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维生素A、E水平测定对预防妊高症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2 15:49: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A、E水平测定对预防妊高症(妊娠期高血压)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6例妊高症孕妇设为妊高症组,将60例正常妊娠孕妇设为正常组,采集两组孕妇血液标本,进行维生素A、E水平测定,对比分析检测结果。并根据妊高症程度将妊高症组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三个亚组,比较三个亚组的维生素A、E水平。结果妊高症组维生素A水平为(0.32±0.06)mg/L,较正常组的(0.59±0.10)mg/L低(P<0.05),维生素E水平为(22.09±2.89)mg/L,较正常组的(14.55±2.01)mg/L高(P<0.05)。重度组维生素A水平为(0.19±0.02)mg/L,低于轻度组、中度组的(0.34±0.04)mg/L、(0.33±0.05)mg/L(P<0.05),轻度组、中度组维生素A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维生素E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妊高症患者孕期血清维生素A水平降低,维生素E水平升高,尤其是维生素A,变化幅度更大,可将孕期血清维生素A、E水平变化特征作为制定妊高症预防措施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维生素A;维生素E;预防

本文引用格式:毛小娜.维生素A、E水平测定对预防妊高症的应用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200+203.

0引言

妊高症即妊娠期高血压,为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妊娠期血压升高。本病发生后可对母儿健康产生严重危害,为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受饮食因素、生育年龄推迟等多种影响的影响,我国妊娠女性的妊高症发病形势日益严峻[2]。如何实现该妊娠期并发症的有效预防值得思考和探索。本研究主要对维生素A、E水平测定对预防妊高症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进行以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来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确诊为妊高症的56例孕妇和同期6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妊高症组和正常组。纳入标准:①孕周>20周;②年龄<35岁。排除标准:①多胎妊娠;②合并其他妊娠期并发症。妊高症组年龄24-34岁,平均(29.12±2.05)岁,孕周21-28周,平均(25.19±1.30)周。正常组年龄22-34岁,平均(29.08±2.0)岁,孕周21-29周,平均(25.11±1.28)周。对两组孕妇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均衡性良好(P>0.05)。

\

 
1.2方法。于孕24周采集妊高症组孕妇和正常组孕妇空腹静脉血,使用血清离心机以3000 r/min的速度离心,分离血清,采用色谱法检测。比较妊高症组、正常组孕妇血清维生素A、E水平。再将妊高症组孕妇根据病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比较三组血清维生素A、E水平。

1.3统计学分析。数据统计分析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计量资料差异行t检验,计数资料差异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妊高症组、正常组维生素A、E测定结果比较。妊高症组孕妇血清维生素A水平较正常组低(P<0.05),维生素E水平均较正常组高(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维生素A、E测定结果比较。妊高症组孕妇中,轻度妊高症19例,中度妊高症26,重度妊高症11例。三组孕妇血清维生素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血清维生素A水平较轻度组、中度组低(P<0.05),见表2。


\

 



3讨论

女性妊娠后,日常饮食摄入体内的营养成分会被自身和胎儿共同吸收,随着孕周的增大,机体对各类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增加,孕妇需要及时补充各种营养成分,其中包括维生素,原因是机体无论是否处于妊娠状态,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新陈代谢,这一生理过程在化学上被称为氧化反应。两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后,可能消耗其中一种物质或两种物质同时消耗,并产生第三种物质。在人体内氧化反应产生的第三种物质本成为自由基[3]。自由基是一种带有未配对电子的粒子,为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其活性较强,在细胞内的主要功能为能量传递。由于自由基携带电子数量为单数,因此一旦自由基含量明显升高,运动到细胞外,就可能引发多种病理改变,导致疾病的发生。妊高症为妊娠期常见并发症,目前各国医疗领域尚未完全明确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但早期国内外均有研究报道,自由基含量增加为女性妊娠期间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4]。还有一部分研究表明自由基含量增加与机体血清维生素表达水平异常存在明显相关性。因此,探索血清维生素水平变化与妊高症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我国医疗领域采取的妊高症预防措施主要为加强位妊娠期和围生期保健工作、加强孕妇的健康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妊高症的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5]。近年来,不断有研究发现妊高症孕妇血清维生素A、E的水平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但关于血清维生素A、E水平变化是否对疾病预防具有指导价值尚无较多研究进行分析。基于上述研究现状,本研究对血清维生素A、E水平在妊高症预防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妊高症组孕妇的血清维生素A水平较正常组低,维生素E水平较正常组孕妇高。妊高症组中,重度妊高症孕妇的血清维生素A水平较轻度组孕妇和中度组孕妇低。由此得出,妊高症的发生可导致血清维生素A、E水平发生变化,前者降低,后者升高,且前者水平伴随病情发展降低幅度更大。分析原因可能为:氧自由基对细胞功能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维生素A和维生素E能够在胞膜脂中发挥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6]。而妊高症的病理机制中包括自由基损害,因此发病后会维生素A和维生素E对氧自由基的对抗能力增强,导致血清血清维生素A、E水平发生变化[7]。维生素A升高随病情降低幅度更大的原因可能与维生素A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较维生素E高有关,具体机制还有待日后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妊高症患者孕期血清维生素A、E水平变化明显,尤其是维生素A,变化幅度更大,可参考孕期血清维生素A、E水平变化制定妊高症预防措施,降低妊高症发病率。

参考文献

[1]赵岩岩,朴英兰,杜佳秋.正常妊娠及妊高征时血清维生素A、E、C水平测定[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7,34(2):26-28.
[2]胡玉红,欧阳银.血清胆红素和维生素A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7,40(02):7-9.
[3]焦波.妊娠期补充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预防作用[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7,28(2):110-114.
[4]林薇,马莎,杨林.补充叶酸及维生素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内皮损伤及胎盘血流灌注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15):2127-2130.
[5]马晓春,李娟.25-羟维生素D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9):2723-2724.
[6]苏丽芳,李玉娣,杨淑妙,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分析[J].北方药学,2016,13(11):168-169.
[7]朱沙沙.妊高征患者监测血清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的价值[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6,25(3):315-3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28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