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共7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组)和观察组(常规加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组),两组各包含研究对象35例,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确定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结果。结果70例研究对象中共有11例患者治疗无效,其中观察组2例,对照组9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3%,观察组明显要优,此外,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8小时MAP、CI、EF、E/A水平进行比较。结论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胺碘酮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改善心力衰竭的指标,有助于缓解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的有效性,缩短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时间。
关键词:老年人;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胺碘酮;治疗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邹艳慧.静脉注射胺碘酮用于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144-145.
0引言
心力衰竭在老年人群的患病率在逐年提升,根据WHO统计,心力衰竭的患病率65岁及以上者可达到7.4%,80岁以上者则高达10%,心力衰竭可导致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造成心室泵血功能低下。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约为8%,死亡率在30%-70%之间[1]。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可加重患者心肌缺血程度,造成血流动力学的异常改变,甚至引发心脏性猝死[2]。因此,本研究以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胺碘酮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共纳入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70例,年龄在65-80岁。按照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单纯常规对症治疗,共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75.2±3.3)岁;观察组接受常规加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共35例,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74.9±3.6)岁,签署知情同意书,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心律失常类型基础资料。
1.2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入选标准:年龄≥65岁,符合重度心力衰竭诊断标准:NYHA分级为IV级,胸部正位片可见肺淤血、肺水肿、心胸比例>50%,心脏彩超可见心脏扩大,射血分数(EA)<50%,E峰与A峰的比值(E/A)<1.2,同时伴有心房颤动、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心动过速等快速型心律失常者;肝肾功能检查正常者;无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者;无碘过敏史者;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电解质、酸碱失调或药物中毒导致的心律失常者;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无碘过敏史者;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等缓慢心律失常和病态窦房结构综合征者;处于妊娠、哺乳或产褥期者。
1.3疗效评价标准。经治疗心律失常转为窦性心律,心室率与治疗前相比降低20%以上,心功能改善不少于2级判定为显效;心功能改善不少于1级,心力衰竭症状得到部分缓解判定为有效;心律失常无变化,心功能无改善或恶化判定为无效[2]。
1.4研究方法。常规治疗方法包括哪些(不能有等的描述);对照组患者建立静脉通路,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度平衡,给予低流量吸氧,氧流量控制在2-3 L/min,并给予心电监护,给予地高辛(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678)0.125 mg/d、卡托普利(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986)25 mg/d,每天2次;美托洛尔(上海信谊百路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417)6.25mg/d,每天2次,服用7天后,调整剂量为12.5 mg/d,每天2次维持;螺内酯(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0077)20 mg/d,每天2次。待患者病情得到缓解后,改为静脉滴注维持给药,静脉注射后的6h内给药速度控制在1 mg/min,6h后给药速度为0.5 mg/min,开始给药的第一天内药物总剂量控制在2000 mg以下,之后给药速度维持0.5 mg/min。
1.5观察指标和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8 h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E峰与A峰的比值(E/A)。
1.6统计学分析。分析工具为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为(均值±标准差),组间比较差异性是否显著采用t进行验证;计数资料的表示方式为(n,%),组间比较差异性是否显著采用卡方进行验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基准为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两组在性别构成、患者年龄、心律失常类型基线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性(P>0.05),如表1。
2.1两组治疗效果的的差异比较。由表2获知,经治疗70例患者中共有例患者治疗无效,其中观察组仅占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较对照组明显要优(P<0.05)。
2.2治疗前、治疗48 h后两组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从表3获知,相比治疗48 h后的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48 h后的MAP、CI、EF、E/A水平显著更高,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
3结论
心力衰竭是由于机体心肌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导致心脏功能障碍,回血量难以排出,从而造成静脉血堆积,动脉血供应不足诱发的。临床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率失常的关键在于尽早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症状,防止心肌缺血的进一步加重。
胺碘酮是一种常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几乎无负性肌力作用,可在不影响心肌收缩、不会诱发心律失常恶化的前提下,延长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减弱心肌细胞反复兴奋性,使折返激动消除;也可通过对钙离子内流的抑制作用及对离子传导速度的延缓机制,达到降低高窦房结自律性、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心肌耗氧量的目的。本研究得出行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无效者仅2例,较对照组的9例治疗无效者明显要少,治疗效果相对更优,且治疗48h后观察组患者的MAP、CI、EF、E/A水平均比对照组患者高,由此可见静脉注射胺碘酮用于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综上所述,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患者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太波,沈珠军.急性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及处理[J].临床内科杂志,2016,33(1):8-11.
[2]李树刚.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4):495-496.
[3]关丽杰.胺碘酮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并快速心律失常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7):174-17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