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4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按照不同药物治疗方式分成了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37人,其中对照组进行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进行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而且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由此对比相应的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94.59%)要高于对照组(56.76%),而且具有显著的差异。观察组在嗜睡、鼻塞、心悸、手抖等不良反应方面的发生率(10.81%)要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EV1、FVC肺功能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在治疗后的PaO2、PaCO2等血气指标也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分析研究。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特布他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苏传芝.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136-137.
0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的发病原因是由于肺部受到不完全可逆气流导致的受限情况,其中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烟尘,吸烟,化学物质,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等[1]。其中吸烟是导致慢性阻塞肺疾病的重要原因。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胸闷,咳嗽,气短,咳痰等,因此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患病之后患者的肺部功能无法正常运行,如果不能进行及时治疗的话,很有可能导致患者心脏以及骨骼出现疾病最终造成死亡[2]。本次研究主要针对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共同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我院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74例,根据不同的药物治疗方式将患者平均分成了随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7人。其中观察组的男性人数为23人和14人,年龄范围在52-76岁,平均(61.53±1.62)岁,对照组的男性人数为22人和15人,年龄范围在51-75岁,平均(61.52±1.71)岁,可以看出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对比差异不够明显,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所有患者在治疗之前都要进行相应的常规治疗,其中主要包括平喘,止咳,抗感染以及化痰,并且给予患者一定的护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通过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进行治疗,利用雾化器进行吸入治疗,每天三次,每次5 mg。观察组在以上治疗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进行口腔吸入治疗,每天两次。每次250 mg。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15天,如果患者出现药物不良症状要立即停药,并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1.3观察指标。对所有患者在治疗效果、嗜睡、鼻塞、心悸、手抖等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FEV1、FVC肺功能情况以及治疗前后PaO2、PaCO2等血气指标。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数据检验软件为SPSS 19.0软件,计量相关的资料所使用的工具为(±s),应用(%)表示计数,对数据进行χ2以及t值检验,最后计算相应P值,当P<0.05的时候具有统计差异。
2结果
2.1临床有效率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为94.59%,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为56.76%,详情见表1。
2.2药物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嗜睡、鼻塞、心悸、手抖等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为10.81%,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32.43%,详情见表2。
2.3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肺功能情况要优于对照组,而且具有显著的差异,详情见表3。
2.4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PaO2、PaCO2等血气指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详情见表4。
3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气肿发展而成的,但是经过相关临床研究,发现该疾病的发展原因不够明确,但是学者们普遍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因素主要与遗传以及外界环境影响有关[3]。一般来说,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呼吸困难,咳嗽,气短,咳痰以及喘息等。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身所具有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特点,必须要在患者确诊之后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护理,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疾病的药物有很多种,而且不同药物所具有的疗效以及安全性也不同,所以要针对患者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方式[4]。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在确诊后宜尽早进行治疗。其中特布他林属于一种肾上腺素激动剂,对于支气管平滑肌方面有着较为有效的舒张作用,另外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支气管黏膜纤毛上皮廓清能力,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少痰液的分泌,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糖皮质激素属于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通过该药物的使用,可以进一步抑制患者身体内炎性介质的释放,同时也可以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进一步减少患者肺水肿的发生率[5]。根据其他研究结果表明,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均比较好,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似[6]。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嗜睡、鼻塞、心悸、手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治疗后FEV1、FVC肺功能情况以及治疗后PaO2、PaCO2等血气指标方面,观察组的数据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也比较明显,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
总的来说,利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联合治疗慢阻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赫荣鹏,宋彬彬.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19(15):44.
[2]柳冬英.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J].智慧健康,2018,4(4):157-158.
[3]肖凯.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53.
[4]陈鸿敏.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3):85-86.
[5]蔡勇.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1):2149,2151.
[6]凌灵,黄慧玲,欧阳燕芬,等.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12):1438-14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