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接收的患者88例,按照患者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将先就诊的44例患者定为对照组,后就诊的44例患者定为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患者护理治疗有效率、对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较高,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患者护理依从性,提高患者护理治疗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效果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云素珍,薛江燕.优质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285-286.
0引言
口腔颌面部损伤是外科门诊常见的一种疾病,大多数患者由于受到疾病影响,均存在不良心理状态,致使患者在就诊过程中依从性较差,从而增加了护理难度,并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受到影响。所以应提高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护理水平,通过良好的护理干预,及时帮助患者改善不良心理状态,使患者能够拥有良好心态接受治疗,确保治疗效果。为此,本次研究详细分析了优质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收治的88例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中有男24例,女20例,年龄25-68岁,平均(46.5±3.1)岁。对照组患者中有男23例,女21例,年龄26-68岁,平均(47.0±3.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较小,经计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做好患者门诊环境护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发放健康手册,给予常规用药及饮食指导,做好患者口腔清洁及并发症预防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①首先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沟通技巧及综合素养,使护理人员能够时刻保持主动及热情的护理态度接待每一位患者;②加强日常护理工作的管理规划,真正做到每个岗位细分化及责任制,确保患者在就诊期间随时能够享受良好的护理帮助[1];③加强门诊环境护理:确保门诊环境干净整洁及温湿度适宜,给予患者安静舒适的就诊环境;④心理护理:对就诊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及时掌握了解,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更多的安慰鼓励,并将不良心理状态对康复效果的负面影响告知患者,提高患者情绪自控能力,最大限度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2];⑤健康教育:在就诊大厅播放疾病相关影像,患者就诊过程中为其详细讲解与口腔颌面损伤及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和积极配合护理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度及护理依从性。⑥饮食干预: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并指导患者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告知患者每次用餐后采用淡盐水进行漱口,确保口腔清洁,避免感染发生。
1.3观察标准。采用汉密顿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总计24项,评分越高表明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将两组患者护理后对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评分,每项分值为10分,得分越高表明各项指标越好。
1.4护理效果判定。以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判定护理治疗有效率,显效=护理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疾病得到良好治愈;有效=患者心理状态和疾病均有所改善;无效=患者上述指标同治疗前相比均改善较差。护理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并且通过(±s)和n(%)描述两组计量、计数数据,行t和χ2检验,两组数据差异在统计学上显着,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计量资料对比。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对比差异较小(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均得到明显改善,两组评分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计数资料数据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其结果达到了97.7%,而对照组患者护理治疗总有效率仅为86.4%,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两组计量资料对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同对照组患者数据相比均存在显著优势,经计算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3。
3结论
口腔颔面部属于人体重要组成部位,其承担着重要生理功能,当口腔颌面损伤后会导致患者出现吞咽功能障碍,并严重影响患者的语言沟通能力,因此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从而降低患者护理治疗依从性,最终增加了临床护理治疗难度[3]。据相关研究表明,针对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帮助患者尽早改善不良心理状态[4]。优质护理是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及加强日常护理工作的管理,使护理人员拥有良好的综合护理素质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并通过给予患者舒适的就诊环境,增强患者身体舒适度,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及亲切的鼓励安慰,使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得到良好改善,让患者在门诊治疗期间能够拥有良好的心态,从而增强患者依从性;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口腔颔面疾病相关知识的正确认知,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并通过加强饮食干预护理指导,帮助患者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做好口腔卫生护理,从而提高患者护理治疗效果[5]。
在本次分析结果中也再次证明,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相关数据相比,通过采取优质护理后的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到良好改善,且患者护理治疗有效率、对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较高。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对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增强患者护理依从性及确保患者治疗效果起着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潘曦.探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J].医药前沿,2017,7(2):8-9.
[2]李建霞.三重组合口腔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4):67-69.
[3]袁平丽.探讨个性化口腔护理干预在口腔颌面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0):90-92.
[4]陈哲,周雪琳,周玉竹,等.优质护理服务在口腔门诊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工程,2018,v.25;No.230(4):138-139.
[5]徐胜.优质护理服务在口腔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信息,2017,30(2):236-23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