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循证护理在社区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1 12:37:3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循证护理是科学的护理模式,通过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按照不同的实际临床状况,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和科学方法进行循证护理问题的确认,这对高血压患者的意义是重大的。

关键词:循证护理;高血压;血压控制

本文引用格式:朱燕.循证护理在社区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299+315.

引言

调查发现,中国35岁以上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已达54.2%。只有大约20%的患者接受了治疗,只有6.4%的患者真正控制了血压。到2035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数量将可能到达二十亿这些年来,中国总体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的生活消费水平都普遍升高,随之社区高血压病率也逐年上升,患者经历久治难愈的病情,还要接受长期的治疗和护理。若是没有很好地有效控制,疾病可能还会引诱心肌梗死、猝死等情况发生,严重的威胁患者生命。这种情况还可能造成患者精神过度紧绷、焦虑等情绪,甚至导致抑郁症、产生自杀行为等事情发生[1]。这时候日常的护理成为了高血压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对此,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已经变成了日常护理(特别是社区护理)的一大重任。如何更加科学的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日常护理,降低高血压患者附加心理疾病的可能性,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们通过随机抽查分组的方式(无视性别、年龄等无差别差异)(P>0.06)。对照组男女性比例为33:31;年龄组界限为39-80岁,平均(59.2±6.4)岁;病程为11个月至5年,平均(3.21-2.98)年。观察组组内人数为84人;年龄组界限为35-65岁,平均(49.4±5.6)岁;患病时间为11月至8年,平均病程为(5.4±2.3)年。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经检查均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完整,方便追踪随访;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脏系统疾病者;②伴有神经系统疾病,认知功能障碍者;③护理依从性差者。

1.3护理方法。参与研究的所有研究对象都得到常规的药物治疗控制,与此同时得到科学的营养方面支持,对照组护照日常的护理,其主要工作内容为发放相关的健康高血压宣传资料,包括如何服药、如何合理健康饮食、还有相关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宣传指导[2]。对于参与研究的研究对象先接受全面的观察及诊断,再结合原先的病例及病症情况,据相关的调查分析结果,纠出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有药物超量服、少服、并发症预防护理、心理护理等问题。再研究出现的问题按照循证支持护理进行一一改进。用药指导:主动与患者沟通,采用平和的语言、有效的沟通技巧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结合其性格特点、文化程度选择有效的教育方式,告知患者不同高血压药物的药理作用、具体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配伍禁忌、擅自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的危害,对于年老、记忆力差的患者,在每种药物上添加标识。一般高血压治疗中都是首选单一药物治疗,但是当一种药物无法控制好血压时,就需要考虑使用两种或是多种药物进行联合控制,或单独一种药物副作用较大时,为减少副作用对身体的影响,建议患者可以合理联合药物进行调节,减少药物彼此间的副作用。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科学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忌油腻、辛辣、刺激等食物,戒烟戒酒。同时科学规律运动,指导患者根据自身喜好选择有氧运动方式,如慢走、打羽毛球、太极拳、五禽戏等,1周锻炼3次,1次30 min,训练强度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增加,提高自身免疫能力。掌握诱发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日常生活中加强防护,对于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不高的患者加强疾病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建立正确对待疾病的认知行为方式。心理护理:对于伴有明显“焦虑、抑郁”等患者,引导患者倾诉,在了解其心理问题的基础上给予疏导。如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引导家属在患者疾病控制中做好督促工作。利用QQ或微信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患者可以在群中交流疾病治疗及防护经验,同时可以通过交流缓解心理不良情绪。指导患者掌握情绪放松疗法,如注意转移法:引导患者专注做某件事时,思维跟随事情进展而不断转换,屏蔽内心病态思维;如腹式呼吸法:患者保持仰卧位,左右手分别置于腹部、胸部,用力吸气、缓慢呼气,每次训练5 min,早晚各1次;如冥想训练法:播放柔美轻音乐,引导患者思维跟随音乐节奏而展开联想,将自身置于大自然中,感受内心的宁静。在研究同时要注意与研究对象家属进行按时联系,分享治疗结果及复诊建议等多种方式检测了解研究对象的最新实时病症情况。了解阶段为3-12个月的约谈,平均随访(5.2±2.7)个月。

1.4观察指标。①通过研究对比两组血压控制情况,血压控根据舒张压的降低情况为指标,无效:舒张压未有明显改善或降低少于25 mmHg;尚可:舒张压降低5-35 mmHg。eerie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与抑郁情况进行评价,以此判定患者心理状态。SAS焦虑量表中,如测评分高于50分,则患者属于焦虑症(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量表得分为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③采用自制百分制问卷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度,≥60分表示满意,<60分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1-不满意率。

1.5统计学分析。运用EPIDATA进行审核后的数据录入,再使用SPSS统计分析,计算材料采用(±s)显示,率采用百分比显示,统计方法采用q检验、y检验,a=0.045。

2研究效果

2.1通过一级血压药物的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对比组和观察组一级血压药物干预控制总分比分别为76.1%和62.9%,对照组的比例高于观察组。

2.2通过 SAS 与 SDS 自评分情况比较。其结果显示出, 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 SAS 自评分、SDS 自评分分别为(37.4±5.4)、(31.9±3.4)和(39.7±6.3)、(49.1±6.4),观察组研究对象评分情况均低于对照组。

2.3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满意结果分析。分析结果显示, 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 68.1% 和83.2%,观察组的患者对象满意度低于对照组。

3结论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循证护理是科学的护理模式, 通过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按照不同的实际临床状况,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和科学方法进行循证护理问题的确认, 这对高血压患者的意义是重大的。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疾病, 其适应期较长,但其并发症十分严重。例如,高血压突发事件可能对生命有一些严重的隐患。循证护理能够对这些问题科学且针对性的解决,不仅是医疗期间,在出院之后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可以证明循证护理对患者的实际效用是高于普通护理的 [3]。

循证护理的出现和发展是现代医学的产物。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护理解决方式,能够为患者提供科学的、针对性的护理。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研究对象一级血压药物干预控制总分比效分别为 74.1% 和 83.2%,研究对象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lt;0.06),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循证护理是有效于高血压护理当中的,按照发现的循证效果,制订出科学且针对性抢的护理方案,以实际情况作为依据,通过护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对照,从中找到对患者产生良性作用的护理效果。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比较中,观察组研究对象评分情况均低于对照组患者、SAS 与SDS 自评分情况比较中,观察组研究对象评分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因对此,应提示患者管制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通过身体锻炼和心理辅导保持良好的身心情况。例如,我们可以采取、内部分享疗法等多种形式活动,有助于我们治疗各种心理疾病,例如抑郁症、精神焦虑病症及孤单感等。通过调查问卷显示,观察组研究对象满意度低于对照组,表明对护理工的满意度影响人们的治疗状况,良好的护工与病患关系有助于病患的治疗。

\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模式符合现今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患者现不安的现状,具有科学性和提高护理服务的有效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岳云霞 , 刘志强. 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5(23):131-132.
[2]居萍. 循证护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2(32):45-46.
[3]朱娜, 朱静. 循证护理模式干预社区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96(92):23-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13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