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6 11:30:0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10例,通过随机法分为55例常规组与55例实验组,其中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实际效果,并探讨对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舒张压与收缩压更低(P<0.05);同时实验组心理功能、物质状态功能、躯体功能、生活质量总分及社会功能均更高(P<0.05)。结论通过个体化延续护理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状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个体化延续护理;高血压;生活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佟玉静.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8):290,293.

0引言

高血压作为医院心血管内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属于一种以体内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特征,并伴随有多种脏器功能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1]。高血压临床上多见于中老年群体、肥胖群体及长期饮酒群体,其临床症状较多,但通常可表现为头痛、头晕、疲劳、心悸等相关症状[2]。而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老年化程度的加剧,高血压已经成为威胁我国老年群体的常见疾病,该疾病的长期治疗不仅会对患者心理造成极大压力,同时还会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3]。而有效的护理方法,不仅能够增强治疗效果,还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本研究对我院高血压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法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10例,通过随机法分为55例常规组与55例实验组。其中常规组男性29例,女性26例,年龄43~77岁,平均(60.54±7.49)岁,病程3~13年,平均(8.21±3.39)年;实验组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45~78岁,平均(59.39±8.26)岁,病程2~14年,平均(7.8 9±4.56)年。纳入标准:①经过相关检查后,均可确诊为高血压;②以自愿为原则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经过对比后,可发现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

\

 
1.2方法

常规组:本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可包括饮食指导、健康宣教、病房环境管理、出院常规指导等。

实验组:本组患者接受个体化延续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①建立延续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均为2年以上护理工作经验的专科护士,具有较好的耐心与沟通能力;对我院所有达到入选条件的护理人员进行筛选,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专业化培训,以达到相关护理要求;护理培训内容可包括:个体化延续护理理念、主要目标、护理意义、高血压相关知识、沟通技巧、治疗方法及随访方法等;对所有小组成员的培训效果进行考核,确保均能够达到培训标准[4]。

②健康宣教:高血压患者出院后仍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因此增强患者服药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需于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通过详细讲解高血压发病原因、发病机制、相关注意事项及药物服用指导等内容,进一步增强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使患者树立康复信心,有助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5]。

③个性化方案:护理人员需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并结合患者实际病情为其制定有效的个性化方案,方案内容可包括:饮食安排、心理疏导、生活作息调节及自我血压测量等,确保患者能够明确出院后康复方案[6]。

④随访制度:护理人员需根据医院-社区双向转诊的途径与流程,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以2周1次家庭随访与1周1次电话随访的方式开展随访工作,随访的核心内容主要为患者高血压管理及个体化健康指导,并对随访过程中患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及时解答[7]。

1.3观察指标

(1)在出院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血压状况进行测量,测量指标以收缩压与舒张压为主,指标量越低则代表血压状况越好。(2)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对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心理功能、物质状态功能、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并计算出生活质量总分,评分越高则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对研究所涉及数据进行统计,并运用软件SPSS 23.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t和(±s)来检验和表示计量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常规组与实验组血压改善效果对比情况


经过对比后,发现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舒张压与收缩压更低,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

 
2.2常规组与实验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对比情况

经过对比后,发现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心理功能、物质状态功能、躯体功能、生活质量总分及社会功能均更高,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


3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在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下,高血压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8]。高血压发病原因较多,通常可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精神因素、年龄因素、生活习惯因素等,同时相较于其他疾病而言,该疾病总体疗程很长,住院时间只是总体疗程的一小部分,患者在出院后仍然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药物治疗。因此对于患者生活方式的正确指导会直接影响到高血压生活质量与控制情况。
延续性护理是一种近些年来开始广泛应用的新型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对护理服务的延续,使医院护理服务能够延伸至患者家庭,有助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还能够为患者出院后所出现的健康问题提供有效指导,最终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而个体化延续护理则在延续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特点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案,可进一步增强患者身体恢复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延缓病情进展,使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显著降低。

通过研究可发现,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舒张压与收缩压更低,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心理功能、物质状态功能、躯体功能、生活质量总分及社会功能均更高,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可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方法,该护理方法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状况,还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该护理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泓,冯少馨,俞燕,等.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0):48-49.
[2]梅桂英.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1):288-289.
[3]江金菊,高媛.研究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J].哈尔滨医药,2018,38(6):84-85.
[4]程晓慧.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7):167-168.
[5]赵凤华.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1):236-236.
[6]奚晓君,韩兰萍.针对性护理对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7,31(2):75-77.
[7]葛云娟.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8,7(1):152-153.
[8]杨慧.个性化延续护理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4):225-22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50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