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优质护理在血液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分析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1 17:00:1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血液内科病房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血液疾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血液疾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感染以及出血的发生情况,以及整体的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感染以及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以及医生对相关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更佳,各项组间差异对比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内科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升护理安全性,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常规护理;优质护理;血液内科

本文引用格式:张盈,张艳芳.优质护理在血液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分析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319+321.

0引言

血液内科是医院中的重要科室之一,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血液内科的临床护理质量也在不断提升[1]。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在血液内科患者治疗中的实施强调了“与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充分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重视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降低护理成本,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血液内科病房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20-71岁,平均(32.3±1.1)岁;淋巴瘤患者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12例,血友病患者12例,低钾血症患者4例;研究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21-72岁,平均(33.1±1.2)岁;淋巴瘤患者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13例,血友病患者11例,低钾血症患者4例;患者均无精神异常情况,且无家族精神病史;患者无其他系统性疾病;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对比研究中关于对比两组的要求。

1.2方法。对照组血液疾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根据患者基本情况为患者安排床位,介绍患者治疗中的注意事项以及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按照医嘱要求实施各项护理工作;研究组血液疾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①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患病后会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情绪,常见的主要有焦虑抑郁、健康以及恐惧等,不良情绪的严重发展对患者临床治疗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主要担忧的问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类问题,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与患者沟通过程中保持态度亲和、面带微笑,拉近自身与患者之间的距离;②优化治疗及护理环境,传统病房中的环境大多以白色为主,整体氛围较为压抑,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优质护理实施中需要对病房环境进行优化处理,在治护环境内适当放置绿植,调整好病区的温度、湿度,定时开窗通风,提升患者治疗的舒适性。③提升健康教育质量,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提升对患者健康教育的质量,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选择相适合的健康教育方式,可通过照片、视频以及动画的方式提升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接受效果,确保患者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及护理工作,降低治疗中各类不良情况的发生,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

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感染以及出血的发生情况,分组计算发生率后进行组间对比;详细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医生对护理配合的满意情况以及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分组计算各项占比后进行组间对比[3]。

1.4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中所有统计数据均通过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计算分析,均数±平方差代表计量资料,对比检验值为t;百分比率(%)代表计数资料,检验值为χ2,对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感染以及出血的发生情况。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感染以及出血的发生率为,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感染以及出血的发生率为,研究组患者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

 

2.2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质量。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医生对护理配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各项组间差异对比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

 

3讨论

血液内科的疾病相对来说都比较严重,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了解及掌握程度不佳,认为血液疾病的治疗难度比较大,认为属于绝症,患者患病后很容易出现严重的恐惧、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治疗及康复的信心较差,不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在血液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处理,其在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实施相适合的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丰富健康教育方式,为患者带来新鲜感,积极主动的接受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治疗及护理工作的配合程度[4]。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提升同理心,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充分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为患者提供全面、科学、专业的护理服务,拉近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感染及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度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医生对相关护理配合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对于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血液内科治疗中优质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降低患者治疗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健康教育质量。

综上可知,优质护理在血液科患者治疗中的实施对于护理安全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薛晓芬.优质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化疗焦虑抑郁情绪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影响[J].大家健康旬刊,2016,10(3):255-256.
[2]丁丽萍,姜毅,杨爱英.血液内科急诊患者的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209-209.
[3]康岩.优质护理应用于病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9):7819-7819.
[4]李戎霞.探讨新形势下优质护理在内分泌科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606-60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18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