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的价值评价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2 09:46: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析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04月至2018年08月我院接诊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抽签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1例。研究组保守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就诊(服药、检查)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提高就诊依从率,规避安全事件,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优质护理;保守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杨秀娟.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的价值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290+294.

0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最严重急性心血管疾病,欧美国家民众发病率较高,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死于心肌梗死,现阶段我国因城镇化、工业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使得国民患病率急剧递增且呈现年轻化趋势,给其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保守治疗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常用治疗方案,为更好地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维持心脏功能、改善心律失常相关症状,多数医院于患者就诊时辅之护理干预,借助专业化医疗操作处理现存及潜在健康问题,在缩短疗程,减轻医患负担的同时帮助患者提升整体健康水平[1]。本文旨在分析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04月至2018年08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抽签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1)和对照组(n=41)。研究组男26例,女15例;平均年龄(65.5±2.4)岁。对照组男24例,女17例;平均年龄(65.7±2.6)岁。两组资料可比(P>0.05)。

1.2研究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妥善安置患者,改善病房环境,遵医嘱给药,协助做健康检查,遵医嘱调整护理方案。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①主动起立迎接患者及家属,护送至病房途中介绍医院概况,分发住院须知,通知住院部医护人员准备单元床,通风消毒,调节室内温湿度及光线;入室后介绍同病房病友,告知呼叫铃使用方法及作息时间。②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安抚紧张情绪;与家属沟通,准确把握患者症状、自理能力、临床表现,告知家属患者承受的压力,协调探视时间,给予支持;与患者沟通,通过正面说理、劝导、安慰、解说帮助排解负面情绪,鼓励表达主诉,开展临床护理服务时适时讲解,耐心倾听,尽可能满足其合理诉求;传授情绪调节技巧,给予音乐疗法。③为患者及家属普及疾病知识,定时开展病友会及健康讲座,分发健康手册。④嘱咐卧床静养,取舒适体位-头低脚高位、半卧位,忌左侧卧位;实时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严密监测心率和心律变化,专人看护,安放监护电极前清洁皮肤,定时更换电极,观察皮肤有无异样(发红、发痒),必要时给予抗过敏治疗;呼吸困难或发绀者给予吸氧治疗,注意清除口鼻腔异物,保证口腔清洁,早晚为患者擦拭按摩肢体,协助更换衣物及床上用品。⑤科学饮食,忌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忌酒。⑥遵医嘱给药讲解药物功效及有无副反应,加强看护,并告知自行停药减药的危害。此外,出院时分发健康指导手册,定时通知复诊。

\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就诊期间服药、检查依从率及安全事件发生情况(皮肤受损、交叉感染、晕厥、休克)。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9.0处理数据,用t、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就诊依从率。研究组服药、检查依从率分别为95.1%(39/41)、100.0%(41/41)均高于对照组80.5%(33/41)、90.2%(37/41),差异显著(χ2=4.100,P=0.043;χ2=4.205,P=0.040)。

2.2安全事件发生率。研究组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指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诱发的心肌坏死,以过劳、情绪过激、暴饮暴食、寒冷刺激为主要病因,随病情进展可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症状,危及患者生命。心律失常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多数患者就诊时接受保守治疗虽能维持生命,但因认知度过低加之缺乏规范化护理干预,影响治疗效果及就医体验。优质护理作为常规护理的延伸,坚持患者主体地位,综合多项护理措施以满足患者多元化需求,即在科学理论及护理诊断的指导下,按照事先制定的干预措施,根据病情恢复及进展情况因人因时因地施护,在预防并发症及恶性事件的同时促进患者恢复心理和生理功能[2]。实践证实,研究组检查、服药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即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保守治疗期间辅之优质护理,全面统筹患者自入院至出院全部医疗事宜,微笑接诊可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健康教育能提高认知,心理疏导利于营造益于健康的身心状态,饮食干预保证营养支持,临床监护可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实时调整护理方案可保证护理措施的科学性及严谨性,安全用药可帮助稳定病情,防范恶性事件,安全高效。总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瑶.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1):235-236.
[2]冯克坤.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的影响[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7,15(3):111-1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20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