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中医辨证个体化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14 15:57:2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针对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在本院进行中医辨证个体化护理以后,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在本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随机将185例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比组(n=92)采用常规护理法,观察组(n=93)采用中医辨证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疼痛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率、疼痛评分、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要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个体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的关节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降低患者受累关节的疼痛程度。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个体化护理;护理效果;生活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李晓炜,贾丽,徐娟.中医辨证个体化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8):354,356.

0引言

就目前而言,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饱受病痛的折磨,且接受治疗的时候,由于治疗持续时间较长、治疗效率较为缓慢,导致很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消极情绪,不利于身体康复[1],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本文主要针对在本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185例患者,通过分别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和中医辨证个体化护理,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研究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随机将185例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对比组(n=92)和观察组(n=93),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和中医辨证个体化护理。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性别比例为22:71(男:女),平均年龄为(49.26±7.24)岁,平均病程为(5.28±3.73)年;对比组患者的性别比例为22:70(男:女),平均年龄为(48.29±8.02)岁,平均病程为(5.69±2.87)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被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排除患有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获得患者、家属及其相关伦理研究会的同意。

1.2方法

1.2.1对比组


对该组患者进行我院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当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和检查的时候,对患者的肢体功能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并通过血液化验及影像学检查等确定患者的病情,通过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肢体康复训练等,并指导患者进行常规的自我护理措施[2]。

1.2.2观察组

(1)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估: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的时候,首先要对患者的患病原因进行评估,对患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病情持续时间、身体感知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根据患者的具体患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3]。

(2)知识宣教和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在患病以后,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知较少,盲目接受治疗,导致病情更加严重,当患者入院接受治疗以后,需要对患者进行与类风湿关节炎有关的知识宣教,通过发放宣传手册、面对面交流等方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4]。另外,由于患者患病以后,在进行治疗的时候,疗程较长,疗效缓慢,导致患者存在消极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在此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解答患者心中的疑惑,使患者的消极情绪得到有效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效率[5]。

(3)中医护理:在采用个体化护理的过程中,采用中医护理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对患者关节炎部位进行热敷,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通过拔罐、针灸、按摩、刮痧、中药熏洗等方式,对患者的患病部位进行护理,通过采用中医食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内调[6]。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疼痛评分。显效: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没有出现异常情况,且关节症状改善明显,疼痛程度明显降低;有效:患者几乎没有出现异常情况,且关节症状改善良好,疼痛程度有效降低;无效:上述无改善。疼痛评分采用VAS评分法,分值越高,疼痛度越高。生活质量采用百分数进行评分,主要观察患者的生理改善情况、心理改善情况、肢体功能以及精神状态。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和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率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


2.2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评分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要优于对比组,P<0.05,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
 
2.3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2.18±0.87)分,对比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3.54±1.01)分,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改善情况要明显要优于对比组,P<0.05,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


3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7]。
中医辨证个体化护理主要是基于患者的病情,在中医基本的理论下,进行指导和护理。在传统的中医学中,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一般治疗和护理是相互联系的,尤其是针对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在对患者进行中药治疗的过程中,除了常规的中药制剂治疗以外,还要配合针灸、火罐、按摩等护理方法联合治疗[8]。为了能够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在本次研究中,采取的护理方法是中医辨证个体化护理干预的方法,通过患者在临床上表现出来的相关症状,对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措施。在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个体化护理干预的时候,通过结合中医理论,采用科学的、全面的、有效的、规范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降低患者因类风湿关节炎引发的疼痛感,同时通过配合心理护理、知识宣教、中医食疗等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在本院进行中医辨证个体化护理以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的关节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降低患者受累关节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参与度。因此,该护理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伟杰,唐晓颇,王新昌.基于临床辨证的类风湿关节炎常见中医证候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2):807-810.
[2]吴闵,姚晓玲,姚血明.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型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8,7(11):71-74.
[3]狄朋桃,李兆福,刘维超.基于肌肉骨骼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应用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24(11):1569-1570.
[4]徐婧钰.个体化中医辨证施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疗效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32):63-66.
[5]苏攀.中医辨证秦艽加减方治疗类风湿踝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8,15(9):13-17.
[6]张秦,邵培培,路素言.老年类风湿关节炎32例临床特点及中医辨证分型分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8,7(7):39-41.
[7]岳彩萍.类风湿关节炎不同中医证型中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横断面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8]孙远超.中医辨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4):180-18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10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