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9 13:52: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危险因素加以探究。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所收治的1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

结果1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有72例发生医院感染(45.0%);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与尿道,其所占比例分别为33.7%、23.5%;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在55岁以上、体温低于39℃、白细胞计数在4×109/L以下、血清白蛋白异常、C-反应蛋白异常、红斑狼疮累及脏器在2个以上、激素用量在50 mg以上、使用免疫抑制剂、SLEDAI在9分以上、住院时间在1周以上。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极易发生医院感染,其危险因素有许多,如年龄、体温、白细胞计数等;临床上应采取对症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医院感染;临床特点;危险因素

本文引用格式:刁硕.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8):56-57.

0引言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可引起发热、疲乏无力、蝶形红斑、关节痛、体重下降等症状,因此病可诱发机体多组织、多器官病变,进而危及患者的生命[1-2]。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手段治疗此病,意义重大,但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现医院感染,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疾病治疗的效果及其预后。对此,本案对我院所收治的1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并对其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加以探究,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选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所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症状、生物化学检查、免疫学检查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最终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其中,男性35例,女性125例;年龄16~65岁,平均(25.4±3.9)岁;病程最长30个月,最短3个月,平均(21.6±7.7)个月。

\

 
1.2方法

对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与回顾性分析,主要调查内容包含:是否出现医院感染、感染主要部位、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年龄、体温、白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狼疮累及脏器、激素用量、免疫抑制剂、SLEDAI、住院时间)等。其中SLEDAI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度。

1.3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若患者出现咳嗽、发热、腹痛、腹泻、局部肿胀等症状,亦或者是病情改善期间,体温出现明显上升,且无法用原发疾病说明,并在以下各种检查之中有出现阳性者,则表示出现感染。

(1)清洁中段尿培养检查显示为阳性,并且菌落计数在105/mL以上,亦或持续两次以上分离出相同细菌[3]。

(2)将骨髓、血液以及封闭性穿刺液作为标本,对其进行分离处理后得出病原菌,亦或在两次及其以上分离过程中得出真菌为纯培养物。

1.4统计学分析

对研究中所得采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2检验,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通过t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感染部位分析


1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有72例发生医院感染,88例未发生医院感染,其感染率为45.0%。而所有感染患者共发生感染98例次,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血液感染、肠道感染、软组织感染,发生例次分别为例次33例次(33.7%)、23例次(23.5%)、17例次(17.3%)、13例次(13.3%)、12例次(12.2%)。其中以呼吸道和尿道的发生率最高,占主要地位。

2.2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年龄在55岁以上、体温低于39℃、白细胞计数在4×109/L以下、血清白蛋白异常、C-反应蛋白异常、红斑狼疮累及脏器在2个以上、激素用量在50 mg以上、使用免疫抑制剂、SLEDAI在9分以上、住院时间在1周以上等发生率与相应参数相比,见表1所示,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若出现医院感染,将对其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及治疗所需药物的作用,患者的抗感染免疫力下降,因而极易引起医院感染[4-5]。患者出现医院感染后,不但会加重其病情,增加治疗难度,且会影响预后。因此,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且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意义重大。

本研究中有7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其发生率为45.0%,与施善芬等[6]研究中的发生率(40.81%、40/98)相近,这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极易发生医院感染,应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另外,通过对各项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结果发现:高龄、体温低于39℃、白细胞计数在4×109/L以下、血清白蛋白异常、C-反应蛋白异常、红斑狼疮累及脏器在2个以上、激素用量在50 mg以上、使用免疫抑制剂、SLEDAI在9分以上、住院时间在1周以上等情况,均可引发医院感染。以高龄为例,患者年龄越大,其机体免疫力、抵抗力越差,再者若住院时间越长,患者长时间处于医院环境内,其发生感染的概率更高[7]。另外,其他因素如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或白细胞、血浆白蛋白异常,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体的免疫力,继而导致感染的发生[8]。

综上所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极易发生医院感染,如年龄、体温、白细胞计数、免疫抑制剂等均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此,临床上需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从而确保患者疾病治疗的效果以及预后。

参考文献

[1]秦凤,于清,曹兰芳,等.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感染86例的临床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2):260-264.
[2]张静,张蓓蓓,蔡辉.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感染的诊断与鉴别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9,23(2):213-217.
[3]任雪景,阎磊,李纳,等.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脂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33(2):132-135.
[4]王涛,王文莉,王芳,等.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狼疮性肾炎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的对比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15):2279-2282.
[5]黄雷招,曾蕾,罗远标,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6):645-646.
[6]施善芬,黎良达,单爱琴,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3):583-585.
[7]韩永智,张友平,黄庚史,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6):3730-3732.
[8]余纳.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和感染管理对策[J].广州医药,2016,47(4):84-8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80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