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化疗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肝病患者的合理用药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6 14:35: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骨髓抑制是化疗药物最常见的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查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严重者会出现全血细胞的减少,有被迫中止化疗的可能甚至是危及生命。本文以药师对7例实体瘤手术后化疗多次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合并肝病患者的用药进行分析,为临床药师参与化疗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与预防提供参考。

关键词:化疗;血小板减少症;用药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张一鸣.化疗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肝病患者的合理用药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8):247-248.

0引言

骨髓抑制目前的治疗方法中,缺少对血小板(PLT)下降患者的迅速有效的治疗,由化疗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已经成为限定化疗剂量和化疗强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肝病患者由于存在乙肝、肝硬化等原发疾病,化疗过程中更容易发生PLT减少的情况,因此本研究选择合并肝病的实体瘤化疗后多次发生PLT减少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研究,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1资料及方法

所选病例为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接受过实体瘤手术后化疗并多次发生PLT减少的肝病患者,且选择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进行治疗。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本研究共对7例化疗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42~81岁,平均56.31岁,肿瘤类型包括肺癌、宫颈癌、卵巢癌、直肠癌、结肠癌。患者使用的化疗药物有奥沙利铂、替吉奥、多西他赛、紫杉醇、顺铂、吉西他滨。记录rhTPO使用情况、PLT变化资料。将用药指征、剂量、疗程、停药指征及用药禁忌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比rhTPO的说明书以及《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进行合理性评价。

2结果

对使用rhTPO的合理性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用药指征、剂量、疗程、停药指征等方面。rhTPO适用于治疗实体瘤化疗后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适用对象为血小板低于50×109/L且医生认为有必要升高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在化疗前发生不少于2次血小板减少,其中5例发生过Ⅲ/Ⅳ度血小板减少,患者按照适应证用药。说明书中规定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300 U,每日1次,皮下注射,疗程一般为7~14 d,如果患者用药过程中PLT恢复至100×109/L以上,或PLT绝对值升高50×109/L时可立即停用。本次研究中实际应用单次应用剂量1.5~2.25 WU,疗程为3~14 d,平均用药时间为7 d,所有患者均为皮下注射。分析患者停药时机,1例未达100×109/L停药,在停用1 d后继续使用rhTPO,1例未测量用药后的PLT即停药,其余患者停药PLT符合指征。

3讨论

3.1患者发生习惯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分析


与患者原发疾病的关系:经查阅文献,引起慢性乙肝及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共有以下几个方面[1-3]:①患者骨髓的巨核细胞受到HBV的抑制作用,使骨髓增生不良进而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②HBV患者具有获得性血小板贮存池病,使血小板在体内发生释放反应,导致血小板衰竭且体积减少,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减少;③慢性活动性乙肝患者常伴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其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升高使血小板免疫的破坏增加,也可降低血小板数量;④肝硬化患者出现脾大、脾功能亢进时会阻留、吞噬血小板,可产生具有抑制骨髓造血细胞释放和成熟的激素,或者是血小板的病理性抗体;⑤低水平TPO使巨核细胞减少了血小板生成也是导致乙肝肝硬化患者多次出现血小板减少的因素。由于脾功能亢进引起患者肝炎肝硬化时血小板减少是以往的普遍看法,但是很多脾切除术后的患者,血小板也持续降低,因此关于患者伴有肝病时出现PLT减少的机制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与使用化疗药物的关系:化疗药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本研究中患者均是两种化疗药物联用,增强了骨髓毒性。药物引起骨髓抑制的原因主要包括:①化疗药物全面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从根源上使血小板的生成减少;②化疗药物选择性的抑制了骨髓巨核细胞[4-5];③患者体内产生化疗药物相关抗体,血小板膜上的抗体复合物与补体结合,破坏血小板聚集;④化疗药物吸收分布进入人体后直接破坏血小板,也可引发PLT减少。

\

 
3.2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用药分析

本研究所选患者为术后定期化疗的患者,结合患者每次入院情况分析,多数患者入院出现过Ⅲ度及以上的血小板减少,属于肿瘤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目前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方法主要有血小板输注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6-7]:①血小板输注可引起输血相关并发症还易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严重影响血小板的输注疗效。②目前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药物只有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和rhTPO。rhIL-11的不良反应报道较多且发生率相对较高,除了头痛、头晕、乏力、失眠及结膜出血等,还可能发生心脏毒性,包括心源性晕厥、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等,严重者危及生命。有研究报道表明rhTPO疗效较好且患者耐受性和安全性均较好。因此在这里选择rh TPO作为治疗方案,必要时可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CSF)或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合用。

本研究过程中发现1例患者使用rhTPO不规范的现象。患者体重53 kg,日剂量应为1.5 WU,但是治疗疗程存在不足。国内文献证明,rhTPO用于升血小板治疗,疗程一般为7d,如果患者用药过程中PLT恢复至100×109/L以上,或PLT绝对值升高50×109/L时可立即停用。该患者初次使用rhTPO疗程为3 d,且没有指征停药,因此该患者的升血小板治疗中对于rhTPO的使用有误。临床药师在确定用法用量后及时与医师协商,在停用1 d后继续使用rhTPO,待PLT绝对值升高50×109/L时立即停用,保证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8]。

4小结

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统计恶性肿瘤死亡率居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第二位。化疗是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时间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化疗后容易发生多种不良反应,血小板减少症即是其中的一种。

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对7例习惯性发生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用药分析,保证患者用药的合理性。所以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患者的积极配合,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使化疗方案得以按疗程、足剂量进行,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

参考文献

[1]贾士杰,范慧敏,刘伟,等.2002~2011年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水平及变化趋势[J].中国肿瘤,2014,23(12):999-1004.
[2]孙婷,方明治.化疗致血小板减少症临床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3):244-247.
[3]崔文娟,朱凤群.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血小板减少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15(1):78-80.
[4]Vadhan-Raj S.Manage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urrent Status of Thrombopoietic Agents[J].Seminars in Hematology,2009,46(supp-S2):s26-32.
[5]郝鲁梅,马树沛.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2):22-24
[6]万广增.深低温冻存自体血小板输注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6):89-91.
[7]朱晓珏,伏长青.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输注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医药前沿,2013,13(30):224.
[8]赵水平.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18(1):105-10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55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