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每组患儿29例,西医治疗组实施一般常规药物治疗,给予患者服用药物为多潘立酮片;综合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组的基础上加以健胃消食,给予患者补脾益气的中成药治疗,同时联合给予科学的饮食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次分析数据显示,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合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消失时间明显短于西医治疗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给予中西医联合治疗,再施以科学的饮食治疗临床效果良好,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关键词: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分析探讨。
本文引用格式:张中红,秦云.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77,79.
0引言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反复发作或持续存在消化功能障碍症状,如上腹痛、腹胀、早饱、烧心、呕吐等,经各项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1]。小儿消化内科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严重的甚至影响了患儿的生长发育[2]。通常情况下,临床一般采用促进肠胃动力的药物来进行治疗。本文探讨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收集本院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每组患儿29例。西医治疗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为3-14岁,平均年龄(7.3±3.1)岁。综合治疗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4例,年龄为4-13岁,平均年龄(7.6±3.3)岁。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即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1.2.1诊断方法
①患者有[3]上腹痛、腹胀、嗳气、早饱、厌食,呕吐、反酸、烧心、恶心等不适症状;②临床症状持续时间长达4周以上;③或者临床症状1年内累计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
此类病症排除心肝肾等其他器官疾病,无腹部手术史。排除肿瘤、糜烂和消化道炎症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器质性病变。
1.2.2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组实施一般常规药物治疗,给予患者服用药物为多潘立酮片,餐前30 min服用,多潘立酮片每次0.3 mg/kg,每日3次[4]。综合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组的基础上加以健胃消食,给予患者补脾益气的中成药治疗,同时联合给予科学的饮食治疗。服用健胃消食片2片/次,餐后30 min服用,3次/d;服用醒脾养儿颗粒,2次/d,1包/次。饮食治疗主要是:早餐给予富含植物性蛋白的豆浆配合小米粥,同时提高蛋白质摄入量,即加入适量的“自制鱼泥”或“鱼肉米粉”;午餐给予以新鲜的鱼肉蛋等煮成的粥,配合蔬菜和新鲜水果;晚餐以高蛋白饮食为主,少食,所有用油均使用玉米油[5]。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服用促消化类和其他止痛类药物。
1.3评价指标
本次研究临床效果评价指标有: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是指患者生命体征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饮食行为明显改善;有效是指患者各项体征基本正常,临床症状有所改善,饮食行为有所改善。无效是指患者各项体征不正常,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饮食行为无改善。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消失时间对比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综合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消失时间明显短于西医治疗组。组间数据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综合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西医治疗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小儿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上认为其发病主要与环境因素、饮食、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酸有关。其中关系最大的是胃肠运动功能障碍[6]。因此,使用促肠胃动力药物是临床上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通常采用的治疗手段,但是由于儿童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体质较弱,因此,在用药的时候医生必须慎重考虑,所选药物既能治疗消化不良又能保护患儿肠胃功能[7]。
本次研究中,所选多潘立酮片是促进肠胃运动的药物,其主要作用为[8]:一是可抑制呕吐的发生,阻断催吐化学感受区多巴胺的作用。二是可促进胃肠道张力恢复正常和上胃肠道的蠕动,同时加速餐后胃排空。三是可增进贲门括约肌的紧张性,增强和促进幽门括约肌餐后蠕动的扩张度。同时,多潘立酮片并不影响胃液的分泌。
本次研究中,综合治疗组患者给予中成药健胃消食片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健胃消食联合醒脾益气,二者合用,起到了标本兼治的作用,这样在帮助患儿肠胃恢复运动的同时,保证了患儿脾胃的正常运化[9]。另外,醒脾养儿颗粒能使胃蛋白酶活性增高,胃液总酸度和总酸排出量增多,具有助消化作用。本次研究中,对综合治疗组还同时给予制定科学的饮食治疗计划方案,早餐摄入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如富含植物蛋白食物和小米粥;中餐注重维持营养均衡,给予以高蛋白鱼肉等食物为主,辅以蔬菜水果;晚餐要注重减少肠胃压力,少食为主。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综合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消失时间短于西医治疗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结果表明,多潘立酮片联合健胃消食片及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其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给予中西医联合治疗,再施以科学的饮食治疗临床效果良好,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李鹏,郝全新.联合用药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6):824,827.
[2]黄胜族.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及治疗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262-263.
[3]刘文明.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及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33,35.
[4]陈晓康,陈泽坤,吕国荣,等.三维超声VOCAL技术在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32(4):330,333.
[5]王晓瑾.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诊治[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5,14(5):321,323.
[6]胡谦.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135-136.
[7]万永霞.50例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及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134-135.
[8]马洪梅.浅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8):89-90.
[9]张维,张琍,刘卓然.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精神心理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5(5):566,56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