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应用西药所致不良反应与不合理用药相关性的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2 09:33: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西药所致不良反应与不合理用药的相关性,以期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降低药物性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所发生的22例药物应用后不良反应案例为分析对象,统计其中不良反应中受累部位或器官、反应程度、具体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药物种类等。结果①22例次西药所致不良反应案例均因西药用药不合理所致,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②22例不良反应患者严重程度分级:1级9例(40.91%)、2级5例(22.73%)、3级2例(9.09%)、4级2例(9.09%)、5级2例(9.09%)、6级2例(9.09%)。③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西药使用次数过多5例、溶媒使用不当6例、药物配伍禁忌3例、使用方法不合理3例、药物剂量过量5例。④药物种类:抗生素7例、抗心血管疾病药物5例、抗肿瘤药物4例、内分泌系统及循环系统治疗药物2例、血液系统疾病治疗药物4例。结论西药所致不良反应几乎都是因为不合理用药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皮肤系统、消化系统受累风险最高,与药物使用剂量、方法、溶媒等多种因素直接相关,特别是抗生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率最高,要高度重视。

关键词:西药;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相关性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刘兆芹.应用西药所致不良反应与不合理用药相关性的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5):249-250.

0引言

天然药物提制或使用化学方法合成的药物称为西药,西药种类非常繁多、数量极大,临床应用范围广泛、频率高,也是目前临床上疾病防治的主导药物类型。药物不良反应则是人体用药后发生的与药物药性相关的一系列有害反应,不良反应也是影响用药安全性的重要因素[1]。数据统计发现我国2014年约发生了52万次药物性不良事件,其中82%是西药所致的[2]。有效规避西药所致的不良反应非常关键,也是临床安全用药的基本保障。用药不合理必然会导致患者用药后难以获得预期疗效,甚至是发生不良毒副作用[3]。现就我院22例次西药不良反应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详细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所发生的22例药物应用后不良反应案例为分析对象,资料信息完整。

1.2研究方法

①依据《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对22例次西药所致的不良反应事件进行分析,归纳不良反应中受累部位、反应程度、用药不合理情况、药物种类等。②不良反应程度分级: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程度的分级标准进行划分,1级反应:不良反应轻微,停药后不良反应消失,不用对症治疗;2级反应:中度不良反应,需对症处理,但不影响疾病正常治疗;3级反应:不良反应严重,需对症处理,住院时间延长,但不遗留永久性系统损伤;4级反应:不良反应非常严重,住院时间延长,会遗留永久性损伤;5级反应:出现的不良反应危及生命安全;6级反应:因不良反应发生而致死。

2结果

①22例次西药所致不良反应案例均因西药用药不合理所致,不良反应累及中枢神经系统12例(54.54%),表现为头晕、头痛、嗜睡、失眠等;累及皮肤及附件5例(22.73%),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皮疹、血管性水肿等;累及消化系统5例(22.73%),表现为腹痛腹泻、反酸、呕吐、食欲不佳等。

②22例不良反应患者严重程度分级:1级9例(40.91%)、2级5例(22.73%)、3级2例(9.09%)、4级2例(9.09%)、5级2例(9.09%)、6级2例(9.09%)。③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西药使用次数过多5例(22.73%)、溶媒使用不当6例(27.27%)、药物配伍禁忌3例(13.64%)、使用方法不合理3例(13.64%)、药物剂量过量5例(22.73%)。④药物种类:抗生素7例(31.82%)、抗心血管疾病药物5例(22.73%)、抗肿瘤药物4例(18.18%)、内分泌系统及循环系统治疗药物2例(9.09%)、血液系统疾病治疗药物4例(18.18%)。

3讨论

临床上现阶段疾病防治主要还是采用西药,但实践发现在西药防治疾病的过程中会因患者个体因素、药理因素、给药方法等干扰而诱发不良反应,一方面会降低西药治疗的预期效果,另一方面会损伤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4]。西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用药不合理,在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及临床用药规范的前提下几乎不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5]。临床上所见的不良反应案例多数为1级、2级反应,整体反应程度不是太严重。本组22例不良反应患者中1级9例、2级5例,占比63.64%。同时不合理用药导致不良反应事件中的不合理情况主要体现在药物剂量、用药方法、溶媒不当及配伍不合理等方面。另外,本组数据分析发现不良反应的西药中又以抗生素为主、抗心血管疾病及抗肿瘤药物为主。着重说明抗生素临床应用不合理现象非常严重,也使得临床耐药性显著增加。抗生素的种类数不胜数,不同类抗生素使用剂量、频率、时间间隔等都明显不同,用药过程中任意加减剂量或频率都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溶媒种类也很多,不同溶媒的理化性质不同,不同西药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溶媒,才能提高药物稳定性,否则会导致药物失效、沉淀,诱发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西药所致的不良反应与临床不合理用药关系密切,要加强临床用药合理性的监督,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参考文献

[1]林燕飞.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引起不良反应的情况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9):3522-3523.
[2]孙宽.西药不良反应报告中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3):258-259.
[3]计文芳.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用致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8):155-156.
[4]张雨秀.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情况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3):150.
[5]姚咏梅.临床应用多种西药的不良反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5):195-19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19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