两组并发症:血栓、器官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2检验,并分别用(±s)和(%)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急诊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时间指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更短,组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的急诊效率更高,见表1。


\
 

2.2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比较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共有2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血栓、器官损伤患者分别有1例,占比为5.88%;对照组中共有9例患者发生并发症,血栓并发症以及器官损伤并发症患者分别有5例、4例,总发生率为26.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创伤性休克的临床发生率较高,主要发生原因为外伤,如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等,且近年来我国发生创伤性休克的患者人数较多,一些患者还会由于发生严重创伤性休克而导致死亡[6]。而为了使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救治,十分有必要对患者开展急诊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应当与患者家属做好沟通,争取患者家属的支持、配合,这对于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患者争取更加宝贵的救治时间是十分重要的[7]。本研究中,我们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了有效的急诊护理措施,内容主要包括体位护理、呼吸护理、补充血容量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结果显示,经过采取急诊护理措施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均明显比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用时更短,这说明急诊护理措施的效率更高[8]。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并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4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更少。由此可见,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措施,能够收到较为显著的效果,急救效率以及安全性均更好,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沙中堂.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风险分析及护理安全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5):228,231.
[2]钟柳梅.急诊科创伤性休克的护理干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06):1117-1118.
[3]张旭霞.综合护理干预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4):224.
[4]张秀香,郑玉秀.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与并发症处理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9):261-262.
[5]张瑾.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风险分析及护理安全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227-229.
[6]黄娜,李寒.急诊护理干预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5,34(19):153-154,157.
[7]张晓艳,周慧峰.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8):17336-17337.
[8]葛秀艳.综合护理干预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8):243-2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40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