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在院前急救护理过程中应用风险防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自急救站的院前急救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对应护理风险防控管理以及常规护理管理,各50例,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以及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风险防控管理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抢救的成功率,确保急救工作快捷、准确、安全。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风险防控
本文引用格式:刘春蕾,王迎春.院前急救护理的风险防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5):330-331.
0引言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进程的快速推进,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及精神需求日益增长,对于健康及健康管理有了新的认知和需求。就国内外院前急救存在的护理风险,分析其影响因素,列出高效、实用的防范措施,以降低院前急救护理差错发生率,从而提高院前急救工作效率。
院前急救是指对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病人在到达医院之前的医疗救护。是救护的首要环节,决定患者转归及预后。院前急救工作场景多变、救援任务复杂,病人病情变化快,护理为高风险因素,极易发生纠纷。有效地防范院前急救护理风险是降低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重要手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统计来自急救站的院前急救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管理后)和对照组(管理前)各50例。管理前组患者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2~80岁,平均55.5岁;管理后组患者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5~79岁,平均56.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不大(P>0.05)。
1.2风险管理方法
管理前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管理后组对于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及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实施护理风险防控管理[1-3]。
1.2.1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规范各种急危重症的院前急救处置及突发事件处理流程,加强调度人员的调度指挥能力,充分掌握辖区内交通道路情况,根据要求询问病人病情、地点及联系方式等,同时安排救护车迅速出诊,并给予现场指导自救与互救。完善上请下达制度,规范报送制度,健全各项工作应急预案。
1.2.2加强职业风险防范意识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国家有关医疗法律法规,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护士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对风险的预见性,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5-6]。有助于提高集体的安全意识,减少出错率[4]。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抢救的同时要注意自我防护,接触性治疗时戴手套、口罩,加强手的消毒卫生。对有暴力倾向的患者或家属,注意保护自身安全,救援现场至少有两名及以上工作人员在场。当其表现出不理智行为时,应及时寻求支援并找上级领导帮助解决,避免与其发生冲突。及时提出整改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医护驾人员及担架工应当运用力学知识中的省力原则搬运患者,减轻腰部的承重,进而减少损伤[1]。医护人员出诊时穿反光衣有警示作用,穿皮靴防止踝扭伤。
1.2.3急救设备、药品、急救车辆风险防控管理
院前急救具有紧急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常出现急救药品和仪器设备及车辆出现缺失和损坏的情况,为防止上述院前急救风险事件发生,加强院前急救医护驾人员保持设备物品及车辆完备状态,设备定点、定人、定责管理[7-8]。
1.2.4医护驾人员急救技术规范管理
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及诊疗常规。提高院前急救诊疗规范,避免医疗差错事故。加强院前急救人员培训,完善工作流程,提高急救人员的综合素质[9-10]。对院前急救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及业务学习,包括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比武,以赛促练。
1.2.5意外事故及特殊事件安全风险管理
急救中心承担应对突发事件、院前急救、长途及院际间转运等高风险任务,意外事故不可避免,严格要求医护人员遵循各规章制度,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对特殊事件及患者做好记录归档,以备查询[11-14]。
1.3评价标准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及满意度评价。
1.4统计方法
利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2检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以及满意度评价等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以及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小结
院前急救工作中,急救人员的专业职业素质欠缺、患者疾病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规章制度执行不力、社会环境的局限性等多种因素影响,致使护理风险的发生或埋下隐患[15-17]。加强院前急救、急诊护理风险的管理,提升急救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沟通能力,培养其高度负责的责任心,提高职业素质和法律素养,监督其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做好急诊的护理质量控制以及急救物品、设施的准备及维护,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抢救的成功率,确保急救工作快捷、准确、安全。
参考文献
[1]姚莉.护理风险管理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健康前沿,2019,28(2):183.
[2]宗雨睛,彭飞.院前急救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进展[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6,23(9):879-882.
[3]晁丽杰.风险管理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5(32):113-114.
[4]Brubacher JR,Hunte GS,Hamilton L,et al.Barriers to and incentives for safety event reporting in emergency departments[J].Healthcare Quarterly,2011,14(3):57.
[5]顾红樱.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相关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3):258-259.
[6]陈晓琴.院前急救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探讨[J].全科护理,2012,10(1):251-253.
[7]刘海燕.护理风险管理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3):152-153.
[8]郭淑敏,王志伟.护理风险管理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25):5299-5300.
[9]陈小明,叶舒展,徐凤珠.护理风险管理对急诊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报,2015,36(12):1823-1825.
[10]缪薇菁.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54(9):102-103.
[11]黄永义.院前急救医疗纠纷原因及防范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27(3):156-157.
[12]周红勤.浅谈基层医院的院前急救管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0):138-139.
[13]贺银丽,扈学琴.急危重症病人院内转送的安全管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15(1):175-176.
[14]陈俊芬.院前急救的安全隐患与护理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2,7(4):188-189.
[15]刘小红,俆小文,沙银娟,等.模拟出车现场对提高急诊护士院前急救能力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1,25(3):121-122.
[15]刘劲松,张勇燕,何迪辉,等.院前急救中的隐患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163-165.
[16]高永霞.院前急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3):254-255.
[17]商霞芳,朱妮琴.院前急救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2):21-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