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体外干扰素释放试验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意义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30 13:10:4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干扰素释放试验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意义。方法选自我院结核科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脑膜炎患者中选取的4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在另选取40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体外干扰素释放试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脑脊液抗结核抗体、抗酸染色、培养、PCR以及PPD试验。比较两组患者在体外干扰素释放试验的确诊情况以及不同试验中观察组所呈现的检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相较对照组更加准确有效;观察组患者在体外干扰素释放试验中的敏感性、准确性明显高于其他的试验方式,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干扰素释放试验是一种极为有效快速的检验方式,对于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有效诊断具有现实意义,为后期诊断治疗提供了极为有效的数据基础,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体外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意义

本文引用格式:魏连存.探讨体外干扰素释放试验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5):100-101.

0引言

脑膜炎是常见于结核科的严重疾病,一般其中近80%都是属于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工作中多见于机体脑组织结核杆菌感染机体免疫力低下,炎症刺激脑组织损伤神经功能障碍出现不适反应现象,患者随着病症深入进程可能出现断续性头痛,并且可能出现不规则低烧并伴随有盗汗的情况,严重可能出现癫痫、斜视等病症,并且此类病症还具有极强的复发性和致死性,这对于患者以及家庭都是极为严峻打击[1]。结核性脑膜炎病症对于患者身心压力极大,并且治疗需要多种药物联合用药,治疗疗程与周期漫长,极其需要定期复查,因此能够早期进行诊断并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病况,对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肌体,拥抱正常生活具有现实意义[2]。本次研究即使用了体外干扰素释放试验对结核性脑膜炎进行有效诊断,并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成效,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我院结核科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脑膜炎患者中选取的4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在另选取40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18~51周岁,平均(34.5±8.46)周岁,28例化脓性脑膜炎,12例病毒性脑膜炎;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9~49周岁,平均(35.9±8.70)周岁。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均符合结膜性脑膜炎的诊断。(2)实验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行。(3)患者以及家属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精神异常难以沟通患者。(2)哺乳期妇女。

\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体外干扰素释放试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脑脊液抗结核抗体、抗酸染色、培养、PCR以及PPD试验。试验过程:(1)将患者晨起空腹状态进行静脉血液采集,将其混合摇晃、颠倒均匀后放置于37℃培养皿中进行培养,培养时长为22 h,有效培养后进行离心处理,使用ELISA方式进行有效的检验干扰素水平,当对照管≥14 pg/mL时,则为阳性。(2)脑脊液抗结核抗体:将患者脑脊液中的沉淀物放置于培养皿中进行有效观察菌体变化。(3)脑脊液抗酸染色试验,对患者血清进行有效离心操作后,使用沉淀物质放置于玻片,通过染色、脱色、再染色以及水洗后,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3-4]。(4)其他试验均使用均参照基本试验操作流程。

1.3效果判定

收集两组患者不同实验所得的各项数据,并进行有效分析。

1.4统计学方式

本次实验所有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处理计算,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准,说明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

2结果

2.1两组患者检验确诊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通过体外干扰素释放试验后,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统计结果详见表1。


\
 

2.2观察组患者不同试验检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在不同试验中的检测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在体外干扰素释放试验中的敏感性、准确性明显高于其他的试验方式,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统计结果详见表2。

\

 
3讨论

结核性脑膜炎病症是对于患者中枢神经具有严重影响的病症,常见于小儿之中,具有发病快、病况急、病症变化快速、死亡率高的特点。在现代医学发明抗结核药物之前,患病后多数只能坐以待毙,但现如今预防和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方式越发专业有效,致使发病率和治愈率都有所改善,并且能够早诊断、早治疗,多数患者都能够尽早痊愈[5]。

目前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多数依靠临床病症以及脑脊液的检验结果,但部分患者,例如儿童取脑脊液相较困难,并且敏感性和特异性也有所欠缺。因此体外干扰素释放试验就此而生,相对脑脊液取样单纯静脉血取样就便利很多,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并且本次研究所得,采用此类方式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虽然特异性有所欠缺但差异不大,能够有效的判断结核性脑膜炎病症。加之此类方式试验结果是一个定项划分,相对显微镜检验判断更加稳定准确,能够有效减少失误的发生[7-8]。

综上所述,采用体外干扰素释放试验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具有现实意义,可以在临床之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钱福初,何建方,沈轶群,等.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8(5):1037-1038.
[2]母发光,谭泰昌,李毅,等.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J].临床儿科杂志,2017,33(3):214-216.
[3]邓雯秋,赵贺红,钟册俊,等.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辅助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7,5(9):577-601.
[4]谢莉,杜凤娇,杨新婷,等.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活动性结核病的辅助诊断价值研究[J].国际呼吸杂志,2018,38(3):169-173.
[5]金向红,邵先兵.基于细胞体外培养的干扰素释放试验对结核性胸膜炎辅助诊断的意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5(21):3094-3095.
[6]程巧菊,许苔希.干扰素γ体外释放试验在儿童结核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5,8(2):478-479.
[7]Faguang MU,Hailan HE,Taichang T,et al.The value of 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s in the diagnosis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in children[J].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s,2015,6(Z7):217-219.
[8]Luca MC,Petrovici CM,VâţăA,et al.Gamma interferon testing in blood and cerebrospinal fluid--rapid method for the diagnosis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J].Rev Med Chir Soc Med Nat Iasi,2008,3(14):45-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07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