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风热郁肺型临床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14 15:34:4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风热郁肺型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对风热郁肺型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并观察其临床效果,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60例,联合使用中药复方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主要症状(发热、咳嗽、肺部啰音)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炎症因子水平(IL-6、IL-8、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风热郁肺型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症状缓解时间,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中西医结合;风热郁肺型

本文引用格式:杨志兰.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风热郁肺型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184+188.

0引言

支原体肺炎主要发病人群为5-15岁儿童,是儿科常见、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主要表现为明显咳嗽、发热无定型,部分患儿表现为头咽部疼痛,该病治疗周期较长,容易反复,且并发症较多,对患儿身心健康具有严重不良影响。常规西医治疗主要使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反应,影响患儿的依从性。研究发现[1],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整体优势,可提升临床疗效,减轻机体损害。本文将对风热郁肺型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中医辨证为风热郁肺型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共计120例,所有患儿均已经过X线胸片检查、冷凝集试验以及痰培养试验,西医诊断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小儿肺炎喘嗽中医诊疗指南》诊断表现,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等症状。已排除过敏体质、造血系统疾病、肝肾等器官原发性疾病、精神疾病等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3-14岁,平均(7.02±1.73)岁。对照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4-15岁,平均(7.07±1.92)岁。
1.2方法。对照组患儿使用阿奇霉素(青岛金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818)进行抗感染治疗,静脉滴注给药,同时使用平喘、止咳、退热药物。观察组患儿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使用中药复方治疗,药方组成:生石膏24 g,苦杏仁9 g,麻黄、黄芩、葶苈子、甘草各6 g,鱼腥草5 g,以上剂量适用于6岁儿童,其他年龄阶段患儿应适当调整用量,每日1剂,口服。治疗7 d后,评价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1.3评级标准。①临床疗效:显效:症状(发热、咳嗽、肺部啰音)、体征基本消失,外周血白细胞水平、胸片检查结果均显示正常;好转: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外周血白细胞水平、胸片检查结果均显示明显改善,但尚未恢复正常;无效:未达到好转评定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②对比两组患儿主要症状(发热、咳嗽、肺部啰音)缓解时间;③采取ELISA法,进行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检测。

1.4统计学分析。采取SPSS 21.0进行数据处理,疗效评价结果等计数资料使用(%)列示,发热、咳嗽缓解时间以及炎症因子指标等计量资料使用(±s)列示,采取χ2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观察组患儿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为70%,差异明显(P<0.05),见表1。


\
 

2.2主要症状缓解时间。观察组患儿的主要症状(发热、咳嗽、肺部啰音)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
 

2.3炎症因子水平对比。观察组患儿的炎症因子水平(IL-6、IL-8、TNF-α)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
 

3讨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主要是由肺炎支原体侵犯呼吸道引起,以往临床治疗中,主要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但从整体上看,我国肺炎支原体对该类药物耐药率较高,且用药不良反应较高,因此,迫切需要优化治疗方案。有研究显示[2],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湿热蕴肺型患儿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下调TNF-α、IL-6、C-反应蛋白(CRP)等水平,改善患儿高热、胸闷、呼吸音异常、气促等症状,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

中医认为,支原体肺炎可纳入“肺炎喘嗽”范畴,风热郁肺型是临床上常见的证型,从其发病机制上看,主要为风热之邪入侵,导致肺络闭阻,肺气宣肃、腠理开合失职致病,治疗时,应以清热化痰、清上宣肺为主[3]。本次使用药方中,麻黄宣肺止咳,为君药;石膏清热泻火;葶苈子泻肺降气、平喘、化痰;黄芩清热泻肺、止咳;苦杏仁止咳平喘、肃肺降气;鱼腥草解毒消炎、清肺泄热;甘草解毒缓急;诸药合用,可辛凉宣肺、清热解毒、风热同治、调畅气机。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主要症状(发热、咳嗽、肺部啰音)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炎症因子水平(IL-6、IL-8、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复方制剂能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调免疫调节因子IL-6水平,减轻免疫损伤,下调IL-8水平,抑制中性粒细胞对肺部的浸润作用,同时,下调TNF-α水平,减轻局部炎性反应,促进疾病恢复[4-5]。

综上所述,对风热郁肺型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症状缓解时间,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具有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1]董艳,杨洁,盛梦娟,等.加味五虎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18(09):99-101.
[2]钱富红.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湿热蕴肺型40例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8,14(06):35-38.
[3]何素娟,林楼健.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1):149+151.
[4]王良军.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风热郁肺型64例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6(1):34-37.
[5]肖家芫.中西医结合治疗寒饮郁肺型喘息性支气管炎35例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5(2):23-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10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