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对医院价值观的调查与思考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23 13:20:3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医院价值观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基础、医院管理者制定发展计划与方向所奉行的基本信念,以及医院职工实践医疗行为的价值判断,其重要性毋庸置疑。笔者通过对苏州市三级公立医院职工价值观的调查,分析了医院职工价值观体现的特征,对如何有效构建医院价值观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医院;价值观;调查;思考

本文引用格式:安芳芳.对医院价值观的调查与思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222-223.

0引言

医院价值观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基础、医院管理者制定发展计划与方向所奉行的基本信念,以及医院职工实践医疗行为的价值判断,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1]。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医疗体制改革尚不完善,医患矛盾与冲突时有发生,新媒体时代来临,各种利益与文化的相互激荡使得医院职工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发展,医院价值观的构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本市公立医院的价值观目前究竟处于什么状态、呈现什么面貌,尚没有专门的调查研究。本文试图基于对苏州市三级公立医院职工价值观的调查,作一些解读与思考。

\

 
1医院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所持有的认识和评价,是根植于人的内心的一种观念和信念。这样的观念和信念通常具有持久性,在人对事物进行判断、评价和选择时发挥指导作用。医院价值观是医院职工对医院存在和发展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和评价,是医院职工在医疗实践活动中的理想追求和是非标准。医院价值观由职工个体价值观和医院群体价值观两部分构成。职工个体价值观是医院职工以人生价值观为核心的对周围事物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根本观念。群体价值观是指医院全体或多数职工共同认可的、对周围事物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医院医疗活动实践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目标[2]。个体价值观是群体价值观的基础和具体体现,群体价值观是被医院绝大多数职工认同的价值观,因而它决定和制约个体的价值观,对个体价值观起指导作用,二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2医院职工价值观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于2016年3月对苏州市四家三级公立医院的职工价值观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两家为综合性三甲医院,两家为三级专科医院,通过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病区和科室,个体对象为当天上班人员。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有效问卷196份。通过此次调查的数据统计分析,可以看到医院职工价值观体现以下特征:

2.1对医院价值观认可度较高。问卷调查显示,职工对医院价值观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较好,尤其是对院训、服务宗旨、发展目标这类概括度较高、文字凝练程度高的内容掌握得较熟练,详见表1。

\

 
调查显示,认为医院“比较重视”对职工价值观的教育的人数占45.4%,认为医院制度与倡导的价值观之间“基本一致”的达60.7%。由此可见,职工对于医院倡导的价值观不仅能够基本掌握内容,而且对价值观在医院内的践行给予了肯定。因此,总体来说,医院职工对医院价值观的认可度较高[3]。

2.235周岁以上职工对医院价值观了解程度下滑。在职工对医院价值观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方面,不同年龄组进行比较后发现,35周岁以下职工对4项医院价值观内容(医院精神、服务宗旨、战略目标、发展目标)的了解程度明显要高于35周岁以上职工,这一点值得关注,详见表2。


\


这是否在暗示,医务人员对现实环境的感知和体验与原先所预期或信奉的价值理念之间产生了偏差?而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也使得医务人员对医院实际价值观的感知认同度下滑。

2.3职工个体价值观趋向实用化。调查显示,职工的个体价值观趋向于实用化。“工作中,你较为看重的是”多项选择中,选择“福利奖金”的职工占70.4%,选择“舒适快乐的工作环境”的职工占78.1%;在能保持更高的工作积极性因素的选择上,72.4%的职工选择了“物质奖励”,77.6%的职工选择了“工作得到认可”。这与最后一个调查问题的统计结果基本一致,即“你认为当代人的价值观趋向于”,选择“功利化”的占23.98%,选择“实用化”的占12.24%,选择“两者兼而有之”的占60.71%。由此可见,职工在工作中倾向于能获得更好的经济回报,能享受工作并充分体现个人价值,对医院发展和社会进步这类宏观目标并不在意,可以说是趋向于对个人生活有利,价值观更为实用化[4]。

2.4职工个体价值观与医院群体价值观存在割裂。问卷中,认为医院重视对职工价值观的教育的占66.3%,认为医院制度与倡导的价值观之间达成一致的占78%,然而,认为自己的价值观主要取决于医院教育的仅占5.6%。由此可见,医院职工对医院的群体价值观能充分认可,也认可医院对价值观的践行程度,但医院价值观的教育与实践并未对职工个体造成很大的影响,职工的个体价值观与医院群体价值观处于割裂状态。53.1%的职工认为自己价值观的确立主要还是取决于社会环境。对于刚离开象牙塔、走进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医院是一个应该能充分影响个体价值观的小型社会环境,但实际上医院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并未达到理想效果,职工的个体价值观并未充分融入医院的群体价值观。

3思考

本次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以及对医院职工价值观特征的深入分析,对如何有效构建医院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启示。路径探析如下:

3.1价值观的构建需要持续和广泛的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建构情境的一种方式,医院应从多方面入手,对医务人员进行价值观教育,在多样化的情境中引导广大医务人员积极参与价值观建构,鼓励医务人员热爱本职工作,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基于上文对医院职工价值观的特征分析,35周岁以下职工对医院价值观的了解程度要高于35周岁以上的职工,由此可知,医院对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更侧重于年轻职工,尤其注重新职工培训,忽视了价值观对医院职工应发挥长期和持续的影响。因此,要有效构建医院价值观,必须开展持续和广泛的宣传教育。

(1)多渠道营造氛围。医院要通过多种渠道对医院价值观进行宣传,如在橱窗、电子屏、院内院外网站以及微信等媒介显示医院精神、服务宗旨、发展目标等,充分营造文化氛围。

(2)深入挖掘医院价值观内涵。医院价值观要成为医院职工的精神动力,并非仅局限于对文字的机械背诵,而是要职工从内心真正了解医院精神的来源,产生对医院文化的自信。因此,医院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可以从挖掘医院历史文化资源入手,如邀请前辈讲述医院创建初期的故事、编写院志、建立院史馆等,让每一位后来者都能看到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和壮大过程,感受医院价值观培育和凝练的过程,感受医院厚重的历史感和事业蓬勃发展的态势,新职工可以学习与了解,老职工可以重温,激发全院职工学前人之长、传承医院精神的热情,使医院价值观承前启后、代代相传,在潜移默化中传播医院精神。

3.2价值观的构建需要搭建医院与职工双赢平台。人当然要追求物质利益,但它只是人追求价值的一部分,人所追求的最高价值是人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这与调查显示的职工个体价值观趋向于实用化的结果是一致的。由此可见,职工的个体价值观不仅是因为受到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而趋向于实用,更是人的价值观本身发展的规律[5-6]。因此,要有效构建医院价值观,不能停留在要求职工牺牲、奉献的旧套路,这反而会引起职工心理上的排斥和反弹,而是应该与时俱进,搭建起医院与职工双赢的平台。

(1)要使职工明确医院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在医院价值观中,医院的发展战略与目标是职工共同的目标与追求,体现了医院对职工个人的期许。职工个人只有为此付出劳动和努力,才能得到医院的肯定,才能推动医院的发展;医院得到发展,才能为个人提供更优更高的平台,职工个人才能赢得自身的进步与发展。

医院要为职工个人成长创造条件。一方面,调查显示78.1%的职工希望拥有舒适快乐的工作环境,因此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仪器设备,硬件条件要在现有条件下尽量给予充分支持与满足;另一方面,在工作中看重福利奖金、认为物质奖励能提高积极性的职工分别占70.4%和72.4%,因此无论是薪酬分配制度、人才培养机制还是保障制度,软件条件的创造要注重职工个人价值与医院集体价值的有机结合,尊重职工的权益和意愿,增强其归属感,推动职工与医院的共同发展。

3.3价值观的构建需要先进典型的全面引领。《论语》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有德行的想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就内心自我省察。见贤思齐是人的一种本能,因为人们对楷模和榜样在心理上会产生崇拜、仰慕和追求的心理。职工个体价值观与医院集体价值观存在割裂,需要用先进典型来引导、激励职工求上进、省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用医院群体价值观来引导个体价值观,填补两者间的空缺。

(1)先进事迹真实感人。先进典型的事迹要真实,有具体事例,有动人细节,不能过于拔高,使医院职工在技术水平上看到其优秀之处,在情感上受到其感染和熏陶,从而产生自己也想要与其取得同样的工作成绩的想法。

(2)先进人物融入群体。医务人员的价值观无法通过课堂讲授等正规的教育方式传送,只能通过经常性的交流和沟通,潜移默化地进行“传递”。先进典型本来就是医院职工的一员,如果站上讲台大谈个人经验与事迹,反而与其他职工之间无形中产生了距离感。因此,与专题学习讲座、先进事迹宣讲大会相比,先进典型要发挥引领作用,更好的方式是融入职工群体当中。比如优秀医生典型可以通过组织病例讨论、专家会诊等来传授经验,优秀护士典型可以通过组织公益团体、健康宣教活动等实现传、帮、带。

(3)鼓励普通职工“自省”。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对于他人的优点或缺点,职工之间会进行讨论,但由于自发、散在,这样的讨论并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可以鼓励科室、部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打破工作中结下的矛盾与困境,通过职工个体的“自省”而不断调整个体价值观,与医院价值观逐渐实现同步。

参考文献

[1]周凤鸣,田文军.医院管理:医院文化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张俊超,黄继乐,黄金星,等.不同类型员工对公立医院价值观倾向的感知与启示[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3):16.
[3]王楠,刘志国.基于隐性知识的医务人员价值观建构[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4,23(2):34.
[4]惠吉兴.中国哲学精神[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5]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上册.金良年今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92.
[6]王楠,刘志国.基于隐性知识的医务人员价值观建构[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4,23(2):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706.html
本文标签: 医院 ,价值观 ,调查 ,思考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