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分析应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情况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4 14:44: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情况。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ADL)。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0.00%,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自理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在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自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肢体功能

本文引用格式:黄敏,陈秀娟.分析应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情况[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331+333.

0引言

脑卒中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长期治疗不仅会加重患者生理上的疼痛,还会给患者的心理造成较大的压力 [1]。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了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情况。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 2017 年 11 月至 2018 年 11 月与我院收治的 60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其中观察组男 16 例, 女 14 例。年龄为 45-75 岁,平均(50.85±2.20)岁;对照组男 17 例,女 13 例。年龄为 46-76 岁,平均(51.53±2.52)岁。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保证病房环境的干净、卫生,定期更换床单、被褥,避免感染。对患者定期按摩,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饮食指导,控制饮食速度,避免呛咳。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制定专门的康复训练计划。时刻关注患者的身体情况,不断调整康复计划,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一下内容:护理人员要仔细、耐心的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开展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关于脑卒中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相关并发症等知识。护理人员要认真倾听患者的疑问,并用温和、耐心的态度, 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患者的疑问,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和了解,进而缓解患者消极、焦虑等负面情绪。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患者养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3观察指标。将两组患者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指标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使用 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用( ±s) 表示计量资料, 用 t 来检验,[n (%)] 表示计数资料,用 χ 2 来检验。如P< 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对两组患者分别运用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术治疗效果,结果表示: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 和 70.00%,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 0.05), 详情见表 1。


\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对比。对两组患者分别运用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术治疗效果,结果表示: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自理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在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自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 0.05),详情见表 2。

\
 


3结论

脑卒中是临床中相对比较常见的神经系统性疾病,发病人群主要以老年群体为主,偏瘫是较为脑卒中患者中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 [2-3]。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是带给患者极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导致患者产生较多的负面情绪和不良心理。所以,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不仅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还要注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4-5]。

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分别运用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术治疗效果,结果表示: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 93.33% 和70.00%,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自理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在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自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红,丁琳,刘文露,等.四肢联动联合心理护理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及焦虑抑郁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06):1114-1117.
[2]梁俊红.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7,28(05):341-342+357.
[3]钱盈江.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2):200-201.
[4]黄三桃.心理护理结合运动功能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10):136-137.
[5]崔美莲,李香梅.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02):220-2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46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