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试论临床对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中采用地佐辛复合芬太尼治疗的临床现实意义。方法 随机抽选于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5 月入院接受剖宫产术的 500 例术后静脉镇痛患者,根据不同给药方式划分组别。复合组(n =250)应用地佐辛复合芬太尼治疗;对照组(n =250)单纯应用芬太尼治疗。将 2 组的镇痛成效、泌乳时间、血浆泌乳素(PRL)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 复合组的 VAS 评分少于对照组(P< 0.05); 两组的泌乳时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 0.05);与对照组比较,复合组的血浆 PRL 水平得到明显上升(P< 0.05); 复合组的不良反应事件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临床对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中采用地佐辛复合芬太尼治疗, 可增强镇痛成效,促使血浆泌乳素分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有望成为今后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首 选治疗方式。
关键词: 剖宫产;静脉镇痛;地佐辛;芬太尼
本文引用格式:李衔强. 地佐辛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5):50-51.
0引言
术后急性疼痛在临床中属于一种具有复杂表现的生理反应,可对患者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1]。剖宫产术后疼痛可产生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从而对血浆泌乳素(PRL)分泌产生抑制作用,且伴有交感神经兴奋等症状,不利于促进术后康复。因此,有必要给予术后静脉镇痛。术后镇痛可抑制各类应激性激素释放,减少儿茶酚胺分泌,改善呼吸循环 [2]。鉴于此,在本次研究中,试论临床对于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5月入院接受剖宫产术的 250 例术后静脉镇痛患者中采用地佐辛复合芬太尼治疗的临床现实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选于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5 月入院接受剖宫产术的 500 例术后静脉镇痛患者,根据不同给药方式划分组别。复合组(n =250)中,年龄23-37 岁,平均(27.15±4.01)岁;体重 52-74 kg,平均(61.04±4.91)kg。对照组(n =250) 中,年龄 23-36 岁,平均(28.56±4.25)岁;体重 55-76 kg, 平均(62.11±5.08)kg。将两组的一般资料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P> 0.05,可进行对比探究与分析。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术前禁食 8 h,停止用药,且均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率、SpO2、血压、心电图。开放上肢静脉通道,帮助患者取右侧卧位, 选 L2-3 间隙 CSEA,给予 0.75% 利多卡因 2.0 mL。术毕,给予静脉镇痛泵。对照组(n =250)单纯应用芬太尼治疗, 给予患者芬太尼(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13508)16 μg/kg、氟哌利多 5 mg、0.9% 氯化钠注射液 100 mL(稀释)。复合组(n =250)应用地佐辛复合芬太尼治疗,给予患者地佐辛 0.4 mg/kg、芬太尼 8 μg/kg、氟哌利多 5 mg、0.9% 氯化钠注射液 100mL(稀释)。
1.3观察指标。评价并同步记录两组的:①镇痛成效,无痛: 0-2 分;轻度疼痛:3-4 分,不需要上调镇痛药物剂量;中度疼痛:5-6 分,需要增加药物剂量;重度疼痛:7 分及以上, 表明需要选取其他镇痛药物或者其他镇痛方法;②泌乳时间;③血浆泌乳素(PRL)水平;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头昏、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
1.4统计学分析。在 SPSS 21.0 统计软件中算出本次研究所有数据,采用 t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χ 2 检验计数资料,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 VAS 评分情况。复合组在 8 h、12 h、24 h、48 h 的 VAS 评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性, 详见表 1。
2.2两组的泌乳情况。两组的泌乳时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复合组的血浆 PRL 水平得到明显上升(P<0.05), 具有统计学差异性,详见表 2。
2.3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复合组的头昏、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率均少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性,详见表 3。
3讨论
疼痛作为人类第五生命体征,在剖宫产术后急性疼痛对躯体机能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不仅严重影响术后康复,还会对行走活动、照料新生儿、哺乳、母婴沟通等多方面产生一定影响 [3]。若术后镇痛效果控制欠佳或是急性疼痛治疗不充分则很有可能发展为慢性疼痛, 从而损伤神经、引起产后精神抑郁等,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在目前临床中将“复合镇痛方法”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治疗中,目的就在于尽可能减少镇痛药物进入乳汁,确保母婴安全 [4]。阿片类药物可对 P 物质的释放具有抑制作用,阻碍疼痛传入大脑内部。此外,阿片类药物还可作用于大脑内疼痛中枢,具有抑制下行性疼痛作用。经多项临床实践证实, 阿片类药物因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术后镇痛治疗中。但药物剂量越大,则副作用越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使用剂量,避免给患者带来强烈的不适感。芬太尼属于一种阿片受体激动剂,与吗啡具有类似药理作用,其镇痛效力比吗啡强,但药物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5]。有研究指出,在术后静脉镇痛中应用芬太尼,只有大剂量才可发挥较强镇痛作用,但大剂量药物会引起恶心、呕吐、头昏、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不利于促进术后早日康复。而地佐辛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可作用于 k 受体,增强其兴奋, 同时也可拮抗 μ 受体 [6]。本品具有较小的成瘾性,能促使胃肠平滑肌松弛,减少术后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从而有效避免了一系列临床风险 [7]。上述 2 种药物联合应用,一方面可增强镇痛成效,另一方面还可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另外,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行硬膜外镇痛,不仅对呼吸系统影响小,还可促进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进而加快出院。总之,在临床中应用地佐辛复合芬太尼治疗这就对剖宫产术后急性疼痛患者具有重大积极意义。
本研究表明,复合组的 VAS 评分少于对照组,提示地佐辛复合芬太尼可降低 VAS 评分,镇痛效果更显著,能减轻患者术后伤口疼痛;两组的泌乳时间比较差异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复合组的血浆 PRL 水平得到明显上升,提示地佐辛复合芬太尼可促进血浆泌乳素分泌,改善呼吸循环;复合组的不良反应事件少于对照组,提示地佐辛复合芬太尼可在最大限度上有效避免出现不良反应事件,这对促使早日康复出院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临床对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中采用地佐辛复合芬太尼治疗,可增强镇痛成效,促使血浆泌乳素分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有望成为今后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首选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唐俊霞 , 王锦兰 , 解立俊 , 等. 剖宫产术应用地佐辛复合芬太尼静脉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影响的观察 [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4):435-438.
[2]赵岩. 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临床效果观察[J]. 中外健康文摘 ,2012,9(44):131-132.
[3]冯昌, 冯曼 , 焦然, 等. 地佐辛复合芬太尼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评价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 电子版 ),2012,6(23):7775-7777.
[4]张岩, 房孝梅.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22(4):473-475.
[5]齐孟娜, 吕国义 , 谭建强 . 氟比洛芬酯、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 [J]. 实用疼痛学杂志,2013,9(2):129-130.
[6]王大伟, 张扬.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术后静脉镇痛中的效果观察[J]. 临床医学工程,2016,23(2):229-230.
[7]张晓英, 陈铭君, 谢锐捷. 舒芬太尼和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在肥胖产妇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疗效对比研究 [J]. 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 ,2017,3(2):86-90.
《地佐辛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疗效观察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05/20181205035905230.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