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及转运应用价值。方法于本院2018年9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中选取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流程干预,观察组给予规范化院前急救及转运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时间,并观察转运基本情况。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心电图检查、静脉通道建立、采血时间以及急救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转运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转运意外、转移死亡、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化院前急救及转运可有效缩短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时间,降低转运风险事件发生几率,具有确切的实用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院内转运;应用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蔺海荣,熊燃.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及转运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8):84,86.
0引言
急性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来说,起病较急且病情严重,救治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尽早抢救,尽可能改善患者预后[1]。急性脑卒中建立完整的院前急救措施可有效缩短急救治疗,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急救时间,同时规范转运流程,可降低患者风险事件发生几率,对于改善预后来说意义重大。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及转运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本院2018年9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中选取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观察组中,男9例,女6例,年龄45~70岁,平均(57.5±12.5)岁;对照组中,男10例,女5例,年龄48~69岁,平均(58.5±10.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可对比。
纳入及排除标准:①均经头颅CT得以确诊;②患者家属知情同意;③严重循环系统疾病患者、严重肝肾疾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均不纳入本次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流程干预,具体严格按照院内相关规定进行。
观察组:给予规范化院前急救及转运干预。①院前急救:急救中心到达现场后应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了解患者疾病史,并给予基础对症救治;患者病情逐渐平稳后尽快转移,运输过程中实行心电监护;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患者无需办理任何手续,入院后可直接进行常规检查以及救治,最后再返回急诊科救治;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其血流的通畅,进行吸氧、镇静和止痛治疗,并采集患者血液标本进行检查,使医师掌握患者具体病情。②院内转运:患者入院后评估病情和风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转运方式;转运前与目标科室取得联系,向目标科室交代患者病情并做好移交准备;转运时规划合适路线,避免重复路线耽误患者抢救时间;备好氧气袋、监测仪器、急救药物等,及时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必要可采取切开气管的方式进行通气;转运时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出现异常需及时对症处理;转运时对患者卧位进行调整,保证舒适的转运体位,取头高脚低位,并采用安全带对转运床进行固定;转运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干预,使其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转运和治疗;转运到达目的科室后严格按照移交手续进行移交,避免差错事件的发生[2]。
1.3观察指标
急救时间:评价指标包括分诊评估、心电图检查、静脉通道建立、采血时间以及急救总时间
转运基本情况:评价指标包括转运成功、转运意外、转移死亡、护理纠纷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行SPSS 20.0分析,计数资料选择2检验,计量资料选择t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急救时间对比
表1中观察组分诊评估、心电图检查、静脉通道建立、采血时间以及急救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转运基本情况对比
表2中观察组转运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转运意外、转移死亡、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常以头痛、呕吐、说话不清、意识障碍等症为主要表现,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甚至死亡。由于我国急性脑卒中患者人数不断增多,导致临床对护理的需求量大量增长,常规急救护理措施缺乏一定的目标性,易造成急救工作的不规范,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一定不良影响[3]。近年来临床中开始采用规范化院前急救及转运进行干预,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规范化院前急救及转运体现了护理工作的有序性、预见性、分工性,在急救工作中,护理人员充分了解相关急救措施并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则可最大程度保证患者抢救时间以及生命安全[4-5]。
同时在转运过程中,通过规范化的管理能够较好的满足转运过程中的需求,避免了不良事件的发生。通过加大对于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能够提高家属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程度,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间接降低医疗纠纷等事件的发生几率[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分诊评估、心电图检查、静脉通道建立、采血时间以及急救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黄慧芝[7]学者研究结果一致。并且本研究中,观察组转运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转运意外、转移死亡、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符合李莹莹[8]学者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急性脑卒中患者可接受规范化院前急救及转运干预,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对于缩短急救时间、降低转运风险事件发生几率来说意义重大,可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观涛,刘金强,邵永强.中西医结合院前急救治疗对急性脑卒中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19):42-43.
[2]崔海丽,顾宇丹.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时间、治疗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5):140-142.
[3]Henry Z,Lauren P,Edrich R,et al.The ambulance clinical triage-for acute stroke treatment(ACT-FAST)algorithmic pre-hospital triage tool for 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ongoing paramedic validation[J].Journal of Neurology,Neurosurgery&Psychiatry,2018,89(6):A5.
[4]苏全瑞,欧阳后华,周宏伟.院前急救185例脑卒中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10):112-114.
[5]董玉华.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老年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7):233-234.
[6]Rodríguez-Pardo J,Fuentes B,Alonso dLM,et al.The Direct Referral to Endovascular Center criteria:a proposal for pre-hospital evaluation of acute stroke in the Madrid Stroke Network[J].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logy,2017,24(3):509-515.
[7]黄慧芝.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7):219-221.
[8]李莹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及转运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4):55-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