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结核给予支气管镜介入辅助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结核患者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给予抗结核化疗治疗,介入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支气管镜介入辅助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痰菌转阴情况,影像学检查两组患者病灶吸收情况,支气管镜下评价两组患者病灶吸收情况。结果在痰菌转阴情况方面,常规组与介入组痰菌转阴率分别90.5%、61.0%,介入组痰菌转阴率更低(P<0.05);在影像学病变吸收情况方面,常规组患者影像学病变吸收有效率58.0%,介入组86.0%,介入组患者影像学病变吸收率更高(P<0.05);在支气管镜下病灶变化方面,常规组患者支气管镜下病灶治疗有效率52.0%,介入组78.0%,介入组病灶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支气管结核给予支气管镜下介入辅助治疗,痰菌转阴率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支气管镜;辅助治疗;支气管结核;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杨志力.支气管镜介入辅助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125-126.
0引言
支气管结核指的是出现在气管、支气管等位置粘膜和平滑肌上结核病,支气管结核在临床上缺乏特殊表现,有着特异性低和发病缓慢等特点,表现较为复杂,容易有误诊和漏诊等问题出现,延误患者治疗时机,患者出现支气管狭窄、堵塞等病症,对患者生命健康有严重影响和威胁。有研究显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约40%左右患者容易并发气管支气管结核[1]。实验室检查患者痰液抗酸染色以阳性表现为主,传染性高,同时容易有溃疡、肉芽组织增生等病症,当前临床上在支气管结核方面治疗有非常高重视度,给予不同抗结核药物治疗,但是尚未取得理想治疗效果,甚至有肺功能严重受损等并发症出现,威胁患者生命健康[2]。本文选择近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结核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支气管结核给予支气管镜介入辅助治疗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结核患者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50例,男17例,女33例;年龄22-54岁,平均(36.2±3.6)岁,介入组患者50例,男18例,女32例;年龄23-54岁,平均(36.8±3.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病理学以及支气管镜检病情确诊;②不存在肺结核病史。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②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官病变;③精神疾病患者。
1.2方法
1.2.1常规组:常规组患者给予抗结核化疗治疗,分析患者检查报告,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肾上腺皮质激素。
1.2.2介入组:介入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支气管镜介入辅助治疗,选择BF1T260型支气管镜,24例患者给予冷冻治疗,其余26例患者给予球囊扩张治疗。
1.3观察指标。①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痰菌转阴情况,以《结核病分册》为标准。②影像学检查两组患者病灶吸收情况,以此评价治疗效果,显效:气管支气管狭窄消失,病变吸收超过1/2;有效:病变范围吸收不足1/2;无效:患者病变未改善或恶化。③支气管镜下评价两组患者病灶吸收情况,显效:病灶吸收超过2/3,气道通畅;有效:气道狭窄得到改善,病灶吸收不足2/3;无效:病灶未改善或恶化。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中所有试验数据均运用SPSS20.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其计量资料通过t来进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痰菌转阴情况。治疗前常规组和介入组痰菌阳性分别84.0%、82.0%,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常规组和介入组痰菌阳性分别50.0%、76.0%,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与介入组痰菌转阴率分别61.0%、90.5%,介入组痰菌转阴率更高(P<0.05),具体情况见下表1。
2.2两组患者影像学病变吸收情况。常规组患者影像学病变吸收有效率58.0%,介入组86.0%,介入组患者影像学病变吸收率更高(P<0.05)。
2.3两组患者支气管镜下病灶变化情况。常规组患者支气管镜下病灶治疗有效率52.0%,介入组78.0%,介入组病灶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
3讨论
支气管结核指的是结核病变位于支气管及黏膜等位置,患者疾病早期存在有支气管黏膜水肿和充血等表现,临床上以气喘、咳痰、胸闷等为主,疾病持续时间长,多出现在总气管、主支气管等部位,女性群体发病率更高。有研究表明,10%-60%肺结核患者会存在有支气管结核病症。支气管结核临床检查中采取影像学检查方式,诊断难度大,容易有漏诊等情况出现,延误患者治疗时机[3]。支气管结核镜在实际应用中相比于影像学检查,诊断准确率更高,安全可靠。一般支气管结核患者治疗以全身抗结核治疗方式为主,但是往往无法取得理想效果,有患者疾病无法得到有效治疗,患者治疗后仍存在有气管狭窄等表现,必须要给予患者更为有效治疗措施[4]。
当前支气管镜技术在支气管疾病治疗方面应用十分广泛,受到极高关注。支气管镜下辅助介入治疗,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有效措施,比如冷冻治疗、球囊扩张治疗等,冷冻治疗主要是通过破坏病变组织方式取得相应治疗效果,具体有即时效应、免疫效应、延时效应等,能够将组织内水分冷冻,起到破坏细胞结构作用,患者病变组织水分多,尤其在肉芽增殖型患者临床治疗中,临床治疗有效性会有明显提升,有患者可能会出现瘢痕狭窄期,这种治疗方式效果往往不是十分理想,需要与球囊扩张等方式结合治疗,球囊扩张术安全、便捷、高效,球囊扩张术在实际应用中能够使患者呼吸困难和急促等症状得到改善,实现对支气管再狭窄的有效控制[5]。
本次研究表明,在痰菌转阴情况方面,治疗前常规组和介入组痰菌阳性分别84.0%、82.0%,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常规组和介入组痰菌阳性分别76.0%、50.0%,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与介入组痰菌转阴率分别90.5%、61.0%,介入组痰菌转阴率更低(P<0.05);在影像学病变吸收情况方面,常规组患者影像学病变吸收有效率58.0%,介入组86.0%,介入组患者影像学病变吸收率更高(P<0.05);在支气管镜下病灶变化方面,常规组患者支气管镜下病灶治疗有效率52.0%,介入组78.0%,介入组病灶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
综上所述,支气管结核给予支气管镜下介入辅助治疗,痰菌转阴率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莉,卢志斌,肖阳宝,等.超细支气管镜在空洞型肺结核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9,24(3):534-537.
[2]王鹭.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护理体会[J].养生保健指南,2019,(15):233.
[3]李贝.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支气管结核的护理研究[J].健康前沿,2019,28(2):119.
[4]齐有环,杨冬梅.肺结核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临床护理现状[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9):294.
[5]曾秋红,张冬云,宋雪娴.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近期临床效果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5):148-1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