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并针对不同的风险提出相关针对性护理策略。方法以2016年4月至2018年11月我院的40名护理从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护理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点,再将其随机均等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规章制度普及措施,对照组不做普及,分析总结医疗设备精准度、医疗环境、消毒情况、护士技术水平、药物使用规范等指标情况。结果在观察期间,共发生180件妇产科护理不到位导致的风险事故。引发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不合格消毒、护理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设备精度、医疗环境、药物使用不合格以及患者及家属问题,其中各项原因造成的风险事故占比为6.7%、15.0%、10.0%、37.2%、11.1%、20.0%。对实验组的护理从业人员普及相关规章制度后,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发妇产科风险事件的因素有很多,为规避其发生的几率,对妇产科护理人员进行规章制度普及能够降低其发生的概率,进而保障产科患者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护理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马丽珍.妇产科护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8):333-334.
0引言
医疗关乎人们生命安全,物质水平的变化直接导致人们对医疗水平的高标准、严要求。随着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对二胎政策的放开,研究妇产科护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针对不同的风险提出相关针对性护理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本文以2016年4月至2018年11月我院的40名护理从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护理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点,再将其随机均等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规章制度普及措施,对照组不做普及,对比分析两组人员的工作情况,现将研究结果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6年4月至2018年11月我院的40名护理从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人员的年龄为22~49岁,平均(33.1±1.4)岁,工作年限为2~20年;对照组人员的年龄为21~48岁,平均(32.1±1.2)岁,工作年限为2~21年。其中,40名护士的职称级别不同,26名护士,9名护师,5名主管护师。在观察期间,共发生180件妇产科护理不到位导致的风险事故。
1.2方法
对40名护理从业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析总结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暴露的护理问题。研究过程中,深入了解护理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沟通交流方法、护理水平、急救水平以及医院大环境方面。然后随机均等地将其分成实验组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规章制度普及措施,对照组不做普及,对比分析两组妇产科护理人员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并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妇产科护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分析
经研究表明,妇产科护理中明显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不合格消毒、护理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设备精度、医疗环境、药物使用不合格以及患者和家属问题,详见表1。
2.2妇产科常见护理问题分析
研究表明,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护理问题主要有:剖腹产护理问题、患者感染问题、治疗硬件差问题、护理知识了解不充分问题、法律意识淡薄问题等,详见表2。
2.3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风险发生率对比分析
实验组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5%,对照组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45%。实验组的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讨论
本研究表明,研究时间内的180起事件中,引发事件的诱因中高比例的因素有:护理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医疗环境患者及家属问题,其中各项原因造成的风险事故占比为15.0%、37.2%、20.0%。护理常见问题中高比例的有:剖腹产及患者感染,其分别占比16.7%,15.6%。对实验组进行规章制度宣讲普及之后,实验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表明,妇产科护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很多,但对护理从业人员进行制度及防范措施普及学习后,可以明显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3-5]。
针对妇产科护理存在潜在风险因素,为保证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安全有效地进行,结合研究结果及经验,现提出相关风控措施:(1)完善规章制度并予以落实。规章制度是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尺子。规章的制定应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及时更新。妇产科护理中可着实落实责任规章制度、助产士准入制度、医疗事故报告制度、交接班制度以及新生儿常规护理制度等[6-8];(2)提高护理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直接关系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因此,护理人员需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实操技能,并且掌握常规药物的使用方法作用机理。妇产科护理人员因保持职业操守,换位思考,提高服务意识,为病患提供优质的服务[9-10];(3)医院相关人员应改善产科住院大环境,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医院的各类标识应保持清楚、清晰,确保无遮挡、残缺现象;(4)护理人员应该定期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护理宣导工作,让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有所了解。
综上所述,虽然妇产科护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很多,但通过相关措施,可以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孙荣红.产科护理中影响安全的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8):104-105
[2]何海燕,麦燕芳,江雪影.整体护理结合孕期保健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6):84.
[3]王芳.妇产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常见风险因素及对策探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3(2):148-149.
[4]周金英,王莹.妇产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5(18):66-67.
[5]何利琴.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6):55-56.
[6]李小倩,叶金梅.妇产科护理的质量控制与安全隐患[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1):94-96.
[7]Wu YM,Wang T,He Y,et al.Clinical management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in pregnant and postpartum women[J].Arch Gynecol Obstet,2014,289(5):1071-1077.
[8]谢胜菊.妇产科护理风险及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30(6):215.
[9]Al-Halal H,Kezouh A,Abenhaim HA.Incidence and obstetrical outcomes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nd cervical cancer in pregnancy: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n 8.8 millionbirths[J].Arch Gynecol Obstet,2013,287(2):245-250.
[10]罗曼霞.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吉林医学,2014,57(5):1086-108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