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较高。而规范、系统的健康教育能够促进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提高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有效降低COPD复发率,延缓COPD进展。本文通过对COPD稳定期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健康教育形式进行综述,以期促进医护人员对健康教育工作深入进行,引导患者主动进行疾病管理,减少COPD的急性发作次数,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教育;现状
本文引用格式:吴雪坚,谭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健康教育现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1):100-101.
0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脏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1]。COPD患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在我国人口的十大死因中,呼吸疾病(主要是COPD)居城市第四位,农村第三位,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高达9.7%[2]。截至目前,COPD仍是一种不能彻底治愈的疾病,一旦确诊,患者需要终身治疗和管理。多项研究[3-5]显示,COPD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状况较差,稳定期正规用药的比例低,绝大多数患者对COPD的发展预后没有明确的认识。而规范、系统的健康教育能够改善COPD患者的知识、态度及行为水平,促进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提高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行为[6]。以达到降低COPD复发率,延缓COPD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本文从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健康教育形式两大方面对COPD稳定期健康教育现状综述如下。
1COPD稳定期健康教育的内容
1.1COPD基础知识教育
健康教育的知信行理论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7]。因此,有必要根据病人年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等因人而异地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教育,内容包括COPD流行情况、发病原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预后、康复训练等。其中重点帮助患者识别使自身病情恶化的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1.2指导患者避免吸入有害理化物质
COPD的发生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8]。有报道称[9]长期吸烟是COPD的首要危险因素。大量研究表明,被动吸烟,尤其是儿童被动吸烟也可导致COPD,因此必须重视吸烟所产生的危害性[10,11]。戒烟是减少COPD发生及阻碍其发展的最有效、最经济的独立干预措施,最好的方法是让吸烟者认识到吸烟的危害,使患者真正认识到戒烟的重要性,并主动进行戒烟。同时应创建无烟环境以及为吸烟者提供戒烟技巧,避免吸入有害理化物质。有研究表明戒烟可以明显改善吸烟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其FEV1下降,降低COPD急性加重次数[12]。另外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如烟雾、工业废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等也是COPD的致病因素。患者应尽量避免这些有害因素,病室及居家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环境清洁,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1.3保持口腔清洁
中老年人的肺部感染多由口腔不洁引起,患者每天3次刷牙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可保持口腔清洁,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从而减少COPD患者急性发作的次数。
1.4营养指导
随着COPD的病情进展,稳定期动脉血氧分压逐渐降低,二氧化碳潴留加重,膈肌下降,进而导致胃肠道功能障碍和营养不良的发生[13]。有研究[13-14]显示,20%~60%的COPD患者存在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可使呼吸肌能量供需平衡失调,呼吸肌肌纤维结构改变,导致呼吸肌耐力和收缩力下降,使呼吸肌功能受损;还可以严重损害患者的免疫功能,使患者容易发生二重感染及呼吸衰竭,导致患者生存期缩短。2014年欧洲呼吸学会(ERS)发布的COPD患者的营养评估和治疗指南中指出[15]:对COPD患者的营养治疗应根据个体差异,科学膳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多进食蔬菜、水果等,在减少患者体质量下降和蛋白质分解的基础上还可以纠正营养不良和负氮平衡,要注意减少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否则容易引起体内二氧化碳生成过多,加重呼吸衰竭。对于饮食的选择,首先应根据病人自身的喜好设定,正餐进食量不足时,应安排少量多餐,避免饮用碳酸饮料,切忌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保证营养充分摄入[16]。在指导护理过程中,除了帮患者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外,还要重点讲解营养不良的危害性,让患者自觉执行合理营养饮食。
1.5用药指导
对于COPD的药物治疗,目前主要包括抗生素、支气管扩张药、祛痰药等。有研究[17-19]显示,在COPD稳定期,给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的复方制剂舒利迭,不但可以舒张支气管,而且可以阻止肺部对有害气体及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达到改善肺功能,提高活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的作用,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指导患者掌握气雾剂正确吸入方法、时间、剂量,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当患者出现咳嗽咳痰时,指导其应用止咳祛痰药应以祛痰为主,止咳为辅,不能盲目使用镇咳药,避免应用强力镇咳药诱发痰留而加重病原微生物感染和增加气道阻力。
1.6心理社会支持
COPD患者因患病时间长、病情反复、进行性加重、高额的医疗费用等,常常对治疗失去信心,表现为焦虑、烦躁、抑郁。在COPD老年患者中抑郁情绪发生率约为25%[20]。Khdour等[21]研究认为,患抑郁的患者对治疗积极性降低、服药依从性下降,不能做到规范用药。Ninot等[22]报道,心理社会支持能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改善患者的应对策略、自主性及社会参与。Marino等[23]研究认为社会支持高的COPD患者其服药、锻炼依从性要比缺乏社会支持的患者好。卢冬梅,李利研究[24]表明,社会支持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患者的自理能力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由此看出,在对COPD患者实施心理疏导时要注意调动社会支持系统。
1.7长期家庭氧疗(Long-term domiciliary oxygen therapy,LTDOT)指导
稳定期的COPD患者,往往存在低氧、高碳酸血症、呼吸肌群做功负荷增加及呼吸肌肉疲劳、气体交换紊乱的问题,而氧疗能够最大程度提高氧合血红蛋白浓度,改善组织缺氧,防止和逆转缺氧所致的组织和器官功能障碍,因此,对于COPD患者LTDOT尤为重要[25]。目前提倡给患者选用的氧气为27%~29%浓度(流量为1.5~2L/min)、每天15h以上的LTDOT。但大部分COPD患者吸氧时间不够或不能坚持LTDOT[26-27]。分析吸氧时间不够或不能坚持吸氧的可能原因有:①COPD患者对LTDOT相关知识缺乏,认识不足,患者吸氧随意性较强,往往根据主观感觉随意开始或停止吸氧,并且错误地认为氧疗只是为了缓解症状,没有认识到治疗的真正目的;②经济因素及能否获取合适的氧疗设备等影响患者对LTDOT接受率。LTDOT一般需要终身使用,许多患者认为医疗费用高,阻碍了家庭氧疗的实际应用。国内有学者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经济学评价,统计结果发现,与反复住院相比,LTDOT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而综合医疗费用具有明显经济学优势[28]。因此,医务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家庭氧疗情况,加强对家庭氧疗相关知识的宣教和普及,提高患者家庭氧疗的依从性,以保证LTDOT的顺利进行。
1.8呼吸功能锻炼指导
稳定期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是延缓疾病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呼吸功能锻炼,能够帮助患者重新建立呼吸模式,增加膈肌活动度,提高肺泡换气量,减少呼吸时的能量消耗,缓解呼吸困难,从而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29-30]。
1.8.1非特异性呼吸肌锻炼
美国运动医学会认为,5min以下的运动训练不能改善心肺功能,每次锻炼总时间应为15min-60min[31]。锻炼强度及时间、运动量从小开始,量力而行,锻炼时以出现轻微气促和心率增快为限,如气促症状在停止运动后10min内完全恢复平息状态,表示强度适宜。
1.8.2特异性呼吸肌锻炼
主要是通过增加呼吸负荷的方法来达到,侧重于对肌肉耐力与强度的训练,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①缩唇呼吸训练:指导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吹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缩唇呼吸可通过增加气道阻力来避免外周小气道提前塌陷闭合,有利于肺泡内气体排出,有助于下一次吸气时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在增加气量和增加肺泡换气的同时,使二氧化碳排出增多,缓解病情改善肺功能。是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②腹式呼吸训练:病人取立位,体弱者可采取坐位或仰卧位,上身肌肉放松做深呼吸,一手放于腹部,另一手放于胸前。吸气时尽力挺腹,也可用手加腹压,呼气时腹部内陷,尽量将气体呼出。一般吸气2s,呼气4-6s,用鼻子吸气,用口呼气。腹式呼吸能使胸廓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张,使肺下部的肺泡得以伸缩,让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改善心肺功能。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每天训练3次或4次,每次重复8次~10次。研究表明,呼吸功能锻炼作为肺康复的有效方法,可改善运动能力、呼吸困难及疲劳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32]。
2健康教育形式
2.1医院内健康教育
形式有集体授课、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健康教育宣传栏、组织病友联谊会等。
2.2社区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可以针对个人、家庭或社区群体,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进行。方法包括社区随访、社区专题讲座、各社区办黑板报、医院安排医生义诊、演示、案例学习等多种形式。
2.3延续护理
延续护理是医院护理的延伸和拓展。通过延续护理将专业的医疗服务从医院延伸到社区,打破医院与社区界限,实现无缝隙衔接[33]。通过医护人员与患者的互动,既能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患者,又能及时准确了解患者病情变化,这将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更好的条件。
2.3.1电话随访
专科护士定期与病人进行电话随访交流,了解COPD稳定期患者病情及自我照护情况,针对病人不足进行纠正和指导。
2.3.2微信平台介入延续护理新模式
根据研究表明[34]微信平台介入到延续性护理干预以后,使健康信息的传播速度、范围以及频率明显提高,患者不但可以便利和自由的进行阅读及学习,同时还大大的节约了时间及经济成本。出院后进行微信互动,了解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及呼吸困难程度,家庭氧疗情况、饮食、休息,有无按时服药及呼吸功能锻炼等,针对患者自身情况予具体的指导。另外,微信搭建了患者、护患、医患之间多元化互动平台,使信息更丰富,满足患者多元化的需求。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急性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较为明显,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3小结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提高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行为,降低COPD复发率,延缓COPD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COPD稳定期患者的健康教育已被广泛重视并取得明显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对于COPD稳定期患者的健康教育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工业生产减轻空气污染、国家加大戒烟力度等)、医护人员健康教育工作深入进行、加强家庭或电话随访、微信平台介入、强化家庭照护观念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乐于接受,这样才能增加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主动进行疾病管理,减少COPD的急性发作次数,改善生活质量,进而减轻家庭负担。
参考文献
[1]GOLD Executive Committee.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management,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Revised2015).(2015-01-17)http://www.goldCOPD.com.
[2]韩瑞,邹继华,沈霞,等.黑龙江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8(2):93-98.
[3]万敏,张巧.首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疾病认知情况调查[J].第三军医大学报,2011:23.
[4]沈宁,姚婉贞,朱红.北京市延庆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认知情况调查[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206.
[5]邹继华,王丽萍,崔玉凤,等.系统健康教育对大庆社区COPD稳定期患者知信行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6,31(15):80-83.
[6]杨华,刘娜,王翠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35-39.
[7]刘丽萍,赵庆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1):43-45.
[8]韦华.吸烟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及对老年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3):2737-2739.
[9]周学梅,陈秀梅,陈海燕,等.复合型干预对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戒烟效果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11):1791-1792.
[10]张淑霞,回春霞,王小丽.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气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西南军医,2010,(04):1124-1125.
[1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5-82.
[12]罗勤利.戒烟干预对不同风险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对比[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6):1076-1079.
[13]蒋军林.营养支持与自主运动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影响[J].杭州:浙江大学,2013.
[14]瞿波,董守金,蔡林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中西医肺康复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14,29(2):385-390.
[15]Respiratory Society.Nutritional assement and therapy in COPD:a European Repiratory Society statement[J].Eur Respir J,2014.
[16]张鑫,王志燕.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综合康复效果观察[J].中国康复与实践,2010,16(4):393-394.
[17]胡玲,李伟铭,高兴.舒利迭治疗重度COPD稳定期的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2,33(10):1743-1744.
[18]李世明,曾立,曾人杰.舒利迭辅助治疗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2,24(1):50-51.
[19]黄静铭,钟美容,邱予骅,等.连续性健康教育提高COPD稳定期病人舒利迭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5,29(9):3397-3398.
[20]康杰,张雅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相关性调查[J].护理研究,2004,18(6):964-965.
[21]khdour M R,Hawwa A F,Kidney J C,et al.Poential risk factors for medication non-adherenc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J].Eur J Clin Pharmacol,2012,68(10):1365-1373.
[22]Ninot G,Brun A,Queiras G,et al.Psychosocial support for pulmonary rehabilitita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Rev Mal Respir,2003,20(4):549-557.
[23]Marino P,Sirey J A,Raue P J.Impact of social support and selfefficacy on functioning in depressed older adul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Int J COPD,2008,3(4):713-718.
[24]卢冬梅,李利.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2):850-851.
[25]田家丽,张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管理研究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12):1409-1413.
[26]陈燕,吴尚杰,向旭东,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家庭氧疗现状调查[J].现代医学杂志,2007,17(21):2658-2660.
[27]刘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7,2(33):68-69.
[28]许蕾,张旭华,李方治,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家庭氧疗结合康复训练的疗效与经济学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23:402-404.
[29]Breekhuizen R,Wouters EF,Creutzberg EC,et al.Polyunsaturated fattyacids improve exercise capacity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J].Thorax,2005,60(5):376-385.
[30]莫韶妹,冼燕珊,李绮慈.护理学报[J].改良呼吸在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研究,2014,7(21):20.
[31]葛云云,孙林,吕红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的肺功能康复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7,11(21):2835.
[32]居朝霞,刘霞英,陆忠华.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中的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284-285.
[33]赵岳.对住院病人实施出院计划的研究进展[J].天津护理,2005,13(2):123.
[34]陈贵华,周向东,虞乐华,等.肺康复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4(6):444-4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