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强化康复护理在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应用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8 13:32:2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强化康复护理在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入院时间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中抽取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2)与研究组(n=42),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与对照组相同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强化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功能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护理前FMA、QOL评分差异比较均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FMA、QO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并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给予脑梗死偏瘫患者强化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关键词:强化康复护理;脑梗死偏瘫;肢体功能;生活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赵小丽,苗佳,郑舒心,等.强化康复护理在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322+325.

0引言

脑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该疾病多由大脑局部组织存在血液供给障碍,致使脑部组织长时间出现缺血、缺氧,导致患者单侧肢体偏瘫,使其出现自理能力差,吞咽困难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1]。有研究显示,给予脑梗死偏瘫患者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改善患者预后[2]。鉴于此,笔者选取所在医院收治的84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强化康复护理在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在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入院时间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中抽取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组标准:①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入组患者心、肾功能良好,无重大器官性疾病。本次研究已上报院伦理委员会并经批准同意。以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n=42)与研究组(n=42)。其中对照组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54-76岁,平均(62.74±5.28)岁,疾病类型:左侧偏瘫18例,右侧偏瘫16例,双侧偏瘫8例;研究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55-75岁,平均(62.27±5.72)岁,疾病类型:左侧偏瘫16例,右侧偏瘫17例,双侧偏瘫9例。两组的基本资料差异比较基本一致(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简单举臂抬足训练、压床护理及预防、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等。研究组在与对照组相同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强化康复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①按摩:对患者四肢进行按摩,此外还需对患者足三里、曲池、环跳等穴位进行每天2次,每次30 min的按摩;同时需着重对淋巴区域进行按摩,使其产生摩擦热感,以促进恢复患者肌肉功能,使其整体生活能力得到提高;②对患者进行被动训练。给予患者每日2次,每次30 min的如关节活动训练、肌肉训练等康复训练,康复师需手扶患者肌肉进行小幅度、慢速活动,对患者肌肉与关节灵活度进行改善。此外在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需对患者安全进行保证,并对其进行肯定与鼓励,以提高其康复信心。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功能与生活质量。肢体功能采用FMA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进行评定,满分5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越好;生活质量采用QOL评分(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进行评定,满分5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数据处理。研究数据均经准确核对后录入EXCEL表格,并采用SPSS 17.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
±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采用n(%)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为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结果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FMA、QOL评分。如表1所示,两组护理前FMA、QOL评分差异比较均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FMA、QO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并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

3讨论

当前我国处于老龄化迅速发展时期,脑梗死老年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数患者经治疗后仍存在不同程度肢体瘫痪情况,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给予脑梗死偏瘫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其肢体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3-4]。强化康复护理是由专业康复师与护理人员共同对患者进行专业性护理与康复训练,在对患者肢体功能进行改善的同时提高其生活能力与认知功能。高源研究发现,对患者中医穴位进行按摩能够改善其血液循环与体循环,使其身体耐受性得到增强;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肢体训练计划,对其肌肉、肢体进行日常训练,能够利好其关节功能的恢复,防止肌肉萎缩的出现,进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5-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前FMA、QOL评分差异比较均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FMA、QO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并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与陈素芹等研究结果一致。笔者分析本次研究取得上述结果的原因在于:对患者淋巴结、中医穴位进行有计划的按摩能够改善其血液循环,使其舒适度得到提高,促进患者自我角色的觉醒,使其更快的恢复至原有生活角色。而对患者进行被动康复训练护理,不但能够使其关节与肌肉灵活性得到提高,还可增强其康复信心,提高其治疗积极性,促进患者康复[8-9]。
综上所述,给予脑梗死偏瘫患者强化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徐颖,朱颖.强化康复护理在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4):163-164.
[2]张玮.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8):78-79.
[3]翟春雁.强化康复护理措施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恢复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6):280-281.
[4]谢丽斓,卓信斌,冯秋红.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4):96-97.
[5]高源.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6):155-157.
[6]陈素芹,赖葱葱,廖丽霞.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6,31(05):72-73.
[7]邓敏玲.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8):134-135.
[8]唐佩琴.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6):9-10.
[9]赵冉.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2):179-18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71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