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临床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及措施评价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15 14:07:1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中应用临床护理措施,对临床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及措施干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选择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50例实施常规儿科护理设为对照组,选择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50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设为研究组,选择时间: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对组间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时间和患者家属总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22±0.55)分、住院时间(12.56±2.17)d均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时间分别为:(11.12±1.11)分、(17.13±2.05)d],且研究组的患者家属总满意率(96.00%)指标高于对照组(76.00%),P<0.05,差异性显著。结论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且该种护理模式认同感较高。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应用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何燕萍.临床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及措施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264,288.

0引言

重症病毒性脑炎是指多种病毒侵犯到脑实质部位,并进而使得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病症特点:发病迅速且病情严重。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一般都存在神经功能受损的情况,且会伴随存在高热、关节运动障碍和意识不清等临床病症特点,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予以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并大大提高其护理实施效果。本文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中应用临床护理措施,对临床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50例实施常规儿科护理设为对照组,选择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50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设为研究组,选择时间: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对照组:50例有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6岁,平均(4.11±1.11)岁。研究组:50例有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1-7岁,平均(4.56±1.09)岁。纳入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合;患者家属同意此次研究过程。排除标准:存在其他神经系统病症;存在其他慢性病。组间资料无差异性,P>0.05。

1.2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对呼吸道予以护理干预和针对性进行康复锻炼。临床护理路径:①组间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有科室主任、主治医师、护士长、责任护理人员,小组可通过查阅文献等方式进行组内讨论,结合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针对性强的临床护理路径表,临床护理路径表中需要对相关实施内容进行制定,对已经执行的护理措施进行标记;②临床护理路径的具体实施内容:患者入院的当天,护理人员要主动告知患者家属医院制度,同时介绍主治医师与患者家属认识,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协助患者进行辅助检查和告知患者家属实施相关检查的注意事项;患者住院的第2d,护理人员要提前告知患者目前的病情及其相关治疗措施和方案,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告知患者家属相关病症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关键要点,若患者有负面情绪要帮助其有效缓解,可采用玩具等方式转移患者情绪;患者入院的第3-6 d评估患者的病情发展,指导患者饮食,对患者予以康复训练,训练过程中可播放轻快的音乐和同时进行抚触;患者住院的第7-10d对其关节功能进行康复锻炼,并协助医生进行腰穿检查[1-2];③患者出院当天,要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估,指导其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同时告知患者家属复诊的重要性;④患者出院后的1~3 d要进行电话随访,对患者的出院情况进行了解。⑤护士长对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密切监督,以此确保临床护理路径中的护理内容能够得到顺利实施;每个星期定期开展小组交流会,对存在的护理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1.3观察指标

对组间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时间和患者家属总满意率进行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依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NS)进行评定,分数越高则代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此次研究数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时间为计量资料,患者家属总满意率为计数资料,分别用t、卡方检验,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2 2±0.5 5)分、住院时间(12.56±2.17)d均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时间分别为(11.12±1.11)分、(17.13±2.05)d],且研究组的患者家属总满意率(96.00%)指标高于对照组(76.00%),P<0.05,差异性显著。见表1、表2。

\

 


3讨论

重症病毒性脑炎属于颅内急性炎症,是儿童高发病症;重症病毒性脑炎会导致颅内压升高和神经细胞发生坏死情况;对于病情相对转轻的患者,经过相关临床对症治疗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但是对于病情相对严重的患者则会影响其今后的生长发育情况[3-4]。

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配合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治疗,合理且有效的临床护理路径可以起到辅助性治疗的目的,能够有效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以便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临床护理路径属于相对新型的护理工作形式,该种护理模式需要依据患者的具体实际情况计划出最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以此使得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并且,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够大大简化患者的就医流程[5-6]。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的组建可以对患者从入院直至出院的每天护理内容进行详细规划,以此确保护理工作更为有计划性的实施,并大大提高整体护理工作质量,同时,对患者进行尽早的康复指导,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其受损的神经功能,大大减轻了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7-8]。

结合数据: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22±0.55)分、住院时间(12.56±2.17)d均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时间分别为(11.12±1.11)分、(17.13±2.05)d],且研究组的患者家属总满意率(96.00%)指标高于对照组(76.00%),P<0.05,差异性显著。由此可见,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且该种护理模式认同感较高。

参考文献

[1]石丰月.系统护理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8):114-116.
[2]赵娟,凌艳萍,周进芳.康复护理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干预效果分析[J].贵州医药,2018,42(8):1023-1024.
[3]李惠惠.优质护理干预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的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11):1346-1348.
[4]付珊珊.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1):2084-2085.
[5]张美燕.系统护理干预用于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价值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5):4-4.
[6]刘美丽,朱丽辉,李思思.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中旬刊),2018,25(6):73-74.
[7]侯文玲.系统护理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症状缓解时间的影响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8(A01):747-748.
[8]许晓琳,李琛,孙玉敏.脑脊液中PCT、NSE、CK-BB、LDH及其同工酶的变化在病毒性脑炎和化脓性脑膜炎中的表达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0(019):13-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18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