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内固定结合散瘀壮骨膏外敷治疗桡骨小头MasonI-III型骨折36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8 09:52:1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内固定结合散瘀壮骨膏外敷治疗桡骨小头MasonI-III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我科采用内固定(可吸收棒、T形微型钢板)结合散瘀壮骨膏外敷治疗桡骨小头MasonI-III骨折36例,观察术后X片变化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X线片测量:肘关节提携角无丢失,桡骨无短缩。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为91.7%。结论内固定结合散瘀壮骨膏外敷治疗桡骨小头MasonI-III型骨折可以很好的恢复肘关节功能,避免创伤性关节炎疼痛及骨化性肌炎关节僵硬,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内固定;散瘀壮骨;桡骨小头;骨折

本文引用格式:张伟,张志强,张春林.内固定结合散瘀壮骨膏外敷治疗桡骨小头MasonI-III型骨折36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177-178.

0引言

桡骨小头骨折是最常见的肘关节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0.8%,如果予保守外固定治疗,不行内固定治疗及早期功能锻炼,会引发创伤性关节炎疼痛及肘关节僵硬,导致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功能受限[1]。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我科采用内固定结合散瘀壮骨膏外敷治疗桡骨小头MasonI-III骨折3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14例,女23例;年龄28-61岁,平均44.8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1例,摔伤13例,运动损伤12例;左侧12例,右侧24例;按Mason分型[2]:Mason I型5例,Mason II型17例,Mason III型1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10 d,平均4.6 d。

1.2手术方法。手术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前臂置于胸前,屈肘90°,采用肘关节后外侧入路,自肘肌及尺桡腕侧伸肌隙进入,显露桡骨小头及骨折块,清除骨折块间血肿后,将骨折块解剖复位,注意复位时尽量保护骨膜不被破坏。


\

 
①MasonI-II型:采用可吸收棒内固定[3]:MasonI型在直视下将骨折块复位,以布巾钳把持固定。②MasonII型:使用骨膜剥离器插入骨折线内将关节面撬起,确定关节面恢复正常后用点状复位钳固定,用相应直径的钻头钻孔并测深,剪取合适长度的可吸收棒并应用助推器击入骨孔,棒尾与关节面相平或略低,一般用l-3根棒交叉固定。③MasonⅢ型:先应用细克氏针将桡骨小头关节面骨折块进行复位,再与桡骨颈进行对位,对于塌陷骨缺损明显的病例,应用咬骨钳从肱骨外髁咬取少量的松质骨进行植骨,C型臂透视确定桡骨小头关节面平整及高度恢复后,旋转前臂充分暴露桡骨小头外侧的“安全区”[4],选择大小合适的T形微型钢板[5],逐一钻孔、测深、拧入螺钉并应用C型臂透视避免螺钉过长进入桡尺关节。手术完毕后旋转前臂检查内固定的稳定性和近侧尺桡关节的功能,清除游离骨折碎屑,冲洗关节腔,逐层关闭切口。

1.3散瘀壮骨膏外敷。我科根据“散瘀消肿、续筋壮骨”的中医治则,制定散瘀壮骨膏(主要成分:苏木20 g、没药10 g、桃仁10 g、当归15 g、血竭6g、续断15 g、骨碎补15 g、自然铜10 g),以上中药碾为细末,凡士林调匀后摊平于纱布上,外敷于肘关节外侧,用绷带缠绕固定,术后2周拆线后开始应用,两日更换一次膏药,2周为一疗程。

2结果

本组36位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6-24个月,平均11.2个月,所有切口均I/甲愈合,无桡骨小头坏死以及骨化性肌炎的发生。X线片测量:肘关节提携角无丢失,桡骨无短缩。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6]:95-100分为优,80-94分为良,60-79分为可,0-59分为差,本组优20例,良13例,可3例,优良率为91.7%。

3讨论

桡骨小头是肘关节的重要组成分,它与肱骨外髁及尺骨桡骨切迹分别形成肱桡关节及桡尺关节,是前臂旋转及肘关节屈伸活动的重要结构。桡骨小头骨折为肘关节内骨折,对移位明显的桡骨小头骨折要尽可能修复重建,以恢复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功能[7],因此需要尽早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并早期功能锻炼。桡骨小头骨折往往波及关节面,骨折块多,关节面塌陷,良好的复位及可靠的内固定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对于桡骨小头MasonI-III型骨折治疗至今存在争议,传统石膏外固定治疗存在诸多远期并发症,如关节不稳定、骨化性肌炎、创伤性关节炎、肘外翻及继发尺神经炎等[8]。对于粉碎严重的桡骨小头骨折,过去因缺乏合适可靠的内固定材料往往行手术切除治疗,桡骨小头切除近期疗效肯定,但远期会导致桡骨干逐渐向近端上移,形成尺腕关节撞击甚至月骨坏死,导致腕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此种术式在临床上逐渐被废弃[9],桡骨小头骨折要应尽量恢复关节面平整及肱桡关节关系,这对肘关节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可吸收棒内固定为整体植入骨内,48 h后会有一定膨胀,固定非常牢靠,术后即可在可调式肘关节支具保护下逐渐开始屈伸功能锻炼[10]。可吸收棒材料为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可自动降解吸收。由于可吸收棒无明显抗旋转作用,因此仅适合应用于MasonI-II型骨折。MasonIII型骨折需要恢复桡骨小头解剖形态,使骨折得到坚强支撑固定,T形微型钢板正好适用于这一骨折类型[11],这种固定方式不仅可以避免骨折复位后高度丢失,而且可以获得可靠的肘关节外侧稳定性,能够满足肘关节早期功能活动。

根据中医伤科学的“瘀去、新生、骨合”及“肢体损伤于外,则气血伤于内”的原则,我科制定了骨折外用中药“散瘀消肿、续筋壮骨”的治则[12],局部配合中药外敷可改善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瘀血及肿胀消退,为骨折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中药外敷具有内病外治、由表透里的特点,本研究所用膏剂中的苏木、没药、桃仁、当归等中药具有活血散瘀、消肿祛痛的作用,中药学研究发现上述中药均能改善机体组织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并促进炎性渗出的吸收,从而能够缓解术后肘关节疼痛,避免出现骨化性肌炎引发肘关节功能障碍[13]。骨碎补、续断、血竭、自然铜等中药具有续筋接骨、强壮筋骨的作用,自然铜能够提供骨折愈合所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铁、铜、锌、锰等是骨折愈合过程中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能够使多种酶的活性增强,胶原纤维形成和钙、磷沉积,促进骨痂的形成[14]。动物实验发现骨碎补、续断等中药能够提高骨痂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量,促进成骨细胞增殖[15],应用此类中药对加快骨折愈合、避免骨坏死及骨不连等并发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上中药均为骨伤科常用之药,配伍后可以增强散瘀消肿、续筋壮骨之功效。


\

 
综上所述,内固定结合散瘀壮骨膏外敷治疗桡骨小头MasonI-III型骨折可以很好的恢复肘关节功能,避免创伤性关节炎疼痛及骨化性肌炎关节僵硬,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毛宾尧.肘关节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27.
[2]夏剑,许永武,徐永丰,等.桡骨小头骨折的分型和内固定治疗[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3,29(2):121-122.
[3]邢丹谋,勘武生,任东,等.可吸收自身增强软骨钉治疗桡骨小头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13,33(1):50-54.
[4]庄云强,张军,周龙,等.微型钢板治疗桡骨小头骨折安全区的确定[J].创伤外科杂志,2016,18(11):656-658.
[5]陈长青,周影,王耀生,等.可吸收棒与微型钢板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6,24(11):30-34.
[6]Dodson C,Nho S,Williams RJ,et a1.Elbow arthroscopy[J].J Am Acad Orthop Surg,2008,16(10):574-585.
[7]李贺,黄立新,蒋定华,等.桡骨小头置换治疗桡骨小头MasonⅢ、Ⅳ型骨折的早期疗效[J].实用骨科杂志,2013,19(10):879-880,890.
[8]俞峰.交叉克氏针内固定与保守治疗MasonⅡ型桡骨小头骨折比较[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3,21(1):36-37.
[9]Stuffmann E,Baratz ME.Radial head implant arthroplasty[J].J Hand Surg Am,2009,34(4):745-754.
[10]康中山,卜月梅,冯振中,等.可吸收棒在桡骨小头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优势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12):1638-1640.
[11]顾利华,顾龙殿,许大峰,等.托举法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9):946-947.
[12]季兆洁,韩岚,彭代银,等.桃红四物汤对早期闭合性骨折祛瘀生新作用的初步探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03):125-129.
[13]龙俊锋.中药洗剂熏蒸湿敷治疗骨折肿胀的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5(11):2446-2447.
[14]李善昌,任媛媛.川续断复合磷酸钙骨修复骨缺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38):6759-6765.
[15]张坤,牛良晨,袁福杰,等.中药促进骨折愈合在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伤,2017,30(8):777-77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67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