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这50例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患者进行超声诊断,比较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超声检查发现:其中恶性病灶有6例,良性病灶有42例,误诊例数有2例,病理检查发现:恶性病灶有5例,良性病灶有45例,通过比较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发现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能够为患者后期的治疗方案提供相应的科学合理诊断依据,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在临床上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荐。
关键词:甲状腺弥漫性病变;超声;甲状腺癌;诊断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郑嫦娥.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6):249.
0引言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属于影像学概念,表示甲状腺病变范围并非局限在局部,整个甲状腺均受累,需进一步检查,如甲状腺功能、甲状腺ECT,可确定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的病因。如为单纯性甲状腺肿大,不伴甲状腺功能异常及病变,可不必处理。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如果是恶性,会出现身体乏力以及劳累等病症表现,其女性患者会有月经不调、心悸心慌以及盗汗等表现。临床上常采用超声来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进行检查,为了探讨检查中的声像表现以及特征,以便后续开展相应的方案治疗工作,本文就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进行研究,有关报道如下[1]。
1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的研究时间段为2016年1月到2019年4月期间,研究样本为本院收集的50例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患者,这50例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患者均经过超声检查,其中男性患者有29例,女性患者有21例,患者年龄在26-79岁之间,其中患者的病灶体积最大范围在9.8cm×1.4cm×1.4cm,病灶体积最小范围在0.4 cm×0.4 cm×0.3 cm,所有患者均签署诊断同意书。排除其它严重合并疾病患者。
1.2方法
对这50例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取患者平卧位,设置超声诊断仪的参数频率为7-12 MHz。等到患者的呼吸相对比较平稳后进行诊断,抬高患者的检查部位使得颈前区充分显露出来,通过将探头放置于患者的双侧腺体位置进行扫描,在扫描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甲状腺形态的血流的分许位置以及结节的数量分布、大小情况。通过在超声技术下进行穿刺,给患者的颈部进行消毒,在超声引导下使用细针经皮肤行甲状腺结节穿刺,在结节中来回穿刺十余下[2],利用细针的虹吸作用抽出细胞,迅速拔出穿刺针,将吸出物吹到载玻片上或灌洗液内,穿刺部位纱布应保留24小时后取下,穿刺后3天内颈部应避免沾水,预防感染,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出血,如术前正在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阿司匹林等,应停药2-3天。穿刺时,患者尽量配合医生操作,不要说话或者做吞咽动作,一般不会损伤血管和神经。完成后用无菌纱布包扎穿刺点。标本送病理检查,由2名临床高经验高丰富的病理科医再进行确认。
1.3统计学分析
将这50例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进行比较,以P<0.05为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的临界点[3]。
2结果
从表1的数据可看出,超声检查发现:其中恶性病灶有6例,良性病灶有42例,误诊例数有2例,恶性病灶诊断率为12.0%,良性病灶诊断率为84.0%,误诊率为4.0%,在恶性病灶中,有1例为滤泡状癌,占恶性病灶诊断率的16.7%,有2例为腺样囊性肿瘤,占恶性病灶诊断率的33.3%,有3例为乳头状癌,占恶性病灶诊断率的50.0%,在良性病灶中,其中有9例为慢性炎症,占良性病灶诊断率的21.4%,有21例为结节状腺炎,占良性病灶诊断率的50.0%,有12例为腺瘤,占良性病灶诊断率的28.6%,病理检查发现:恶性病灶有5例,恶性病灶诊断率为10.0%,良性病灶有45例,良性病灶诊断率为90.0%,在恶性病灶中,有1例为滤泡状癌,占恶性病灶诊断率的20.0%,有1例腺样囊性肿瘤,占恶性病灶诊断率的20.0%,有3例乳头状癌,占恶性病灶诊断率的60.0%。在良性病灶中,其中有11例为慢性炎症,占良性病灶诊断率的24.4%,有23例为结节状腺炎,占良性病灶诊断率的51.1%,有16例为腺瘤,占良性病灶诊断率的35.5%,通过比较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发现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4]。
3讨论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对患者日常的生活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要采取早诊断、早治疗的方式进行,对于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患者来说大都是可以通过超声的检查形式被发现的,超声检查通过对患者的甲状腺的内部结构进行全面扫描及时发现相应的病灶大小,然后做出相应的判断。在此次的研究过程中,50例患者中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6.0%,准确率极高,但也存在误诊的现象,通过临床分析误诊的原因主要是:①个别患者因自身的正常腺体的减少,从而出现对比性下降因素,临床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患者免疫性情况的影响,容易造成误诊现象,因而对于此类患者,医生可通过内部回声的鉴别以及血流信号的鉴别进行诊断。②部分甲状腺疾病患者在超声检查过程中因自身的免疫性因素造成可见回声不均匀抑或是肿大的情况,部分患者因受炎症的相关因素的影响,出现可见纤维化的情况,从而造成结节的变化,这就引起误诊,为此在扫描的过程中,医生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个结节的特点,多方位检查,确保准确性。从此次的结果可知,超声检查发现:其中恶性病灶有6例,良性病灶有42例,误诊例数有2例,恶性病灶诊断率为12.0%,良性病灶诊断率为84.0%,误诊率为4.0%,病理检查发现:恶性病灶有5例,恶性病灶诊断率为10.0%,良性病灶有45例,良性病灶诊断率为90.0%,通过比较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发现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5]。
综上,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能够为患者后期的治疗方案提供相应的科学合理诊断依据,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在临床上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刘海艳,曹德飞,秦枫,等.超声检查在健康普查中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校医,2017,31(6):478-479.
[2]唐勇.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5):121-122.
[3]张永春.甲状腺结节灰阶超声影像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1):2027-2027.
[4]段天鹏,尹建军.甲状腺癌患者的超声及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2):42-44.
[5]刘海艳,曹德飞,秦枫,等.超声检查在健康普查中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校医,2017,31(6):478-47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