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左心衰竭患者焦虑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选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左心衰竭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平分2组,就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n=32)与采用综合性疗法联合心理疗法的治疗措施(观察组,n=32)治疗效果及治疗满意度展开对比。结果通过汉密斯顿焦虑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障碍进行评估,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率为96.88%,与对照组患者的81.25%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高达100%,与对照组患者的59.38%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左心衰竭患者采用综合性疗法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心理,显著增强临床治疗效率,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值得借鉴。
关键词:左心衰竭;焦虑障碍;疗效;治疗满意度
本文引用格式:邓琴.左心衰竭患者焦虑障碍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359,368.
0引言
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一般有呼吸困难、气喘、胸闷等,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的特点,因此大部分患者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的心理,从而影响了左心衰竭的治疗效果,不利于预后恢复[1,2]。在这种情况,针对左心衰竭患者焦虑障碍的情况,除了常规心衰治疗之外,还要对患者的焦虑心理进行针对性治疗[3]。本文选取相关病例,重视综合性疗法联合心理疗法对改善左心衰竭患者的焦虑障碍的效果,旨在指导临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左心衰竭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平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左心衰竭临床诊断标准,经HAMA评定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障碍,2组患者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基准资料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在左心衰竭患者入院1个星期内采用汉密斯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焦虑障碍评分,分4个等级,其中3分表示患者焦虑症状比较严重;2分表示患者有中度焦虑症状;1分表示患者有轻微的焦虑症状;0分表示患者无焦虑症状。64例在测试中分数均高于12分,可判定入选研究的左心衰竭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障碍。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包括规范化的改善心功能治疗和抗焦虑治疗。具体做法是:口服地西泮2.5 mg,每天3次,或口服阿普唑仑0.4 mg,每天3次。对于表现为严重抑郁症状的患者,可给予氟西汀治疗,每天30 mg;对于严重睡眠困难患者可给予地西泮注射液治疗,肌注,10 mg/天。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心理治疗,具体做法是:①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传教育,多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及时详细解答疑问,给予患者充分的鼓励和支持,提高患者康复的信心;②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使患者有意识的避开负面情绪,提高对情绪的控制,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③营造一个和谐、友善的就医环境,促进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加强对病房的巡视,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引导患者采取适合自身的方式舒缓紧张、焦虑情绪,例如在床头放置苹果,或者睡前喝一杯牛奶,或者睡前用热水泡脚等。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2)采用汉密斯顿焦虑量表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障碍;(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
1.4疗效标准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通过汉密斯顿焦虑量表(HAMA)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患者焦虑障碍减少率超过70%为显效;减少率在40%-70%为有效;减少率低于40%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2.0软件对本次研究涉及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满意度即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取卡方检验,HAMA评分即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取t值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通过汉密斯顿焦虑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障碍进行评估,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率为96.88%,与对照组患者的81.25%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高达100%,与对照组患者的59.38%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治疗效果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4]。左心衰竭是心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原因在于机体受到外界的刺激或各种因素导致交感神经过度活跃,从而产生急性缩血管物质。患者一旦发生左心衰竭,未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和心理干预,容易出现紧张、焦虑心理,这种心理障碍会引起身体各个机能在疾病发展过程产生不稳定影响,甚至出现房颤的现象。最终增强了心脏内氧消耗量,影响以后疾病的恢复[5,6]。因此,临床上针对左心衰竭患者的治疗不仅是常规的拮抗心衰治疗,还要针对患者的焦虑障碍给予抗焦虑药物治疗,从而实现达到预期疗效的目的。
在本次研究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综合性疗法联合心理疗法,效果显著。首先在入院之初对患者的焦虑障碍进行评定,根据评定结果针对不同症状的患者给予相对应的抗焦虑治疗;其次在心理治疗方面,通过健康宣传教育让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有一个全面充分的认识,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给予患者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增强患者恢复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提高患者对情绪的控制,并告知患者轻松愉悦的心情更有利于治疗;通过加强病房巡视的方法提高患者的安全感,使患者感受到被重视,引导患者通过合适的方式缓解焦虑、抑郁的心理[7,8]。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左心衰竭患者采用综合性疗法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心理,显著增强临床治疗效率,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丽.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室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5):72-73.
[2]吴科峰.无创呼吸机治疗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衰竭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5):397.
[3]王玉贤.硝普钠治疗高血压病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4):91-92.
[4]范小强,李忠义.微泵注射硝普钠在急性左心衰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5):19-20.
[5]李庭富.心内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焦虑障碍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4,35(09):1868.
[6]阿布力米提•米吉提.心内科左心衰竭患者焦虑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3):95,98.
[7]雷龙生.心内科左心衰竭患者焦虑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7):78-79.
[8]张灿.心内科左心衰竭患者焦虑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1):63-6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