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心内科护理教学中情境模拟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10 11:17:1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在心内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心内科2016级5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将本院心内科2017级5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实验组,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实习生各项考核成绩均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情境模拟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强化其临床实践能力,优于常规教学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心内科;情境模拟教学法;护理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杨璠,曾令娟,刘娟.心内科护理教学中情境模拟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356-357.

0引言

在临床各类课程中,心内科临床护理学属于主干内容,有效落实心内科护理教学工作,不仅能帮助护理实习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还可为临床护理注入新的活力。情境模拟教学法属于新型护理教学方法,其是带教教师依照一定的教学大纲与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定的情境,通过生动、形象和直观的方式,使学生融入此情境中,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1],并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最终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与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为使本院心内科护理人员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现将本院心内科2016级与2017级共10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样本,分别给予常规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对比两种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内容汇报如下。

\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6级级与2017级本院心内科护理实习生100例,按教学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参照组50例护理实习生中有48例女,2例男,年龄21-23岁,平均(21.58±0.30)岁。实验组50例护理实习生中有49例女,1例男,年龄20-24岁,平均(21.94±0.42)岁。两组资料对比区别小,P>0.05,故可对比。

1.2方法。参照组:运用常规带教模式,由带教教师将教学计划以及内容制定出,针对心内科有关理论知识在课堂中对护理实习生进行讲解,并带教示范心内科专科护理操作技术,例如心肺复苏术、心电监护等,告知实习生课下操作练习。实验组:运用情境模拟教学法,内容如下:①选择情境模拟案例:带教教师先于病区学习心内科常见病的护理方法,结合实习大纲于出科前两周进行三次情境模拟教学,即“心律失常护理”,按照实习大纲中的具体要求将教学方案制定出,并进行情境模拟。②编写情境模拟案例:收集临床病例,适当进行修改,主要内容为:患者一般资料、既往史、主诉、现病史以及个人史等。③设计情境模拟:结合教学内容、目标等设计情境。课前带教教师将模拟情境、病例布置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明确每位学生的角色分工,依次扮演患者、护理人员与医生。由患者入院评估开始,将多个情境设计出,以达到教学目标。在心律失常护理教学中,为使学生尽快掌握此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特点、治疗方法和常见护理对策,可创设以下情境:a.患者,女,64岁,因“反复发作气急、胸闷2年,加重7 d”于本院接受治疗,入院第2 d患者突发急性心律失常,且患者主诉气急、胸闷。此时床位护理人员应采取何种处理措施?在情境教学中引导护理实习生学习心电图有关知识,并掌握判定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以及正确处理急性心律失常的原则;此外,还要教会护理实习生学会氧气吸入、心电监护操作等方法。b.此患者经临床诊断为心房颤动,因此医嘱要求应用150 mg胺磺酮+20 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治疗。床位护理人员如何用药?用药注意事项?着重考核学生可否及时说出胺磺酮药物配伍禁忌,150 mg的胺磺酮需先加入到20 mL葡萄糖溶液5%中静脉注射治疗,时间>10分钟,再将300 mg胺磺酮加入250 mL葡萄糖5%中静脉输注治疗,时间为6 h。在这一教学情境中,需对学生掌握用药注意事项的情况进行考察,结合考察结果判定其评判性思维能力。c.患者次日凌晨2:00突发四肢抽搐,意识丧失,经心电监护提示:窦性停搏,且长间歇为6s。患者为何出现此种情况?需采取何种紧急处理措施?在此情境中对学生的急救能力进行训练,并使学生掌握Adams-Stokes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除颤仪操作等。④实施情境模拟:在情境模拟中,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并扮演,“患者”需表现出临床症状,并回答“护理人员”和“医生”的提问;“医生”负责对病史资料进行收集,其后进行体格检查,开出辅助检查的“医嘱”,结合辅助检查结果作出医疗诊断,最后将初步治疗方案制定出。“护理人员”对“患者”当下病情状态进行评估,作出护理诊断,给予针对性护理服务。在情境模拟教学中,教师需做好调控及引导,不断创设新的情境,补充相关资料,使学生能完全演示整个护理过程。教学完成后,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的方式,评价病史询问、医疗护理诊断、健康教育等内容,并要求每位学生于课后书写一份详细具体的护理计划。情景

1.3评价标准。带教完成后考核两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各项考核总分均为100分,评分和考核成绩呈正比。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汇总数据,(±s)表示计量资料,t验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考核成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3结论

心内科护理工作涉及知识较为广泛,且操作时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引导护理实习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护理理论知识、掌握护理操作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常规带教模式无法满足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要求,不利于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因此积极寻求一种有效合理的教学模式十分必要。情境模拟教学有别于常规教学模式,其能有效融合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操作,使教学模式的程序化水平及标准化水平得到提升[2],进而明确教学活动开展的方向,使教学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最终使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本次研究结果提示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92.38±3.48)分高于参照组(82.05±2.63)分,实践成绩(91.08±5.27)分高于参照组(80.76±4.82)分,P<0.05,提示情境模拟教学法优于常规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成效,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并掌握一定的护理实践操作技能。情境模拟教学法应用于临床实习中,不仅能使护理实习生深入临床了解真实客观的情境,还可通过创设临床护理场景,提供给学生实践演练的机会,强化其沟通交流技能,使学生善于学习,并积极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护理带教中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能使教师明确教学思路与方向,进而使教学的规范性得到提高,使教学计划有序进行,继而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3]。另外,这种教学模式还可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热情,从而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动手能力,并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与其他学生共同解决学习难题,达到巩固学习效果的目的。

总之,心内科护理教学中施以情境模拟教学法行之有效,能使学生掌握充足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水平,推广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孙红,陈玉红,秦蕴新,等.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培训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7(24):5.
[2]马艳梅,刘彤崴.医护合作情景模拟教学在外科护理学见习课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14):50.
[3]孙静,寇京莉,郭京.情景模拟教学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症状护理》课程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5):6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85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