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家庭环境干预对儿童哮喘预防及管理有效性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7 09:53:0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对儿童哮喘进行预防以及管理工作中实施家庭环境干预后的有效性分析。方法择取在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98例儿童哮喘患儿,随机划分为49例甲组、49例乙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家庭环境干预。统计并对比干预前后患儿自我管理能力变化情况以及家庭环境量表评分、家庭功能量表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比较组间自我管理能力情况(P>0.05);干预后,同甲组进行比较,乙组自我管理能力较高(P<0.05)。同甲组进行对比,乙组家庭环境量表评分、家庭功能量表评分情况均明显更理想(P<0.05)。结论针对儿童哮喘患儿而言,家庭环境干预同预防以及管理工作之间关系密切,实施之后能够有效进行预防以及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促进其康复,应当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家庭功能;哮喘;家庭环境;自我管理

本文引用格式:祖力皮亚·加帕尔.家庭环境干预对儿童哮喘预防及管理有效性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8):363-364.

0引言

支气管哮喘在临床中属于慢性气道炎症,多是由于炎症细胞因子等造成,也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且多发生于儿童[1]。由于儿童机体多项器官及其功能等均处于发育阶段,因此如果不能够进行有效的控制等,对其生长发育是不利的;加之其自我管理情况并不是十分理想,所以在控制方面所获得的效果并非十分理想[2]。哮喘患儿在临床中多伴有咳嗽、胸闷等症状,且多发生在夜间,而遗传因素、社会以及家庭因素等均同预防哮喘以及控制等之间存在紧密关系[3]。为分析家庭环境干预对预防以及管理哮喘疾病的作用,本文就特定时间到我院就诊的哮喘患儿开展研究,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在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98例儿童哮喘患儿,随机划分为49例甲组、4 9例乙组。甲组中男性、女性例数分别为26例、2 3例,年龄3~12岁,平均(6.71±3.13)岁;乙组中男性、女性例数分别为27例、22例,年龄3~11岁,平均(6.70±3.14)岁。组间多项基线资料对比分析,P>0.05。

纳入标准:(1)能够进行有效交流者;(2)病情处于缓解时期;(3)其监护人能够进行有效读写。

排除标准:(1)智力以及机体发育存在障碍;(2)病情处于急性发作时期;(3)临床资料丢失;(4)监护人存在精神疾病者。

1.2方法

甲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为患儿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发病原因、在临床中的表现以及应当注意的事项;讲解所使用药物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禁忌证,出现不良反应之后应当如何进行有效处理;讲解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的事项,按时到医院进行复查。

乙组在甲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行家庭环境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家庭功能方面。指导患儿及其家属对病情进行实时监测并记录;指导如何正确使用峰流速仪、如何正确判断峰流速值等;在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其内心的真实状态,如果发现存在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时,则需要进行有效的疏导与缓解,使患儿能够明白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并告知老师以及朋友多给予支持,使其在情感上以及心灵上有所寄托[4]。(2)家庭环境方面。在家庭环境干预方面,需要对诱发哮喘的因素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是新装修的房间,在装修完成之后需要搁置一段时间才能够入住;父母在家不得吸烟,避免诱发哮喘;室内温度以及湿度保持适宜,避免造成空气以及呼吸道污染;患儿在运动的时候,需要避免环境干燥以及寒冷;如果为雾霾天,则不可进行室外活动,外出的时候需要确保佩戴口罩;若当天空气良好,则需要进行室内通风。(3)医院还可定时开展哮喘疾病的相关讲座,并为家属及其患儿解答问题,除此之外,还需要告知其定期进行复查的重要性,增强其复查意识;每隔2周进行电话随访,了解家庭环境干预情况,并及时进行纠正与指导。干预时间为3个月。

1.3评判指标

统计并对比干预前后患儿自我管理能力变化情况以及家庭环境量表评分、家庭功能量表评分情况。

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日常生活管理、社会心理管理以及疾病医学管理,分值越高代表其自我管理能力越理想。

家庭环境选择家庭环境量表(FES-CV),其中矛盾性以及控制性得分越低说明家庭环境越良好;其余则相反。

家庭功能选择家庭功能量表(FAD),得分越低,说明家庭功能越良好。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数据均纳入到选择SPSS 19.0分析,并进行t比较,差异显著时P<0.05。

2结果

2.1自我管理能力对比


干预前,比较组间自我管理能力情况(P>0.05);干预后,同甲组进行比较,乙组自我管理能力较高(P<0.05),详见表1。

2.2家庭环境量表评分对比

同甲组进行对比,乙组家庭环境量表评分情况明显更理想(P<0.05),详见表2。

\


2.3家庭功能量表评分对比

同甲组进行对比,乙组家庭功能量表评分情况明显更理想(P<0.05),详见表3。


\

 
3讨论

近年来,对于儿童而言,哮喘疾病已经成为了对其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典型呼吸道疾病,也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在临床中具有反复性等特征;在对此疾病进行诊断的时候,往往是进行肺功能检测,并综合依赖症状情况等[5]。对哮喘患儿疾病进行控制与恢复的工作中,家庭环境干预非常重要,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其康复。家庭环境以及家庭功能情况对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生理等情况均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在开展家庭环境干预工作的时候,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指导,从而可具有计划性地开展干预工作,例如确保家庭环境良好以及和谐,避免成员之间发生矛盾;确保室内空气良好,对患儿进行哮喘预防功能训练、监测病情等[6]。本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患儿自我管理能力变化情况以及家庭环境量表评分、家庭功能量表评分情况显著优于甲组,差异显著,说明对哮喘患儿实施家庭环境干预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分析其原因,是由于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帮助患儿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帮助预防以及控制疾病;一方面患儿能够有效了解疾病的一些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能够获得相应的自我管理技能;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也得到加深,在家庭生活中,也能够对患儿进行指导;而通过家庭环境干预还可从根本上避免甚至杜绝哮喘疾病的诱因,从而实现良好的预防以及管理[7]。

综上所述,针对儿童哮喘患儿而言,实施家庭环境干预后能够有效进行预防以及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康复,应当借鉴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雪.47例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8):226.
[2]巩红玲.强化哮喘患儿家属健康教育对其疾病认知水平及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3):150-151.
[3]陶秀娟,张丽梅,粱惠侠.家庭预防和保健对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0):135-136.
[4]易先丽,卢欣,王晓艳.以家庭为基础的多组分环境干预对儿童哮喘预防及管理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49-53.
[5]曲航菲,刘伟.家庭环境及家庭功能干预对哮喘患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6,45(5):473-475.
[6]魏然,叶依娜,苏建平,等.南海区6-14岁支气管哮喘儿童家庭环境调查和教育管理的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10):1776-1780.
[7]方梅英,黎连华.家庭教育-环境改良-功能干预在哮喘患儿延续性护理中应用观察[J].中国病案,2017,18(2):102-10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58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