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急诊护理工作中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与护理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15 10:17:4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护理工作中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与相关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研究资料是本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急诊科患者共计80例。分析急诊护理工作中患者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急诊患者大都存在紧张与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在分析了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之后及时为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患者的不良心理显著被缓解,疗效显著升高。结论对急诊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综合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到有效护理,效果满意。

关键词:急诊;心理护理;人性化护理;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王旭霞.急诊护理工作中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与护理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261.

0引言

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科技水平显著升高,在这种大环境下,急诊科室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出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急诊科是医院诸多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收治的患者均为病情严重且病情紧急的患者,急诊科的工作具有突发事件较多、抢救治疗较急等特点。在急诊护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多数患者均存在不良心理问题[1],例如担忧、焦虑、恐惧等等,而这些不良的心理问题对治疗是不利的,因此,急诊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多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根据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达到缓解患者负性心理、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

 
1临床资料

研究资料是本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急诊科患者共计80例。其中,男性患者有50例,女性患者有30例;患者的年龄在20-87岁,经过计算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2.50岁。患者均为急危重症入院,主要疾病包括脑出血、急性胰腺炎重症患者、肺源性脑病等等。通过及时治疗与护理,在80例患者中,50例患者康复出院,25例患者转入专科继续接受治疗,5例患者死亡。

2急诊患者的心理情况分析

2.1焦虑、孤独心理


急诊患者均为突然发病,病情严重,入院后就进行封闭式的管理模式,急诊患者常常会有濒死感,加之在对患者救治期间是禁止家属探视的,因此急诊科的患者不同于其他普通科室患者有家属陪伴,患者要独自面对一切,处于隔离状态中,与家属几乎零沟通,也看不见家人,这样会使患者产生较强的孤独心理,进而产生焦虑心理[2]。并且在急救科当中一系列医疗器具的声音、警报声等等都会形成一个噪音的环境,这样会严重影响患者的休息,让患者产生极大的不安,另外,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可能会目睹对其他危重症患者进行抢救或者死亡,这些情况加重了患者的恐惧心理,患者非常害怕自己也会步入死亡,心理压力显著升高。

2.2紧张、恐惧心理

急诊科收治的患者多数是突然发病,或者是在其他科室病情突然变重转入到急诊科的,患者在进入急诊科的时候是意识丧失甚至是昏迷状态,患者可能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等到疾病症状缓解之后患者就会对周围的环境非常陌生,从而便会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另外,急诊科室大都会进行一些紧急抢救,患者会看见这些操作与紧张场面,由此会产生强烈的心理负担,患者非常害怕,使其心肌耗氧量显著升高,有些情况严重的患者可能由于自身心理承受力较差,而突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威胁着患者的生命[3]。

3人性化护理

3.1为患者构建良好的环境


急诊科护理人员要尽全力为患者建构良好的环境,根据季节调整室内温度与湿度水平,还要在显眼的位置悬挂钟表和日历,使那些清醒的患者知道具体的年月日与时间,保持一定的时间观念,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针对在同一病室中对患者的抢救或者对其他患者的死亡而出现恐惧心理的情况,要注意用屏风遮挡[4],尽量不要让别的患者看见不良的场面,进而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减少不良心理发生。

3.2增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

对于每一位急诊患者护士均要态度和蔼,尊重患者,争取与每位患者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谈,应用有效的沟通技巧与患者沟通,寻找患者产生不良心理的因素,鼓励患者用合理的方式宣泄出来,让患者对护士产生安全感与信赖感,这样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是有帮助的。有些患者会出现躁动现象,对这些患者护士可采取语言方式与非语言方式安抚患者,让患者充分将自己的需求表达出来,在护理过程中依据患者的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来判断患者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5]。

3.3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

对意识清醒的患者护士可以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时候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健康宣教,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宣教,增强患者的疾病认知度,让患者对疾病与疾病的治疗、护理等情况有所了解,并让患者明白不良的心理情绪会对疾病治疗效果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让患者配合医护人员消除不良的心理,并且增强配合治疗与护理的积极性。

4讨论

急诊科患者均为急症患者,病情程度严重且濒死感强烈[6],在对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多数急诊患者存在不良的心理,例如恐惧、焦虑、抑郁等等,这些不良的心理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本文分析了急诊护理中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并针对实际情况实施有效的护理,经过护理,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了显著的缓解,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效果满意[7,8]。

\

 
参考文献

[1]杨屹珺,景峰,裴桂芹.急诊ICU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人性化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0):125-126.
[2]李洪艳,冯欢,卢萍.优质护理服务对外科ICU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支持[J].激光杂志,2012,33(6):90-90.
[3]吴霞云.人性化护理在改善ICU患者消极心理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4):56-56.
[4]李金慧.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0):93-93.
[5]卢爱萍,班志勇.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7):249-250.
[6]倪月华.门急诊输液过程中老年患者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9):173-174.
[7]尹杰英.急诊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8):101-102.
[8]雷淑慧.急诊重症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4):401-40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13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