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评定、临床症状积分及肛直肠肌电测量。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评定、临床症状积分及直肠肌电测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3.33%及90.00%,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针刺;生物反馈;出口梗阻型便秘;临床疗效评定;临床症状积分;肛直肠肌电测量
本文引用格式:郑浩,王建民.针刺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6):203-204.
0引言
便秘不是一种单纯的症状,而是一种由多种疾病混合而存在的症状群,包含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延长、费力、粪便减少或干燥等,大多数患者会有排便不尽、肛门坠胀等其他不适症状,部分严重的患者甚至需要用手辅助或灌肠排便。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常常反复发做,难以治愈,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致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1]。目前治疗便秘方法较多,临床上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是很多药物自身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并且停药后有可能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2],例如蒽醌类中药及很多富含蒽醌类药物的中成药,虽然短期内可能会促进排便,但是长期服用疗效差,易导致如肠道黑变病等并发症,预后欠佳。通过针对性研究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纤维、水、运动等常规技术的效果并不理想,生物反馈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治疗过程常常比较漫长,患者往往难以坚持。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理论的不断推广,针刺治疗便秘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中西医结合对于便秘的治疗逐渐被人们所认同,笔者主要描述针刺结合生物反馈对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
1资料和方案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06月至2018年12月在我科诊断为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患者,共研究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35-65岁,平均(42.06±4.61)岁;对照组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27-68岁,平均(44.75±4.55)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4±1.2)年。两组之间的一般数据没有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符合2006年国际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S)-RomeIII中功能性排便障碍型便秘的诊断:1)包括以下两个或以上症状:a.至少25%的排便有费力挣;b.至少25%的排便为硬粪块;c.至少25%的排便有不完全排空感;d.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阻塞感;e.至少25%的排便需要用手辅助排便;f.每周排便少于3次。2)不用泻药软粪很少见。3)不符合IBS的诊断标准。4)诊断前至少半年内最近3个月有排便困难症状发作。
1.3纳入标准
符合出口梗阻型便秘诊断标准;年龄18-70岁,不限性别;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参与者需排除以下情况:
(1)患有全身性疾病或恶性肿瘤,如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呼吸和造血系统疾病等;
(2)涉及消化道的全身疾病,如神经肌肉疾病,内分泌及代谢功能疾病、系统性硬化症等;
(3)明确病因的继发性便秘;
(4)过去30天的急性胃肠疾病或相关手术病史;
(5)妊娠、哺乳期妇女;
(6)长期使用精神类药物;
(7)不能一直配合治疗,或者中途中断脱落者。
1.5治疗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嘱排空患者肠道内存在的粪便,然后选择左侧卧位;将电极放入肛门内,患者将体位调整为端坐位,观看患者治疗时的肌电曲线并指导患者学习及了解自身肛门括约肌、盆底肌群的活动情况,随后指导患者了解并学会腹式呼吸,以免腹肌活动干扰,再随着治疗的进行和语音提示,教导患者学习如何完成放松、快速收缩及持续收缩肛门外括约肌的活动,完成多次训练,以便患者在学习过程中全面掌握盆底肌的相应运动规律,从而开始每天的正常训练。根据选取的病人,患者的治疗方案均为神经肌肉电刺激+Kegel*6次,表面肌肉电刺激+Kegel*24次,1次/天训练,持续时间为30分钟/次,持续锻炼10天以后休息2天,接着进行第2个疗程,再休息5-7天,然后进行第3个疗程,每个疗程十次。
观察组在生物反馈治疗基础上,结合针刺辅助治疗。针刺的学位分别选取大肠之腧穴大肠俞、小肠之腧穴小肠俞、大肠募穴天枢、小肠募穴关元、胃之募穴中脘及近治左右相关穴位如建里、上脘、下脘、八髎穴等。具体针刺穴位需要全面参考患者实际情况,辩证论治,例如,对于气虚患者,需要增加膻中、气海,采用针刺补法,补益正气;对于肝肾亏虚者,需要增加足三里、三阴交,采用针刺补法,补益肝肾。1次/天,针刺治疗,持续时间30分钟/次,治疗疗程与对照组完全相同。临床观察指标:评价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评定、临床症状积分及肛直肠肌电测量。
1.6观察指标及临床疗效
1.6.1临床疗效评定
治愈:2天以内可以排便1次,质地稀软成形,排便通畅,无相关腹痛等并发症,短期内未见复发,排便尚规律;
好转:3天以内可以排便1次,质地软而成形,偶见前段稍干,排便欠通畅,但较治疗前改善;
未愈:症状无明显改善。
总有效率=(治愈人数+好转人数)/总病人数×100%
1.6.2临床症状积分
(1)肛门坠胀:症状经常有为2分,偶尔有为1分,没有或消失为
0分;
(2)两次排便间隔时间:>72小时为1分,24~72小时为0分;
(3)每次排便时间:>30min为4分,10~30min为2分,<10min为0分;
(4)便感:排便不畅,不能完全排空大便为4分;排便困难,需
要2次或2次以上才能排空为2分;排便顺畅,1次即可排空为0分;
(5)排便方式:排便困难,难以排出大便,经常服用各类泻药或使用开塞露为4分;排便困难,用力排便可以排出,偶尔服泻药或使用开塞露为2分;排便顺畅,不需要用泻药或开塞露为0分。
1.6.3盆底Glazer评估
Glazer评估以南京伟思公司提供的生物刺激反馈仪的软硬件为平台,在7分46秒的时间内,通过观察盆底肌群在进行一系列放松、快速收缩、持续收缩和放松运动时产生的肌电信号,通过肌电图的结果来评估盆底肌的功能状态。
1.7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实施数据处理,直肠肌电测量及临床症状积分用(±s)表示,行配对t检验和秩和检验;临床疗效评定用%表示,行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评定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人数为27例,对照组总有效人数19例,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如表1。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临床症状积分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如表2。
2.3治疗前后直肠肌电测量测定对比
治疗后盆底表面肌电主要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生物反馈疗法本身属于心理治疗的范畴,主要是基于条件反射,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有效反馈,通过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训练,从而使患者盆地肌群的自我控制能力得以提升,并在后期长时间的依从性训练过程中,使患者盆底肌群功能逐渐恢复。自1987年Gijs[3]首先使用生物反馈技术治疗盆底综合征,发现有显著效果开始,生物反馈治疗就逐渐在国内外得已运用,该方法通过电子仪器监测人体生理或病理变化,在生物反馈仪器上把结果以曲线或图表的形式表达出来,让患者简单明确地观察或听到相应生理和病理变化的意义,从而做出不断调整,通过“动作-反馈-学习-再动作”的循环过程,建立盆底肌群的正常收缩协调运动,最终形成正确的排便反射机制,这样长期训练不仅可以取得较好疗效,而且对自身盆底肌群的损伤小,副作用少,所以生物反馈疗法被医学治疗所推荐,与常规药物及手术治疗相比有明显的优势[4]。但是生物反馈也有相应的缺陷,生物反馈治疗相对治疗疗程较长,花费费用较高,依赖于患者依从性等不足之处。
针刺通过在相关穴位施针,结合经络腧穴理论,可以使气血上行,并提升自身的肌肉收缩能力,使得血液循环得以改善,从西医水平来说针刺穴位可以兴奋对应的胃肠平滑肌,可以增强胃肠蠕动从而提升动力,最终使患者排便状况得以改善。[6]针刺治疗便秘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起效快,成本低,但远期疗效不理想。目前,针刺治疗便秘的中西医诊断、分类和疗效评价的标准不统一,缺乏对疗效判断的客观依据,针刺选穴也缺乏规范性。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借助现代医学的检测手段和疗效评估方法,从来促进临床治疗与观察。对于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针刺配合生物反馈治疗能够充分表现两种组合治疗方式的优势,针刺可以有效改善生物反馈治疗的远期疗效,而生物反馈疗法可以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使得针刺疗法的临床疗效得以全面巩固,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通过相关研究[7-8]来看,针刺配合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具有明显疗效。
本实验通过观察和收集两组患者的症状及数据,得出结论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评定、临床症状积分及肛直肠肌电测量均显著优于单纯使用生物反馈疗法的对照组患者(P<0.05)。从而得出采用针刺配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临床疗效更显著,对于以后相关疾病具有参考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林细州,陈艳,陆小峰,等.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与生物反馈治疗在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7):2851-2854.
[2]Zheng C H,Huang G Y,Xu X H,al.Electro-acupuncture with different current intensities to treat functional constipation:a 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Trials,2013,(14):344.
[3]Gijs B,Han C,Kuijpers MD.Treatment of the spastic pelvic floor syndrome with biofeedback[J].DisColonRectum,1987,30(2):108-111.
[4]Steve H,Kenneth R,Jones Y,et al.BiofeedhaekTreatment of Constipation一A Critieal Review[J].Dis Colon Reetum,2003.
[5]尹多晓.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及其机理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4):422-423.
[6]吴海燕.针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8,01(16).
[7]钱雄杰,张金炎,曹红波.针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5,3,23(3):214-217.
[8]张天武.电针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的疗效观察[J].社区中医学,2018,34(10):121-1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