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54例,将患者分别按照不同红细胞成分、自身抗体类型分组并给予输血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ABO同型非洗涤红细胞组和O型洗涤红细胞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5%、79.4%,两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IgM组和IgG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9%、81.3%,两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BO同型非洗涤红细胞和O型洗涤红细胞输血均能有效治疗AIHA,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AIHA;溶血性贫血;输血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王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治疗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10-11.
Observation of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Blood Transfusion in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WANG Jing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Daqing Oilfield General Hospital,Daqing,Helongjiang,163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blood transfusion in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Methods A total of 54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who were admitted to Daqing Oilfield General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8 were selected for study.The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erythrocyte components and types of autoantibodies and treated with transfusion therapy.Besides,the therapeutic effect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group adopting blood transfusion of ABO homotype non-washed RBC group and the group adopting O-type washed RBC group was 80.5%and 79.4%respectively,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adverse reaction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IgM and IgG groups was 80.9%and 81.3%respectively,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 Blood transfusion of ABO homotype non-washed RBC and blood transfusion O-type washed RBC ar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AIHA.Therefore,they are worthy of wide application.
KEY WORDS:AIHA;Hemolytic anemia;Treated with blood transfusion
0引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一种获得性溶血性疾病,在临床上很常见。该病主要是因为患者体内的的B淋巴细胞免疫调节发生了紊乱现象,从而出现了一种自身抗体或者活体的补体,这样就会与患者体内的红细胞发生结合,从而导致红细胞遭到破坏,最终就会导致患者出现溶血性贫血的症状,此病发病缓慢,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在发病的时候,患者主要出现贫血症状,在一些情况下会表现出重度甚至是极重度的贫血,影响正常生活,需要积极治疗,一旦出现重度甚至是极重度的贫血状况必须要及时进行输血治疗[1]。临床输血治疗能够对AIHA患者的治疗产生可观影响,但对患者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抗体筛查时,患者的自身抗体、红细胞凝集现象会对这些造成严重干扰[2]。所以本研究中,按照红细胞成分与自身抗体类型对患者进行分组,均给予输血治疗,对比和分析这两种情况的治疗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出现溶血、贫血现象。将患者按不同红细胞分为ABO同型非洗涤红细胞组、O型洗涤红细胞组,前者包括男15例,女13例;平均年龄(43.65±3.76)岁;后者包括男15例,女11例;平均年龄(46.79±2.87)岁。按自身抗体类型分为IgM组和IgG组,前者包括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4.75±2.55)岁;后者包括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龄(45.62±3.13)岁。
1.2方法。发现患者出现头晕、乏力、黄恒等症状立即进行输血治疗。在实际进行治疗的时候主要是给患者通过口服糖皮质激素并给与相应的支持治疗,若患者不具有相同抗体,则采取ABO同型悬浮红细胞或O型洗涤红细胞输血治疗。若不能确定患者的同种抗体类型,应经过交叉配血确定红细胞输注类型。若患者具有不规则抗体,且筛查结果为阳性,则采用不规则鉴定法进行鉴定。若无法确定患者自身是否存在同种抗体,应先确定患者本身血液中是否存在抗体,再利用血清稀释法做进一步判定。在实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相关的治疗后如果患者的红细胞数量出现了明显的上升或者患者的溶血症状消失,应该缓慢的减少药的使用量,知道将急速药物出撤销为止。针对观察组在进行治疗的时候首先针对患者进行红细胞输血治疗,在实际进行红细胞输血治疗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滴速进行严格的控制,一定要保证点滴缓慢进行。
1.3观察指标。按照有效、部分有效、无效确定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如果患者在进过治疗后各种症状最终消失则表示治疗有效。在经过治疗后,患者体内的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以及血清胆红素等指标都逐渐恢复到了正常的水平;如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在临床上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患者体内的血红蛋白指标超过了80 g/L,网织红细胞含量控制在了5%以下,而且血清胆红素的含量也能够控制在34μmol/L以下,则表示治疗部分有效;如果经过治疗后,患者在临床上的各种症状以及在实验室内经过检查的各项指标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则表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计数以及计量资料分别应用χ2(%)以及t(±s)检测,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BO同型非洗涤红细胞组输血67次,O型洗涤红细胞组输血39次。ABO同型非洗涤红细胞组共发生2例不良反应,O型洗涤红细胞组发生3例,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体见表1。
按照自身抗体分组,IgM组输血42次,IgG组86次。两组各发生2例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体见表2。
3讨论
在临床上,AIHA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溶血性贫血疾病,其严重的贫血症状为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较大影响。在临床治疗中,最主要的治疗手段还是输血治疗,但是由于不同患者具有不同类型的抗体,所以会影响到血型的鉴定和交叉配血,导致检测患者的同种抗体变得十分困难,这就使得AIHA这种溶血性贫血在临床治疗上变得非常棘手[3]。AIHA患者普遍存在免疫障碍,患者血清内存在的非特异性抗体不仅会对血型定型造成困难,也为配血的准确性增加了极大的难度。患者进行输血治疗时,保证输血类型与患者血型一致是治疗中最困难的一部分。所以在输血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非常重视血型检查与交叉配血这两个步骤,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密切监测,防止输血有误而造成生命危险[4]。
目前有很多的配血法可供临床治疗使用,虽然配血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每种配血方法都各有其利弊,所以在配血过程中更要权衡利弊、谨慎进行。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配血方式为凝聚胺法,这种方法不仅能检测出IgM、IgG抗体,还能发现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抗体。AIHA患者自身存在的抗体会对红细胞的吸附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5]。在本次研究的病例中,按照红细胞成分不同与自身抗体类型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后,横向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的贫血症状均明显改善。输血后大多数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一般有过敏、发热、输血性血色病等。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患者的过敏体质、血液在储备过程中受到影响等。在本组患者中,共发生了9例不良反应,程度并不严重,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的横向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
在实际临床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过程中口服糖皮质激素方法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该方法能够通过刺激红细胞抗体生成,并能够有效延长红细胞的寿命。该药物通常情况下采取的都是口服的方法,但是当患者病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就必须要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当患者的症状出现好转后就可以进行口服治疗。
在近几年来针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进行治疗的时候输血治疗方法应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在采集全血后采取物理的方法将其中的血浆进行清除,然后将剩余的红细胞在无菌环境下利用生理盐水进行3次反复的洗涤,这样就得到了一份成分血。全血在进过洗涤后能够将其中大部分的血浆蛋白、白细胞以及补体物质进行有效清除,能够有效避免补体物质进入到患者的体内,这样既能有效避免患者在输血治疗的过程中因为补体而导致溶血症状加重,与此同时,也能有效降低因为血浆蛋白、白皙白等物质进入患者体内后导致患者出现非溶血性贫血症状的几率。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AIHA患者时,临床输血仍然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贫血症状。且ABO同型非洗涤红细胞和O型洗涤红细胞输血均能有效治疗AIHA,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邵长峰,董永,张少强,等.极重度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治疗方案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8,31(10):1157-1160.
[2]孙英.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治疗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18,26(03):62-63.
[3]谢琦瑛.输血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效果评价[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06):105.
[4]邵宗鸿,郑萌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进展.临床血液学杂志,2016,29(11):1-6.
[5]魏中菲,许亚茹,栾明瀚,等.不同输血方法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7):1191-119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